一种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01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导光板、光学膜、反射片、胶架、遮光片以及FPC线路板,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胶架上后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光学膜和所述反射片,所述遮光片覆盖在所述光学膜的上表面,所述遮光片为中部开口的透光区与四周遮光的遮光区,所述遮光片通过所述双面胶粘贴在所述光学膜上,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的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有油墨层,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小于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遮光片的遮光区来遮蔽经量子点膜透射出来的光线,保证了光线只能进入遮光片的透光区(背光VA区)而不能进入所述遮光区,杜绝了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背光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随着对液晶显示效果要求的提高,为了提升模组的色域,目前行业内有开发一种提升NTSC值的量子点薄膜,在背光结构中其代替扩散膜,而LED采用单色蓝光LED。就像采用常规结构时,视区边缘出现白色亮边一样,采用量子点膜+蓝色LED时,背光视区边缘出现蓝边、漏蓝光的效果。量子点是一种新型材料,又可称为纳米晶,是一种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其导电带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量子点的粒径一般介于2-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不同的粒径大小发射的光线波长不同。量子点膜包含红、绿量子点,采用单色蓝光LED激发量子点,产生白光。按目前的常规增加量子点膜的结构,量子点膜直接代替扩散膜,由于背光设计时配件之间存在间隙,存在反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式,蓝光LED的光线并不会全部都进入导光板之后经过量子点膜从VA区射出,而会不经过量子点膜,从缝隙中射出,从而造成背光VA区边缘漏蓝光的问题,视觉效果就是视区周边发光效果偏蓝。另外,目前常用的量子点膜结构,边缘有一小段区域暴露在空气中会失效,也会透过蓝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导光板、光学膜、反射片、胶架、遮光片以及FPC线路板,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胶架上后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光学膜和所述反射片,焊接LED的所述FPC线路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胶架上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遮光片覆盖在所述光学膜的上表面,所述遮光片为中部开口的透光区与四周遮光的遮光区,所述遮光片通过所述双面胶粘贴在所述光学膜上,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的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有油墨层,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小于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本技术通过在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的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油墨层,利用遮光片的遮光区来遮蔽经量子点膜透射出来的光线,保证了光线只能进入遮光片的透光区(背光VA区)而不能进入所述遮光区,杜绝了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比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至少小0.3mm。涂覆在量子点膜四周的油墨层,其中油墨层的油墨选用黑色的油墨,起遮蔽作用。油墨层要藏到VA区以内,T的尺寸要大于等于,优选不小于0.3mm。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延伸出所述导光板,延伸出所述导光板部分的所述量子点膜通过双面胶固定在所述胶架上。为了便于整个背光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量子点膜的拉扯变形。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的侧壁与所述胶架之间的缝隙中设有隔离胶。量子点膜侧壁与胶架之间的缝隙设有隔离胶,隔离胶固化后不太硬,具有一定弹性,确保其能随着量子点膜在可靠性实验条件下胀缩;同时隔离胶遮蔽量子点膜的侧壁,隔绝水汽和空气,防止量子点膜周边出现失效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以及扩散膜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为了增强光学膜对从导光板反射出来的光线。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以及量子点膜,所述上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量子点膜通过光学胶粘贴形成复合量子点膜,所述复合量子点膜通过光学胶组装到LCD下偏光片表面后固定在所述遮光片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的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油墨层,利用遮光片的遮光区来遮蔽经量子点膜透射出来的光线,保证了光线只能进入遮光片的透光区(背光VA区)而不能进入所述遮光区,杜绝了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6、导光板1、光学膜3、反射片2、胶架5、遮光片4以及FPC线路板,所述导光板1固定在所述胶架5上后设于所述框架6内,所述导光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光学膜3和所述反射片2,焊接LED的所述FPC线路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胶架5上位于所述导光板1的一端,所述遮光片4覆盖在所述光学膜3的上表面,所述遮光片4为中部开口的透光区与四周遮光的遮光区41,所述遮光片4通过所述双面胶7粘贴在所述光学膜3上,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3与导光板1之间的量子点膜8,所述量子点膜8的四周涂覆有油墨层81,所述量子点膜8的油墨层81的宽度小于所述遮光片4的遮光区41的宽度。本技术通过在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的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油墨层,利用遮光片的遮光区来遮蔽经量子点膜透射出来的光线,保证了光线只能进入遮光片的透光区(背光VA区)而不能进入所述遮光区,杜绝了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其中胶架5可选用硅胶垫、垫胶条等,优选注塑的胶架5,材料可以与主体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四周一圈一个整体,也可以是几个部分拼在一起的。其贴在量子点膜上方,形成增光膜的槽。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8的油墨层81的宽度比所述遮光片4的遮光区41的宽度至少小0.3mm。涂覆在量子点膜四周的油墨层,其中油墨层的油墨选用黑色的油墨,起遮蔽作用。油墨层要藏到VA区以内,T的尺寸要大于等于,优选不小于0.3mm。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8延伸出所述导光板1,延伸出所述导光板1部分的所述量子点膜8通过双面胶7固定在所述胶架5上。为了便于整个背光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量子点膜的拉扯变形。作为优选,所述量子点膜8的侧壁与所述胶架5之间的缝隙中设有隔离胶9。量子点膜侧壁与胶架之间的缝隙设有隔离胶,隔离胶固化后不太硬,具有一定弹性,确保其能随着量子点膜在可靠性实验条件下胀缩;同时隔离胶遮蔽量子点膜的侧壁,隔绝水汽和空气,防止量子点膜周边出现失效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3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以及扩散膜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为了增强光学膜对从导光板反射出来的光线。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3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以及量子点膜8,所述上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量子点膜通过光学胶粘贴形成复合量子点膜,所述复合量子点膜通过光学胶组装到LCD下偏光片表面后固定在所述遮光片的上表面。增光膜和量子点膜通过光学胶粘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导光板、光学膜、反射片、胶架、遮光片以及FPC线路板,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胶架上后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光学膜和所述反射片,焊接LED的所述FPC线路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胶架上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遮光片覆盖在所述光学膜的上表面,所述遮光片为中部开口的透光区与四周遮光的遮光区,所述遮光片通过所述双面胶粘贴在所述光学膜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的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有油墨层,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小于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导光板、光学膜、反射片、胶架、遮光片以及FPC线路板,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胶架上后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光学膜和所述反射片,焊接LED的所述FPC线路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胶架上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所述遮光片覆盖在所述光学膜的上表面,所述遮光片为中部开口的透光区与四周遮光的遮光区,所述遮光片通过所述双面胶粘贴在所述光学膜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与导光板之间的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四周涂覆有油墨层,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小于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的油墨层的宽度比所述遮光片的遮光区的宽度至少小0.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