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驱动组件及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05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21
一种轮毂驱动组件及轴承单元,其中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以及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沿所述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环绕两个所述端部且接触密封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件,沿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所述密封圈。在轴承单元中,支撑件沿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第一内圈的端部之间、及密封圈与第二内圈的端部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密封圈的位置稳定性提升,有效避免密封圈发生窜动、脱落的问题,密封圈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提升了密封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驱动组件及轴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涉及一种轮毂驱动组件及轴承单元。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hubbearing)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参照图1和图2,轮毂轴承组件包括:轮毂1(图2未示出)及轮毂轴承单元,其中来自变速箱的输出扭矩经轮毂1传递给车轮。其中,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排布的内轴承2a和外轴承2b,其中内轴承2a比外轴承2b靠近车轮内侧。在内轴承2a和外轴承2b中,每个轴承通过其外圈20固定于轮毂1,从而使轮毂轴承单元固定于轮毂1,同时内轴承2a的内圈21a和外轴承2b的内圈21b沿轴向相对。轮毂轴承单元还包括密封圈22,密封圈22环绕在两个端部外,避免外部润滑油从两个内圈21a、21b之间泄露至内轴承2a和外轴承2b的内侧。其中,两个内圈21a、21b各自具有沿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210。两个内圈21各自的端部210各自设有缺口。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其中一个内圈21a装入轮毂1内,密封圈22容纳在端部210的缺口中。接着,安装另一个内圈21b,两个端部210各自的缺口对准以形成收容槽,密封圈22容纳在收容槽内,并接触密封于两个缺口的边界。但是,在安装过程及工作过程中,密封圈22在两个缺口中受到轴向压迫,容易脱离收容槽,从而丧失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在包括轴向相对的两个内圈的一个轴承单元中如何避免密封两个内圈的密封圈脱落而使密封圈长期保持密封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单元。该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以及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沿所述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环绕两个所述端部且接触密封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件,沿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所述密封圈。可选地,在两个所述端部之间形成有收容槽,所述密封圈容纳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具有沿所述轴向分布的两部分边界,所述两部分边界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内圈及所述第二内圈,所述密封圈接触密封于所述两部分边界。可选地,在所述两部分边界中,每一部分所述边界包括斜面,所述斜面沿所在内圈的周向环绕一周且沿所述另一个内圈到所在内圈的方向倾斜,且所述两部分边界中的所述斜面沿所述轴向相对。可选地,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端面且通过各自端面面对面;沿所述轴向,所述斜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在内圈的所述端面及外周面。可选地,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端面且通过各自端面面对面;在所述两部分边界中,每一部分所述边界还包括底面,沿所述轴向,所述底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在内圈的所述斜面和所述端面,且所述斜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在内圈的外周面和所述底面。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至少通过各自的所述斜面呈镜面对称。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环,环绕所述密封圈或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密封圈内。可选地,所述环具有弹性,沿径向向内收缩以向所述密封圈施加弹力。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紧箍弹簧。可选地,所述环为卡环,所述卡环沿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具有缺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轮毂轴承组件。所述轮毂轴承组件包括轮毂及上述任一所述的轴承单元,所述轴承单元作为轮毂轴承单元,固定于所述轮毂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轴承单元中,支撑件沿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第一内圈的端部之间、及密封圈与第二内圈的端部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密封圈的位置稳定性提升,有效避免密封圈在安装过程及工作过程中发生窜动、脱落的问题,密封圈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提升了密封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轮毂轴承组件的剖视图,剖切面经过轮毂中轴线;图2是现有技术中轮毂轴承单元的剖视图,剖切面经过轮毂轴承单元的中轴线,且图2仅示出了轮毂轴承单元的上半部分;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轮毂轴承组件的剖视图,剖切面经过轮毂中轴线;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轮毂轴承单元的剖面图,剖切面经过轮毂轴承单元的中轴线,且图4仅示出了轮毂轴承单元的上半部分;图5是图4中线框A的放大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轮毂轴承单元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密封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变形例的轮毂轴承单元中,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密封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3,轮毂轴承组件包括轮毂3及轮毂轴承单元,其中来自变速箱的输出扭矩经轮毂3传递给车轮。其中,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排布的内轴承4a和外轴承4b,其中内轴承4a比外轴承4b靠近车轮内侧。在内轴承4a和外轴承4b中,每个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及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径向间隙内的若干滚动体(图中未标号)。此时,每个轴承通过其外圈40固定于轮毂3内,从而使轮毂轴承单元固定于轮毂3,同时内轴承4a和外轴承4b各自的内圈沿轴向相对,内轴承4a和外轴承4b各自的内圈分别为第一内圈41和第二内圈42。因此,参照图4,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内圈41和第二内圈42以及密封结构5。其中,第一内圈41和第二内圈42各自具有沿所述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44。密封结构5包括密封圈50,密封密封圈50环绕两个端部44且接触密封于两个端部44,从而阻挡外部润滑油从第一内圈41和第二内圈42之间泄露至内轴承4a和外轴承4b的内侧。其中,密封结构5还包括支撑件51。支撑件51沿密封圈50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密封圈50,使得密封圈50与第一内圈41的端部44之间、及密封圈50与第二内圈42的端部44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密封圈50的位置稳定性提升,有效避免密封圈50发生窜动、脱落的问题,密封圈50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提升了密封寿命。同时,参照图5,在装配过程中,使密封圈50产生径向方向的弹性变形以依靠弹力牢固套紧于两个端部44。此时,支撑件51对密封圈50沿径向向外的弹性变形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密封圈50与两个端部44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密封性能增强。其中,支撑件51为环,环绕密封圈50。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圈50能够受到来自支撑件51的抱紧力,从而阻挡密封圈50沿径向向外窜动。密封圈50具有沿径向面向外侧的环形凹槽5a,凹槽5a沿密封圈50的周向环绕一周,支撑件51容纳在凹槽5a内。这一环形凹槽5a对支撑件51具有一定限位作用,避免支撑件51脱落,使得支撑件51可以有效、长期发挥紧固效果。所述支撑件51选择环,环可以具有弹性,沿径向向内收缩以向密封圈50施加弹力,对密封圈50进行预紧。例如,该支撑件51为紧箍弹簧。在装配时,先装配密封圈50,接着施加外力,促使紧箍弹簧张开以顺利套在密封圈50上,之后释放外力,使得紧箍弹簧抱紧密封圈50。在一种变形例中,在支撑件为环时,该环为卡环,卡环沿密封圈的周向具有缺口。在装配时,撑大缺口,使得卡环可以顺利套在密封圈外,之后卡环的缺口收缩,使得卡环可以抱紧密封圈。进一步地,将卡环定义其缺口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更加增强卡环对密封圈的抱紧力。第一内圈41具有第一斜面410,该第一斜面410形成于第一内圈41的端部44,并沿所在第一内圈41的周向环绕一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以及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沿所述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环绕两个所述端部且接触密封于两个所述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沿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所述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单元,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以及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沿所述轴向面向另一个内圈的端部;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环绕两个所述端部且接触密封于两个所述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沿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从外向内施压于所述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端部之间形成有收容槽,所述密封圈容纳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具有沿所述轴向分布的两部分边界,所述两部分边界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内圈及所述第二内圈,所述密封圈接触密封于所述两部分边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部分边界中,每一部分所述边界包括斜面,所述斜面沿所在内圈的周向环绕一周且沿所述另一个内圈到所在内圈的方向倾斜,且所述两部分边界中的所述斜面沿所述轴向相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各自具有端面且通过各自端面面对面;沿所述轴向,所述斜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在内圈的所述端面及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贾宪林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