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65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从单体层叠体漏出的反应气体有效地向车辆外部排出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该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堆,其配置于车身的前方空间,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层叠成的单体层叠体收纳于壳体而构成;以及空调装置,其配置于车身的后方空间,车身的前方空间与车身的后方空间由分隔构件分隔,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向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该外部气体取入口在分隔构件上形成于相对于车身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一侧的部分,在形成于壳体的使燃料电池堆的内外连通的连通口上连接有排气通道的上游端部,该排气通道对壳体内的反应气体进行排气,排气通道的下游端部在相对于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二侧的部分与车身的外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搭载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搭载车辆。
技术介绍
在燃料电池搭载车辆中,在车身前部的马达室(前方空间)中收纳有驱动用马达、燃料电池堆。马达室通过隔有分隔构件(例如前围板、罩构件等)而被划分。燃料电池堆具有将多个单位单体层叠成的单体层叠体和对单体层叠体进行收纳的壳体。燃料电池搭载车辆通过由燃料电池堆产生的电能使驱动用马达驱动来行驶。然而,在上述的燃料电池堆中,在单体层叠体内流动的反应气体(燃料气体、氧化剂气体)有时通过各单位单体间的间隙等而向马达室内漏出。因此,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4-4095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对马达室进行闭塞的机罩的最上部形成有换气口的结构。漏出到马达室内(壳体的外部)的反应气体通过换气口而被向车辆外部排出。然而,例如有时在分隔构件上形成有用于向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取入口。在该情况下,在马达室内滞留的反应气体有可能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而与外部气体一起被取入到空调装置。取入到空调装置的反应气体有可能通过空调装置而向车室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从单体层叠体漏出的反应气体有效地向车辆外部排出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堆,其配置于车身的前方空间,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层叠成的单体层叠体收纳于壳体而构成;以及空调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所述车身的前方空间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由分隔构件分隔,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向所述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该外部气体取入口在所述分隔构件上形成于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一侧的部分,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使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内外连通的连通口上连接有排气通道的上游端部,该排气通道对所述壳体内的反应气体进行排气,所述排气通道的下游端部在相对于所述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二侧的部分与所述车身的外部连通。(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具备从上方闭塞所述前方空间且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机罩,所述排气通道具有:歧管,其仿照所述机罩,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以及连接部,其与所述歧管的最上部连接,且向所述车宽方向的所述第二侧延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1)的方案,从单体层叠体漏出的反应气体通过连通口并通过排气通道内而向车辆的外部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而导入到空调装置内的外部气体在空调装置内进行了热交换之后向车室内供给。在此,在上述(1)的方案中,排气通道的下游端部及向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取入口相对于车宽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两侧。因此,能够使反应气体的排出位置与外部气体取入口在车宽方向上分离,能够抑制通过排气通道排出的反应气体向外部气体取入口内流入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从燃料电池堆漏出的反应气体通过空调装置而与外部气体一起向车室内供给的情况。根据上述(2)的方案,流入到歧管内的反应气体(尤其是燃料气体)随着朝向后方而被向上方引导。引导到歧管内的上方的反应气体在流入到与歧管的最上部连接的连接部内之后,向车辆的外部排出。因此,能够将在排气通道中流通的反应气体向车辆的外部有效地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的前部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的前部的简要剖视图。图3是单位单体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图1是表示搭载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堆34的燃料电池搭载车辆1(以下,仅称作车辆1)的前部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表示车辆1的前部的简要剖视图。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若无特殊记载,则与车辆1中的方向相同。在该情况下,图中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FR表示前方。在图1、图2所示的车辆1中,在车身2的前部划分形成有马达室(前方空间)3。将前围板5夹在中间而使马达室3位于车室6的前方。前围板5跨左右方向上的车身2的整体而延伸。如图2所示,前围板5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下部5a和从前围板下部5a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前围板上部5b。前围板下部5a的下端部与底板(未图示)连接。在前围板下部5a的上端部,朝向上方而延伸设置有风窗玻璃10。在风窗玻璃10的上端部安装有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前玻璃18。前围板上部5b和风窗玻璃10构成朝向上方开口的截面U字状的罩构件11。罩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由罩顶部12覆盖。上述的前围板5、风窗玻璃10及罩顶部1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分隔构件,也可以设置将马达室3与车室6分隔的其他的构件。在车室6中,在前围板5的后方设置有仪表板(未图示)。在车室6中,在前围板5与仪表板(未图示)之间的空间(后方空间)收纳有空调装置13。空调装置13通过将鼓风机、蒸发器、加热器芯等收纳于壳体13a内而构成。在上述的罩构件11(风窗玻璃10)中的左右方向的左侧端部(第一侧)形成有外部气体取入口14。外部气体取入口14将风窗玻璃10沿着前后方向贯通。外部气体取入口14例如通过形成于罩顶部12的连通孔(未图示)而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外部气体取入口14通过空调装置13的外部气体导入孔13b而与空调装置13内连通。即,罩构件11内的外部气体在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14之后,通过外部气体导入孔13b而向空调装置13内导入。在马达室3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一对侧框架15。各侧框架15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各侧框架15从车室6的前部下方向上方弯折之后,进一步朝向前方延伸。两侧框架15的后端部与在车身2的前后方向中央设置的框架构件(例如底板框架(未图示)、侧边梁(未图示)等)结合。在两侧框架15的前端部连结有前隔离壁17(参照图1)。在各侧框架15上分别设置有车轮罩21(参照图1)。如图1所示,各车轮罩21随着朝向上方而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在车轮罩21的上端缘设置有上部件22。上部件22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上部件22的前端部与上述的前隔离壁17的上部结合。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两侧框架15形成马达室3的下部骨架。两上部件22形成马达室3的上部骨架。前隔离壁17形成马达室3的前部骨架。如图2所示,马达室3的上端开口部由机罩31从上方覆盖。机罩31形成为朝向上方凸出的曲面状,并且随着朝向后方而逐渐向上方延伸。机罩31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由此,马达室3构成为能够开闭。在马达室3内收纳有驱动用马达33、燃料电池堆34等。驱动用马达33形成为圆筒状。驱动用马达33以使旋转轴朝向车辆1的左右方向的状态配置。驱动用马达33经由防振构件等而支承于副车架(未图示)。副车架是配置于侧框架15的下方的框状的构件。副车架与上述的侧框架15等连接。<燃料电池堆>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堆34配置于马达室3内的驱动用马达33的上方。燃料电池堆34经由防振构件(未图示)等而支承于车身2(例如侧框架15等)、驱动用马达33。燃料电池堆34形成为以车辆1的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方体形状。燃料电池堆34主要具备单体层叠体37和收纳单体层叠体37的壳体38。单体层叠体37是将多个单位单体36沿着车辆1的左右方向层叠而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堆,其配置于车身的前方空间,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层叠成的单体层叠体收纳于壳体而构成;以及空调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所述车身的前方空间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由分隔构件分隔,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向所述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该外部气体取入口在所述分隔构件上形成于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一侧的部分,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使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内外连通的连通口上连接有排气通道的上游端部,该排气通道对所述壳体内的反应气体进行排气,所述排气通道的下游端部在相对于所述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二侧的部分与所述车身的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3 JP 2017-0475931.一种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搭载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堆,其配置于车身的前方空间,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层叠成的单体层叠体收纳于壳体而构成;以及空调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所述车身的前方空间与所述车身的后方空间由分隔构件分隔,通过外部气体取入口向所述空调装置取入外部气体,该外部气体取入口在所述分隔构件上形成于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位于第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藤秀晴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