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28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包括有布水区、主体填料区、水生植物、堵塞监测杆、导线、环状铜电极和集水区。主体填料区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和集水区,整个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的表面积小于5m2,主体填料区中心位置固定安装1根堵塞监测杆,堵塞监测杆长度高于主体填料区表面10cm,堵塞监测杆上安装环状铜电极,环状铜电极间距为5‑10cm,并分别用导线连接,主体填料区上部堵塞监测杆周围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为美人蕉、芦苇、梭鱼草和菖蒲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填补小型人工湿地堵塞精确监测的空白,该湿地通过推广将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运行维护以及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Small 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monitoring and block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mall artificial wetland capable of monitoring clogging. It includes water distribution area, main filling area, aquatic plants, plugging monitoring rod, wire, annular copper electrode and water catchment area. Two sides of the main filling area are water distribution area and water catchment area.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small-scale monitoring plugged constructed wetland is less than 5 m2. A plugging monitoring rod is fixed at the center of the main filling area. The length of the plugging monitoring rod is 10 cm longer than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filling area. The distance is 5 10 cm, and the wires are connected separately. Aquatic plants are planted around the monitoring ro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filling area. The aquatic plants are canna, reed, Barracuda and calamus. The invention can fill the blank of accurately monitoring the clogging of small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wetland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dispersed domestic sewage and th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新技术,由于具有灵活性好、投资少、能耗低、去污能力较强、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应用日益普遍。然而近年来,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堵塞等问题,净化性能下降,使用年限缩短。如美国及英国的355个潜流人工湿地中,近一半在使用五年内发生堵塞,填料水力传导率大幅下降,80%的水流直接由床体表面越流排出系统,出水水质恶化,服务年限由设计时的50-100年降低为10年、5年甚至更短;国内的白泥坑、雁田、沙田等人工湿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可见,人工湿地系统内部的堵塞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工湿地的持久、高效运行。目前,对人工湿地发生堵塞判断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都是基于示踪实验的表观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停留时间分布(RDT)来研究人工湿地水力性能特征,并通过人工湿地水力性能来确定人工湿地是否发生堵塞。然而这种确定堵塞的方法都是针对人工湿地整体进行评价的,无法对堵塞区域进行精确的预报和定位,致使在治理堵塞的时候只能针对于人工湿地整体进行更换填料或疏通,时间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因此,针对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精确监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通过在人工湿地中设计一根堵塞监测杆,可对小型人工湿地实现堵塞的精确监测。该方法是以堵塞填料区域及未堵塞填料区域的电阻率差异为前提,通过堵塞监测杆上的电极测量周围电阻率的变化,实现堵塞情况的精确预报。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经济、运行管理方便,特别适用于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和运行维护,为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小型人工湿地无法精确监测堵塞区域,致使堵塞治理维护没有有效的技术依据的问题,提供一种建造容易、堵塞监测准确的人工湿地,实现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精确监测,为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该人工湿地将应用地球物理中的电法勘探与传统人工湿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二者在各自领域中的优势,将高效的电阻率探测方法集成在传统的人工湿地中。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包括有布水区、主体填料区、水生植物、堵塞监测杆、导线、环状铜电极和集水区。主体填料区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和集水区,整个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的表面积小于5m2,主体填料区中心位置固定安装1根堵塞监测杆,堵塞监测杆长度高于主体填料区表面10cm,堵塞监测杆上安装环状铜电极,环状铜电极间距为5-10cm,并分别用导线连接,主体填料区上部堵塞监测杆周围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为美人蕉、芦苇、梭鱼草和菖蒲中的一种。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如果没有发生堵塞,各部分电阻率特征相似,电阻率值差别不大,则认为是均匀电阻率;如果人工湿地出现堵塞,堵塞区域中的填料孔隙多为无机物颗粒填充,而无机物颗粒电阻率高于污水的电阻率,所以堵塞区域的电阻率会比未堵塞的区域电阻率高;当污水正常通过人工湿地时,堵塞监测杆通过上面的电极测量附近电阻率的变化,如果堵塞监测杆周围的电阻率值升高时,则判定人工湿地发生堵塞,实现堵塞监测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人工湿地的堵塞区域的监测,可填补小型人工湿地堵塞精确监测的空白。该湿地通过推广,将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运行维护以及人工湿地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布水区;2-主体填料区;3-水生植物;4-堵塞监测杆;5-导线;6-环状铜电极;7-集水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如图1所示,包括有布水区1、主体填料区2、水生植物3、堵塞监测杆4、导线5、环状铜电极6和集水区7。布水区1长×宽×高为1.5×0.2×1.2m;集水区7长×宽×高为1.5×0.2×1.2m;主体填料区2长×宽×高为3×1.5×1.2m;主体填料区2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1和集水区7,主体填料区2中心位置固定安装1根堵塞监测杆4,堵塞监测杆4长度高于主体填料区2表面10cm,堵塞监测杆4上安装环状铜电极6,环状铜电极6间距为5-10cm,并分别用导线5连接,主体填料区2上部堵塞监测杆4周围种植有水生植物3,水生植物3为美人蕉。污水通过布水区1均匀流向主体填料区2,并使主体填料区2始终保持污水饱和状态。通过堵塞监测杆4上方的导线5连上直流电阻率仪器,电阻率仪器通过堵塞监测杆4上的环状铜电极6进行电阻率监测。监测时间可每隔3-6个月监测一次,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判断堵塞是否发生。如果主体填料区2没有发生堵塞,各部分电阻率特征相似,电阻率值差别不大,则认为是均匀电阻率,直流电阻率仪器监测通过环状铜电极6监测到的电阻率值在垂向上比较平稳;如果主体填料区2出现堵塞,则堵塞区域中的填料孔隙多为无机物颗粒填充,而无机物颗粒电阻率高于污水的电阻率,所以堵塞区域的电阻率会比未堵塞的区域电阻率高,此时通过堵塞监测杆4上的环状铜电极6监测到的电阻率值在堵塞区域将升高,依此则定位主体填料区2发生堵塞的位置,实现堵塞监测目的。为了更精确的监测堵塞和定位,可以把每个时间段监测到的数据画在一张图上进行对比,这样不但可以监测堵塞位置,而且还可以监测堵塞的发展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包括有布水区(1)、主体填料区(2)、水生植物(3)、堵塞监测杆(4)、导线(5)、环状铜电极(6)和集水区(7);主体填料区(2)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1)和集水区(7),整个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的表面积小于5m2,主体填料区(2)中心位置固定安装1根堵塞监测杆(4),堵塞监测杆(4)长度高于主体填料区(2)表面10cm,堵塞监测杆(4)上安装环状铜电极(6),环状铜电极(6)间距为5‑10cm,并分别用导线(5)连接,主体填料区(2)上部堵塞监测杆(4)周围种植有水生植物(3),水生植物(3)为美人蕉、芦苇、梭鱼草菖蒲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包括有布水区(1)、主体填料区(2)、水生植物(3)、堵塞监测杆(4)、导线(5)、环状铜电极(6)和集水区(7);主体填料区(2)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1)和集水区(7),整个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的表面积小于5m2,主体填料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彦礼李为一李文龙郭胜有任望白少元游少鸿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