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1893419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其中,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包括热交换模式切换步骤: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或者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时,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和引流步骤:在热交换模式下,每当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直至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停止引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新风机组控制方法通过在热交换模式下根据室内CO2浓度Mco2作为控制参数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从而降低了新风机组在热交换模式下新风的入风量和新风的热交换量,有效降低了机组的运行功耗。

Control method of fresh air unit and fresh air un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fan control method and a new fan unit, wherein the new fan unit control method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 mode switching step: when the outdoor fresh air temperature Tw < the winter critical temperature Tx or the outdoor fresh air temperature Tw < the summer critical temperature Ts, the new fan unit is made to work in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fresh air and the return air. Change mode; and drainage steps: In heat exchange mode, whenever the indoor CO2 concentration Mco2 < the preset CO2 concentration M1, part of the return air into the air duct will be drained to the fresh air outlet until the indoor CO2 concentration Mco2 > the preset CO2 concentration M1, the drainage will be stopped. The control method of the new fan unit of the invention uses the indoor CO2 concentration Mco2 as the control parameter to drain part of the return air into the fresh air outlet duct under the heat exchange mode, thereby reducing the fresh air inflow and the heat exchange capacity of the fresh air in the heat exchange mode of the new fan unit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unit. Power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新风除霾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等民用舒适性场合。目前市场没有可以根据目标参数而调整新风机运行模式的新风机,市场普遍存在的是回风侧旁通形式,这种旁通运行模式单一,实际意义不大,故急需一种可根据目标参数的设定而调节运行模式的技术方案。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组通常采用风阀结构实现风道的打开和关闭,以在全热交换功能、旁通或内循环功能等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由于风阀结构体积较大,使得新风机组内部难以设置较多的风阀来进行组合以灵活地实现各种功能,故而市场上的产品或具备单向旁通功能或具备内循环功能,且机组体积较大,或者无此方面功能。而且,风阀结构是通过电机带动贴合在风口的风门运动,在风阀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合页锈蚀松动的现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卡死。另外,在风阀关闭的状态下,风门与风口之间也难免存在间隙,因而难以达到较优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能够降低机组运行功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包括:热交换模式切换步骤: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或者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时,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引流步骤:在热交换模式下,每当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直至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停止引流。进一步地,在停止引流之前,从回风入风风道内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的流量逐渐增大。进一步地,还包括新风旁通模式切换步骤:当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且室外PM2.5浓度值MPM2.5≤预设PM2.5浓度M2时,开启新风风机,关闭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旁通模式。进一步地,还包括双旁通模式切换步骤:当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且室外PM2.5浓度值MPM2.5>预设PM2.5浓度M2时,开启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进一步地,还包括新风排风混风模式切换步骤:开机后,开启新风风机,关闭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排风混风模式。进一步地,在新风排风混风模式下,新风和回风的混风比例为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其包括: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新风风道包括新风入风风道和新风出风风道,回风风道包括回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和热交换解除模式之间切换;风阀,设置在回风入风风道和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用于在热交换模式下打开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可运动地设在壳体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新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入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分别实现与新风出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连通,以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可旋转地设置。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以自身几何中心为轴线可旋转地设置。进一步地,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用于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四个并排的风道段,其中两个风道段分别形成新风入风风道和新风出风风道,其余两个风道段分别形成回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热交换芯体设在中间两个风道段中。进一步地,新风出风风道与回风入风风道相邻,风阀设置在新风出风风道与回风入风风道之间的隔板上。进一步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并排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呈正多边形。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柔性的密封件,热交换芯体能够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各个密封件接触密封,使新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入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分别实现与新风出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连通;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至少部分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进一步地,各个密封件沿着热交换芯体的周向均布。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可旋转地设置,热交换芯体呈正多边形,热交换芯体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使正多边形的顶点与密封件接触密封,并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使正多边形的边与密封件正对产生间隙。进一步地,密封件为气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整密封件与热交换芯体之间的密封状态。进一步地,密封件为气囊,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的充气量,以实现气囊的膨胀或收缩。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部件,气囊与热交换芯体之间处于密封状态所需的充气量,以及气囊与热交换芯体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时所需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控制部件中。进一步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件朝着靠近或远离热交换芯体的方向平移。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控制方法通过在热交换模式下根据室内CO2浓度Mco2作为控制参数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从而降低了新风机组在热交换模式下新风的入风量和新风的热交换量,有效降低了机组的运行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机组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在开机前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排风混风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中转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旁通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壳体;2、热交换芯体;3、驱动机构;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4、新风风机;5、排风风机;6、隔板;7、密封件;8、风道段;9、风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在一些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该包括:热交换模式切换步骤: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或者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时,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引流步骤:在热交换模式下,每当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直至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停止引流。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时,此时则判断新风机组处于冬季工况,从而将新风机组切换至如图4所示的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当室外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模式切换步骤: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或者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时,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引流步骤:在所述热交换模式下,每当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直至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停止引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模式切换步骤:当室外新风温度Tw≤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或者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时,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和回风换热的热交换模式;引流步骤:在所述热交换模式下,每当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将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直至室内CO2浓度Mco2>预设CO2浓度M1时,停止引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止引流之前,从回风入风风道内引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的流量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旁通模式切换步骤:当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且室外PM2.5浓度值MPM2.5≤预设PM2.5浓度M2时,开启新风风机,关闭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旁通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旁通模式切换步骤:当冬季工况临界温度Tx<室外新风温度Tw<夏季工况临界温度Ts且室外PM2.5浓度值MPM2.5>预设PM2.5浓度M2时,开启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排风混风模式切换步骤:开机后,开启新风风机,关闭排风风机,使新风机组工作于新风排风混风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风排风混风模式下,新风和回风的混风比例为1:1。7.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包括新风入风风道和新风出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包括回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和热交换解除模式之间切换;风阀(9),设置在所述回风入风风道和所述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用于在热交换模式下打开时将所述回风入风风道内的部分回风引流至所述新风出风风道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新风入风风道和回风入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分别实现与所述新风出风风道和所述回风出风风道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可旋转地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以自身几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爱莫湛何伟光高朋陈业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