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341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新风机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2),可运动地设在壳体(1)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该新风机组能够通过热交换芯体的运动实现机组工作模式的切换,无需在结构上使用风阀来控制,使机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控制简单可靠,有利于实现多种功能。

Fresh air generating uni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fan set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new fan set comprises a shell (1), the shell (1) is provided with a fresh air duct and a return air duct, and the heat exchange core body (2)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shell (1) for moving to the first position so that both the fresh air duct and the return air duct pass through heat exchange respectively. The core body (2) realizes self-connection so as to make the new fan unit work in the heat exchange mode; and in the state of moving to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heat exchange core body (2) stops working so that the new fan unit is in the heat exchange release mode. The new fan unit can switch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unit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 core body, without the use of wind valves in the structure to control, so that the unit structure is more compact, and the control is simple and reliab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新风除霾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等民用舒适性场合。目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组通常采用风阀结构实现风道的打开和关闭,以在全热交换功能、旁通或内循环功能等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由于风阀结构体积较大,使得新风机组内部难以设置较多的风阀来进行组合以灵活地实现各种功能,故而市场上的产品或具备单向旁通功能或具备内循环功能,且机组体积较大,或者无此方面功能。而且,风阀结构是通过电机带动贴合在风口的风门运动,在风阀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合页锈蚀松动的现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卡死。另外,在风阀关闭的状态下,风门与风口之间也难免存在间隙,因而难以达到较优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能够使新风机组的结构更紧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可运动地设在壳体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可旋转地设置。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以自身几何中心为轴线可旋转地设置。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热交换芯体运动。进一步地,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用于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四个并排的风道段,其中两个风道段共同形成新风风道,其余两个风道段共同形成回风风道,热交换芯体设在中间两个风道段中。进一步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并排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进一步地,热交换芯体呈正多边形。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多个柔性的密封件,所述热交换芯体能够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各个所述密封件接触密封,使所述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实现连通;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使所述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密封件沿着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周向均布。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芯体可旋转地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呈正多边形,热交换芯体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正多边形的顶点与密封件接触密封,并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正多边形的边与密封件正对产生间隙。进一步地,密封件为气囊。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整密封件与热交换芯体之间的密封状态。进一步地,密封件为气囊,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的充气量,以实现气囊的膨胀或收缩。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控制部件,气囊与热交换芯体之间处于密封状态所需的充气量,以及气囊与热交换芯体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时所需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控制部件中。进一步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件朝着靠近或远离热交换芯体的方向平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热交换芯体运动至第一位置,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实现连通,以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控制热交换芯体运动至第二位置,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进一步地,在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的状态下,控制方法还包括:调整各个密封件与热交换芯体的密封和脱离密封状态,以控制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或新风风道与回风风道之间风道的连通关系,从而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中的不同工作模式。进一步地,在控制热交换芯体运动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各个密封件与热交换芯体脱离密封状态。进一步地,热交换解除模式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非工作状态、新风旁通模式,回风旁通模式,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内循环模式,新风、排风全开混风模式,以及新风、排风比例调节混风模式。进一步地,壳体内并排设有四个风道段,壳体的一侧与四个风道段依次对应设有回风出口、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和回风入口,热交换芯体为正多边形,热交换芯体的左侧、下方、右侧和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新风机组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热交换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一位置,正多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与相应位置的密封件接触密封,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开启;非工作状态: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差45°,正多边形的四条边与相应位置的密封件正对且形成间隙,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关闭;新风旁通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四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新风风机开启,排风风机关闭;回风旁通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二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新风风机关闭,排风风机开启;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二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开启;内循环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三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新风风机开启,排风风机关闭;新风、排风全开混风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且所处风道全部打开,新风风机开启,排风风机关闭;或者新风、排风比例调节混风模式:热交换芯体转动至第二位置,仅使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脱离密封状态且所处风道按混风的比例打开,新风风机开启,排风风机关闭。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组,热交换芯体可运动地设在壳体内,能够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热交换芯体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该新风机组能够通过热交换芯体的运动实现机组工作模式的切换,无需在结构上使用风阀来控制,使机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控制简单可靠,有利于实现多种功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热交换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中转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新风旁通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回风旁通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新风、回风双旁通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新风、排风全开混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新风、排风比例调节混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新风机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热交换芯体;3、驱动机构;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4、新风风机;5、排风风机;6、隔板;7、密封件;8、风道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2),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和热交换芯体(2),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可旋转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以自身几何中心为轴线可旋转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热交换芯体(2)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多个隔板(6),用于将所述壳体(1)内的空间分隔为四个并排的风道段(8),其中两个风道段(8)共同形成所述新风风道,其余两个风道段(8)共同形成所述回风风道,所述热交换芯体(2)设在中间两个风道段(8)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并排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呈正多边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柔性的密封件(7),所述热交换芯体(2)能够在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各个所述密封件(7)接触密封,使所述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实现连通;并在运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件(7)脱离密封状态,使所述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密封件(7)沿着所述热交换芯体(2)的周向均布。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可旋转地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2)呈正多边形,所述热交换芯体(2)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使正多边形的顶点与所述密封件(7)接触密封,并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使正多边形的边与所述密封件(7)正对产生间隙。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为气囊。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整所述密封件(7)与所述热交换芯体(2)之间的密封状态。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为气囊,所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气囊的充气量,以实现所述气囊的膨胀或收缩。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气囊与所述热交换芯体(2)之间处于密封状态所需的充气量,以及所述气囊与所述热交换芯体(2)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时所需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所述控制部件中。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密封件(7)朝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热交换芯体(2)的方向平移。1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新风机组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朋徐萃端何伟光莫湛侯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