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39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包括PCB板、同轴馈电线、第一移相线缆部、第二移相线缆部以及设于PCB板上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第一组偶极子和第二组偶极子;第一移相线缆部包括第一编织层以及第二编织层;第二移相线缆部包括第三编织层以及第四编织层;富兰克林天线单元与第一编织层连接;第一组偶极子的一臂与第二编织层连接;第一组偶极子的另一臂与第三编织层电性连接;第二组偶极子的一臂与第四编织层电性连接;第二组偶极子的另一臂与同轴馈电线的编织层电性连接。通过偶极子阵列与富兰克林天线组合成串馈组阵的形式,既能保证有较高增益,也能使的宽频段天线的增益带宽和方向图一致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是指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
技术介绍
常规5G频段天线设计,通常采用由单纯多偶极子组阵的方式或由单纯多节式的富兰克林鞭状天线构成;这种设计方式有两个缺点:1.带宽不足:受限于移相器带宽较窄,所以当天线需求增益较大的时候,多个移相器串联后天线的方向图带宽变得很窄。因此实际设计中,当5G天线需求增益大于7DBI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带宽中某些频段方向图的全向性会产生角度缺陷。2.天线增益很难做高:由于富兰克林天线单元一般采用串馈形式,当频率较高时,电磁波衰减变大,因此串联的振子级数越多时,后级的振子对天线的增益影响越小。采用富兰克林天线单元设计方式的5G天线当增益要求大于7DBI时,增益提升的程度是相当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包括PCB板、同轴馈电线、第一移相线缆部、第二移相线缆部以及设于PCB板上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和偶极子单元;所述偶极子单元包括第一组偶极子和第二组偶极子;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编织层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移相线缆部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三编织层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四编织层;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编织层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的一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的另一臂与所述第三编织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的一臂与所述第四编织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的另一臂与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编织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的线芯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的线芯层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的绝缘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的绝缘层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到第一组偶极子的距离为工作频率的一个波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组偶极子与第二组偶极子的距离为工作频率的一个波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偶极子的两臂之间为缝隙耦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为鞭状天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无需多个移相器串联,而是通过中部剥开的移相线缆,将偶极子阵列与富兰克林天线单元组合成串馈组阵的形式,简单有效,既能保证有较高增益,也能使的宽频段天线的增益带宽和方向图一致性较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移相线缆部与第二移相线缆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富兰克林天线单元;2-偶极子单元;21-第一组偶极子;22-第二组偶极子;7-第一移相线缆部;6-第二移相线缆部;71-第一编织层;72-第二编织层;61-第三编织层;62-第四编织层;4-同轴馈电线;5-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包括PCB板5、同轴馈电线4、第一移相线缆部7、第二移相线缆部6以及设于PCB板5上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和偶极子单元2;所述偶极子单元2包括第一组偶极子21和第二组偶极子22;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编织层7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二编织层72;所述第二移相线缆部6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三编织层6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四编织层62;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与所述第一编织层71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一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72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另一臂与所述第三编织层6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22的一臂与所述第四编织层6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22的另一臂与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编织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的线芯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6的线芯层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的绝缘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6的绝缘层连接。采用中剥工艺,将移相线缆的外被层和编织层,切断仅留有绝缘层和线芯层相连,进而形成第一移相线缆部7、第二移相线缆部6;同时在编织层切断处的两边各剥去外被层使其露出编织层,通过设置第一编织层71、第二编织层72、第三编织层61、第四编织层62的连接,能方便连接振子的两臂,能够有效的减小传输损耗。射频电流经所述同轴馈电线4缆馈入第二组偶极子22的另外一臂,即最底端的振子;其中一部分能量通过缝隙耦合方式流向两臂并向外辐射,另一部分能量通过第二移相线缆部6流向第一组偶极子21的振子。流向第一组偶极子21的振子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缝隙耦合方式流向两臂并向外辐射,另一部分能量通过第一移相线缆部7流向顶端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到第一组偶极子21的距离为工作频率的一个波长。因此,偶极子振子和富兰克林鞭状天线的辐射电流相位相同,辐射电磁波同相叠加形成高增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与第二组偶极子22的距离为工作频率的一个波长。因此,偶极子振子之间的辐射电流相位相同,辐射电磁波同相叠加形成高增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每组偶极子的两臂之间为缝隙耦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1为鞭状天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5)、同轴馈电线(4)、第一移相线缆部(7)、第二移相线缆部(6)以及设于PCB板(5)上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和偶极子单元(2);所述偶极子单元(2)包括第一组偶极子(21)和第二组偶极子(22);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编织层(7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二编织层(72);所述第二移相线缆部(6)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三编织层(6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四编织层(62);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与所述第一编织层(71)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一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72)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另一臂与所述第三编织层(6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22)的一臂与所述第四编织层(6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22)的另一臂与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编织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的线芯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6)的线芯层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的绝缘层与第二移相线缆部(6)的绝缘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馈式缝隙耦合宽波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5)、同轴馈电线(4)、第一移相线缆部(7)、第二移相线缆部(6)以及设于PCB板(5)上的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和偶极子单元(2);所述偶极子单元(2)包括第一组偶极子(21)和第二组偶极子(22);所述第一移相线缆部(7)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编织层(7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二编织层(72);所述第二移相线缆部(6)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三编织层(61)以及设于另外一端的第四编织层(62);所述富兰克林天线单元(1)与所述第一编织层(71)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一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72)连接;所述第一组偶极子(21)的另一臂与所述第三编织层(6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组偶极子(22)的一臂与所述第四编织层(62)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定军罗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仁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