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笔、智能笔充电座及智能笔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7435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笔、智能笔充电座及智能笔充电系统,其中,公开的所述智能笔充电系统包括所述智能笔及所述智能笔充电座;所述智能笔充电座用于对所述智能笔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智能笔包括:笔体,其为中空结构且允许外部的无线信号透过;充电电池,其设于笔体内;充电电路模块,其设于笔体内,其充电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感应线圈,其均设于笔体内并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其一端均与充电电路模块的正充电端子连接,且其另一端均与充电电路模块的负充电端子连接;感应线圈的横截面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智能笔的充电方式更安全。

Intelligent pen, intelligent pen charging seat and intelligent pen charg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en, an intelligent pen charging seat and an intelligent pen charging system, in which the intelligent pen charging system includes the intelligent pen and the intelligent pen charge seat, and the smart pen charge seat is used for the wireless charging of the intelligent pen, and the intelligent pen comprises a pen body, which is hollow. The structure allows the external wireless signal to pass through; rechargeable battery, it is in the pen; the charging circuit module is in the pen, its charging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charging battery; and at least two induction coils are in the pen and are used to receive wireless signals, and one end of the charging circuit module is fully charged with the charging circuit module. The other ends of the induction termina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charging terminals of the charging circuit modules, and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induction coils are mutually inclined or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charging mode of the intelligent pen sa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笔、智能笔充电座及智能笔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笔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笔、智能笔充电座及智能笔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笔一般用于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进行配合工作,现有的智能笔一般是接触式充电,需要配合有充电座来给智能笔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座的充电电极一般裸露出来,通过将充电电极与智能笔设有的充电触片(或触点)接触实现充电。例如,请参见图1,充电座3开设有用于放置智能笔的笔槽30,且笔槽30的槽口上方间隔设有两个充电电极31,当将智能笔放入笔槽30后,智能笔的笔身的周壁上环设有的两个充电触片就会与充电座的两个充电电极31对应接触而实现充电的工作。由于现有的智能笔与充电座是接触式充电的,且充电座的充电电极是裸露在外面的,这样在充电座对智能笔充电的过程中,容易会被导体短接两个充电电极而发生短路现象,因此现有的智能笔的充电方式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笔、智能笔充电座及智能笔充电系统,其充电方式的安全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其包括:笔体,其为中空结构且允许外部的无线信号透过;充电电池,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充电电路模块,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其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感应线圈,其均设于所述笔体内并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其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正充电端子连接,且其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负充电端子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智能笔,所述笔体能够透过智能笔充电座发出的无线信号,且所述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的感应线圈,由于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这样当所述智能笔平行地放于所述充电座上时,无论所述智能笔在所述充电座上如何放置,总有一个感应线圈会在所述无线信号的磁场作用下而感应出电流,然后感应出的电流会通过所述充电电路模块来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可以不用分辨方向地放到所述智能笔充电座上来进行充电。由上分析可知,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是无线充电方式而非接触式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的充电方式的安全性高。较佳地,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心位置相互邻近或重合,且所述感应线圈的内部相互形成一容纳空间。较佳地,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较佳地,所述感应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笔体的轴线平行或相对于所述轴线稍微倾斜。较佳地,所述两个感应线圈构成十字结构。较佳地,所述两个感应线圈分别为第一感应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且所述笔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台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其一侧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笔体的内侧壁连接,其另一侧止抵于所述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其顶部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到所述两个凸台部的台面处并被所述两个凸台部对应止抵,其底部的中部止抵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上。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及插槽部;所述插槽部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笔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插槽部的另一端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所述一侧卡入所述插槽内。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充电座,其用于给智能笔充电,其包括: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智能笔的放置部,所述充电座本体内设有充电线圈及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线圈位于所述放置部的正下方且其线圈口朝向所述放置部,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充电座,通过在所述充电座本体内设有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所述充电线圈,且所述充电线圈位于所述放置部的正下方且其线圈口朝向所述放置部,这样当所述智能笔水平地放于所述放置部上时,所述充电线圈就可以向所述智能笔内的感应线圈发出无线信号而使得所述智能笔内的感应线圈感应出电流,从而实现对所述智能笔的充电工作。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充电座是无线充电方式而非接触式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充电座的充电方式的安全性高。较佳地,所述放置部为槽状结构。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充电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智能笔及上述的智能笔充电座。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笔充电系统,由于应用有上述的智能笔与上述的智能笔充电座,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笔与智能笔充电座之间的充电方式的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给智能笔充电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笔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示出的智能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示出的智能笔的侧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智能笔;10.笔体;11.充电电池;12.充电电路模块;13、14.感应线圈;15.容纳空间;16.凸台部;17.连接件;170.连接部;171.插槽部;2.智能笔充电座;20.充电座本体;21.放置部;22.充电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充电系统,其包括智能笔1及智能笔充电座2。其中,请参见图2,所述智能笔充电座2包括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充电座本体20;所述充电座本体20的顶部具有放置部21,当所述智能笔1需要充电时,可以将所述智能笔1水平地放于所述放置部21上。所述充电座本体20内设有充电控制电路(图未示)及用于发出无线信号的充电线圈22,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充电线圈22电连接,所述充电线圈22位于所述放置部21的正下方且其线圈口朝向所述放置部21,这样所述充电线圈22可以向放于所述放置部21上的所述智能笔1发出无线信号。此外,请参见图2至图4,所述智能笔1包括:笔体10、充电电池11、充电电路模块12及至少两个感应线圈13、14;所述笔体10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笔体10的材质允许所述无线信号透过以到达所述感应线圈13、14处;所述充电电池11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12均设于所述笔体10内,所述充电电路模块12的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11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13、14均设于所述笔体10内,每一所述感应线圈13、14的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12的正充电端子连接,且每一所述感应线圈13、1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12的负充电端子连接(即所述感应线圈13、14为并联连接);并且,所述感应线圈13、14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笔体10的轴线平行或相对于所述轴线稍微倾斜(倾斜角度优选为小于10度),这样当所述智能笔1水平地放于所述放置部21上时,所述感应线圈13、14可以被所述充电线圈22发出的无线信号有效感应,所述感应线圈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体,其为中空结构且允许外部的无线信号透过;充电电池,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充电电路模块,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其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感应线圈,其均设于所述笔体内并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其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正充电端子连接,且其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负充电端子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体,其为中空结构且允许外部的无线信号透过;充电电池,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充电电路模块,其设于所述笔体内,其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感应线圈,其均设于所述笔体内并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其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正充电端子连接,且其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的负充电端子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心位置相互邻近或重合,且所述感应线圈的内部相互形成一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感应线圈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笔体的轴线平行或相对于所述轴线稍微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感应线圈构成十字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智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感应线圈分别为第一感应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且所述笔体的内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叶梓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