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43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自行车本体的后端焊接有横杆支撑架,横杆支撑架后端上部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第一横杆,横杆支撑架前端中部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第二横杆,横杆支撑架后端下部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第三横杆;第一横杆上设有固定孔和锁定孔,两根第一横杆之间铰接有限位铰链,限位铰链上设有固定销孔;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末端均与后轮横架相铰接,后轮横架上焊接有后轮竖架,两个后轮竖架上分别安装有左后轮、右后轮;自行车本体的前端设有转向架,转向架的下端贯穿于自行车本体与前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在两轮模式与三轮模式之间进行自由且简便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是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作为如今最为流行的出行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喜爱,它一般采用蓄电池为动力能源在自行车的基础上进行动力改造而成。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往往仅具有一种骑行模式,即三轮模式或两轮模式,不能满足更多使用情景下载人或载货的更高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的后端焊接有横杆支撑架,横杆支撑架后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横杆,横杆支撑架前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横杆,横杆支撑架后端下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竖直贯通的固定孔和横向贯通的锁定孔,两根第一横杆之间铰接有限位铰链,限位铰链上设有固定销孔。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末端均与后轮横架相铰接,后轮横架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后轮竖架,左右两个后轮竖架上分别安装有左后轮、右后轮以及相应的后挡泥板。所述左后轮内侧外壁上设有车轮定位孔,右后轮内侧外壁上设有与车轮定位孔相配合的车轮定位销。所述自行车本体的中部设有车座,自行车本体的前端设有转向架,所述转向架的下端贯穿于自行车本体与前轮相连,所述前轮上设置有前挡泥板;所述转向架的中部靠近自行车本体一侧焊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小链轮固定连接,小链轮通过传动链传递动力至固定连接于前轮上的大链轮;所述自行车本体下部设有电池箱,电池箱的侧面设有箱门,箱门外侧面的左侧焊接有自行车支架。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本体的上表面上覆有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泥板外侧面上设有反光尾灯。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上还设有钥匙孔及门把手。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支架的下端设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六个,且在第一横杆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上还设置有能够贯穿锁定孔的紧固螺栓,自行车本体在两轮模式下通过紧固螺栓进行锁定。进一步地,所述小链轮外侧设有保护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自重配比平衡,并且以电力为动力源,使用前轮驱动,出行轻便省力;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在两轮模式和三轮模式之间轻松切换,以此实现在不同工作的需求下也能够采用适宜的模式,提高工作及出行效率;3、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横杆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可用于固定座椅以及货框等装置以提高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轮模式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行车本体,2-横杆支撑架,3-第二横杆,4-第一横杆,5-第三横杆,6-后轮横架,7-后轮竖架,8-后挡泥板,9-反光尾灯,10-车轮定位销,11-固定孔,12-限位铰链,13-固定销孔,14-锁定孔,15-车轮定位孔,16-车座,17-转向架,18-前挡泥板,19-紧固螺栓,20-自行车支架,21-橡胶垫,22-电池箱,23-箱门,24-钥匙孔,25-门把手,26-防滑垫,27-电机,28-保护板,29-小链轮,30-传动链,31-大链轮,32-前轮,33-右后轮,34-左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它包括自行车本体1,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后端焊接有横杆支撑架2,横杆支撑架2后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根第一横杆4,横杆支撑架2前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根第二横杆3,横杆支撑架2后端下部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根第三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4上设有竖直贯通的固定孔11和横向贯通的锁定孔14,两根第一横杆4之间铰接有限位铰链12,限位铰链12上设有固定销孔13。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3和第三横杆5的末端均与后轮横架6相铰接,后轮横架6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后轮竖架7,左右两个后轮竖架7上分别安装有左后轮34、右后轮33以及相应的后挡泥板8。所述左后轮34内侧外壁上设有车轮定位孔15,右后轮33内侧外壁上设有与车轮定位孔15相配合的车轮定位销10。如图1~图3所示,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中部设有车座16,自行车本体1的前端设有转向架17,所述转向架17的下端贯穿于自行车本体1与前轮32相连,所述前轮32上设置有前挡泥板18;所述转向架17的中部靠近自行车本体1一侧焊接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与小链轮29固定连接,小链轮29通过传动链30传递动力至固定连接于前轮32上的大链轮31;所述自行车本体1下部设有电池箱22,电池箱22的侧面设有箱门23,箱门23外侧面的左侧焊接有自行车支架2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上表面上覆有防滑垫2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后挡泥板8外侧面上设有反光尾灯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箱门23上还设有钥匙孔24及门把手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自行车支架20的下端设有橡胶垫2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固定孔11的数量为六个,且在第一横杆4上均匀分布。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杆4上还设置有能够贯穿锁定孔14的紧固螺栓19,自行车本体1在两轮模式下通过紧固螺栓19进行锁定。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小链轮29外侧设有保护板2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三轮模式时,通过限位铰链12的限位以及固定销孔13的孔销固定进行结构的稳定,当需要从三轮模式切换为两轮模式时,松开固定销孔13上的定位销,推动第一横杆4向内侧运动以带动左后轮34以及右后轮33向内对向运动,以车轮定位销10和车轮定位孔15之间的过盈配合进行位置固定,最后在锁定孔14中插入紧固螺栓19进行最终固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固定孔11在第一横杆4上固定设置座椅或货框等装置以提高使用及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在两轮模式与三轮模式之间进行自由且简便的切换。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和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后端焊接有横杆支撑架(2),横杆支撑架(2)后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横杆(4),横杆支撑架(2)前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横杆(3),横杆支撑架(2)后端下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三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4)上设有竖直贯通的固定孔(11)和横向贯通的锁定孔(14),两根第一横杆(4)之间铰接有限位铰链(12),限位铰链(12)上设有固定销孔(13);所述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3)和第三横杆(5)的末端均与后轮横架(6)相铰接,后轮横架(6)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后轮竖架(7),左右两个后轮竖架(7)上分别安装有左后轮(34)、右后轮(33)以及相应的后挡泥板(8);所述左后轮(34)内侧外壁上设有车轮定位孔(15),右后轮(33)内侧外壁上设有与车轮定位孔(15)相配合的车轮定位销(10);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中部设有车座(16),自行车本体(1)的前端设有转向架(17),转向架(17)的下端贯穿于自行车本体(1)与前轮(32)相连,前轮(32)上设置有前挡泥板(18);所述转向架(17)的中部靠近自行车本体(1)一侧焊接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与小链轮(29)固定连接,小链轮(29)通过传动链(30)传递动力至固定连接于前轮(32)上的大链轮(31);所述自行车本体(1)下部设有电池箱(22),电池箱(22)的侧面设有箱门(23),箱门(23)外侧面的左侧焊接有自行车支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的电动自行车,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和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后端焊接有横杆支撑架(2),横杆支撑架(2)后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横杆(4),横杆支撑架(2)前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横杆(3),横杆支撑架(2)后端下部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三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4)上设有竖直贯通的固定孔(11)和横向贯通的锁定孔(14),两根第一横杆(4)之间铰接有限位铰链(12),限位铰链(12)上设有固定销孔(13);所述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3)和第三横杆(5)的末端均与后轮横架(6)相铰接,后轮横架(6)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后轮竖架(7),左右两个后轮竖架(7)上分别安装有左后轮(34)、右后轮(33)以及相应的后挡泥板(8);所述左后轮(34)内侧外壁上设有车轮定位孔(15),右后轮(33)内侧外壁上设有与车轮定位孔(15)相配合的车轮定位销(10);所述自行车本体(1)的中部设有车座(16),自行车本体(1)的前端设有转向架(17),转向架(17)的下端贯穿于自行车本体(1)与前轮(32)相连,前轮(32)上设置有前挡泥板(18);所述转向架(17)的中部靠近自行车本体(1)一侧焊接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煜卢德烜黄庆维刘凌韵
申请(专利权)人:诺传百世成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