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886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所述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使显示装置更加超窄超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超窄超薄的LCD显示器件已成为LCD显示行业近期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针对手机、PAD、电脑显示屏、液晶屏等产品的薄型化需求来说,使用更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即成为解决显示器件超窄超薄化的关键技术。然而,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设计而言,其导光板的膨胀间隙、膜片的膨胀间隙、膜片与导光板网点边缘的配合程度、混光距离、以及LED与导光板厚度的配合程度等均成为制约LCD显示器件实现超窄超薄化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需要很大混光距离以实现线光源,而较小的混光距离则易出现明显的入光侧灯颗影问题;第二、由于灯条SMT公差等原因会导致灯颗与导光板的对位问题,从而出现入光侧亮带,而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增加一张入光侧丝印的膜片来进行遮蔽,如此不但增加成本且降低光效;第三、容易出现因入光侧灯条混BIN而导致局部偏色的问题;第四、现有的显示器中,LED灯珠的数目不能随意减少,否则容易因A/P值比例的问题而出现灯颗影,并造成相关导光板不能共用,从而影响产品标准化的实现;第五、容易出现因LED封装尺寸问题而无法使用更多LED数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旨在使显示装置更加超窄超薄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所述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长条状的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呈短型设置的第一晶片,所述第一晶片的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能形成线型出光面的呈长型设置的第二晶片。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面向所述入光面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发光单元适配内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荧光粉条填充于所述容置槽中以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优选地,所述基板为金属基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晶片以COB方式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荧光粉条一体式密封覆盖所有所述第一晶片。优选地,所述荧光粉条粘接于所述入光面。优选地,所述荧光粉条为内部均匀混有荧光粉的长条形荧光胶体,或者,所述荧光粉条包括透光本体以及涂覆在所述透光本体上的荧光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晶片上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反射层。优选地,所述反射层呈白色,且所述反射层的光反射率大于95%,耐高温温度大于150℃。优选地,两所述反射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入光面沿前后方向的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所述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发光单元与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光源组件包括沿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故本侧入式背光模组能实现真正的均匀线光源作为背光模组的发光源,而不需要进入导光板前混光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在极小混光距离或零混光距离下,不出现灯颗影的问题,然后再使用现有的彩色微电子印刷技术以及够窄的液晶面板,从而可实现显示装置极窄边框的设计。同时,由于发光单元呈长条状,其中包含的发光晶片的数量和规格就可以随意调整以满足产品的不同需求,且导光板不需要对应调整,即更换光源组件时不受导光板版本的制约,从而可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此外,一体化设置的发光单元和荧光粉条还可以杜绝因混色造成的偏色问题以及降低SMT的精度要求,进而不容易出现偏色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处于装配状态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光源组件与导光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光源组件与导光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三实施例的光源组件与导光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四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五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六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七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第八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导光板11入光面2光源组件21白光光源22发光侧面23发光单元231第一晶片232基板233反射层24荧光粉条241透光本体242荧光材料243荧光胶体25支架3散热片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参照图1至图3,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和光源组件2。导光板1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11;光源组件2包括沿入光面1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21,且每一白光光源21的沿入光面11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22;或者,在如图4至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23、及设于发光单元23与入光面11之间的荧光粉条24。在此,导光板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以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所述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侧方的入光面;以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长条状的发光单元、及设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荧光粉条,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白光光源,且每一白光光源的沿所述入光面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长条状的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呈短型设置的第一晶片,所述第一晶片的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发光侧面;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能形成线型出光面的呈长型设置的第二晶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面向所述入光面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发光单元适配内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荧光粉条填充于所述容置槽中以覆盖所述发光单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赵普徐军胡珊珊侯斯文王玉年沈思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