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超细晶粒组织变形镁合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80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超细晶粒组织变形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在330~370℃,固溶处理1~2小时;再在130~160℃时效8~10小时;最后在330~370℃下,一次等温变形,变形量≥7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变形温度调高到固溶温度区,从而使得大变形量可以一次性完成,因而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反复多道次轧制过程中间的软化处理对晶粒长大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可控因素。同时也俭省了程序,节约了工时和能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成形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具有超细晶粒组织结构,因而具有超塑性的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目前,镁合金的应用主要是压铸件,它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受到压铸机吨位和金属流动性的限制,对于大的构件还难于压铸成型。二是压铸件的强度、断裂应变、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难于满足、航空、通讯和汽车工业的要求,制约着镁合金的发展。因此,变形镁合金及其成型性的研究是镁合金发展的前沿性课题。众所周知,当金属材料显微组织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粒,一般晶粒度≤10μm时,材料将表现出超塑性,即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具有极高的延伸率(大于100%)。如何使镁合金低成本地获得超塑性,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该特征,成型特殊的镁合金构件,将为镁合金的应用拓展巨大的空间。国内外对于不同材料超塑性的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总的来说,使材料具有超塑性的前提条件是组织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粒,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获得。如,形变热处理,循环热处理,通过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细化晶粒的元素,或者在铸造过程中快速冷却,而使材料本身具有超塑性。对于形变热处理就包括大变形量温轧,和等通道变形温轧技术,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必须通过多次热处理和大变形量变形,不仅工艺复杂,而且难于控制,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的晶粒粗化,往往导致工艺失败。本专利技术制备超细晶粒组织变形镁合金的方法中,所述变形镁合金包括AZ31、AZ80、MB2、MB15、MB26。本专利技术将变形温度调高到固溶温度区,从而使得大变形量可以一次性完成,因而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反复多道次轧制过程中间的软化处理对晶粒长大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可控因素。同时也俭省了程序,节约了工时和能源。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在330~370℃,固溶处理1~2小时;再在130~160℃时效8~10小时;最后在330~370℃下,一次等温变形,变形量≥7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超细晶粒组织变形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镁合金包括AZ31、AZ80、MB2、MB15、MB26。全文摘要,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在330~370℃,固溶处理1~2小时;再在130~160℃时效8~10小时;最后在330~370℃下,一次等温变形,变形量≥75%。本专利技术将变形温度调高到固溶温度区,从而使得大变形量可以一次性完成,因而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反复多道次轧制过程中间的软化处理对晶粒长大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可控因素。同时也俭省了程序,节约了工时和能源。文档编号C22F1/06GK1403621SQ01128128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莫立华, 高杰, 张坤, 张士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超细晶粒组织变形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在330~370℃,固溶处理1~2小时;再在130~160℃时效8~10小时;最后在330~370℃下,一次等温变形,变形量≥7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立华高杰张坤张士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