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及PCB板吸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61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PCB板吸附装置的外壳及PCB板吸附控制装置,外壳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底部具有开口,外壳体内具有负压产生腔;排风部,设置在外壳体内,排风部具有排风风道,排风风道两端形成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排风进口与负压产生腔连通,外壳体上设有与排风出口对应的出风口,排风部具有对应负压产生腔的进风口的导风结构,以将进风口处的风导入设置在负压产生腔内的风机的进口。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可以将进入负压产生腔内的冷却风,沿导风结构排入排风风道,再排出外壳体内,从而解决冷却风积蓄在负压产生腔内无法排出引起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及PCB板吸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及PCB板吸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鉴于负压吸附工件的优点,采用负压吸附夹持或搬运的设备越来越多,特别是PCB测试行业,而负压发生装置是负压产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负压发生装置由于负压产生的特点,一直存在噪音大与发热量大的缺点。中国专利文献CN204457972U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其包括底座、柜体、前侧板、后侧板、发电单元、蓄电池和控制系统,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所述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设置有集风涡壳,所述集风涡壳内设置有螺旋形的冷却风道,所述发动机的顶部设置有集风罩,发动机排气管外设置有与所述集风罩相连接的消音冷却罩,所述集风涡壳的出风口与所述消音冷却罩相连通;所述消音冷却罩的排气端连接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壳体通过隔板固定于所述柜体内。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发电机组,通过将冷却风从多个进风口引进,使冷却风流过整个发电机组,最终冷却风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对整个发电机组进行散热降温。但在上述发电机组中,仅在壳体底部靠近排气管一侧设有对冷却风起到导流作用的导流斜板,在装置内部没有可以对冷却风进行导流的结构。因此在冷却装置内,仅依靠积蓄在腔体内的气体增多,积蓄在发动机组件内的冷却风才沿引风通道流向壳体外,进而导致积蓄在发动机组件内的冷却风不能及时排出,从而会导致冷却散热效果不佳;此外,壳体由多个部件连接构成,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其外壳及内部构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积蓄在壳体内的冷却风无法及时排除而引起冷却散热效果不佳以及外壳与内部构件噪音大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底部具有开口,外壳体内具有负压产生腔;排风部,设置在外壳体内,排风部具有排风风道,排风风道的两端形成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排风进口与负压产生腔连通,外壳体上设有与排风出口对应的出风口;排风部具有对应于负压产生腔的进风口的导风结构,以将进风口处的风导入设置在负压产生腔内的风机的进口。进一步地,外壳体包括设置在四周的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第三侧壁板、第四侧壁板以及顶部面板,外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排风部包括上下间隔设置且其一端连接在第四侧壁板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连接在第一侧壁板和第三侧壁板之间以使第一侧壁板、第三侧壁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围成排风风道,出风口成型在第四侧壁板上,导风结构成型在第一隔板上。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相对于第一水平板向下倾斜设置并靠近排风出口设置,第一倾斜板形成导风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隔板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板和第四侧壁板相连的第二水平板;第二隔板包括平行于第一水平板设置的第三水平板、平行于第一倾斜板的第二倾斜板以及平行于第二水平板设置的第四水平板,第二倾斜板连接在第三水平板和第四水平板之间。进一步地,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且与第一隔板间隔设置的第一竖直隔板,第二隔板还包括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三倾斜板,第三倾斜板连接在第三水平板和第一竖直隔板之间。进一步地,第一侧壁板和第三侧壁板上均设有检修口,外壳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检修口处的盖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PCB板吸附控制装置,包括:底壳,底壳具有进风腔以及与进风腔连通的侧进风口、顶出风口;外壳,外壳的底部安装在底壳的顶部上,顶出风口形成负压产生腔的进风口;风机,风机安装在底壳上并位于外壳内;消音器,消音器安装在外壳内。进一步地,底壳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三个侧进风口。进一步地,进风口包括设置在风机下方的第一进风口以及设置在消音器下方的第二进风口,导风结构位于消音器的上方并对应于第二进风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PCB板吸附装置的外壳,排风部具有排风风道,排风风道两端形成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排风进口与负压产生腔连通,外壳体上设有与排风出口对应的出风口,排风部具有对应负压产生腔的进风口的导风结构,以将进风口处的风导入设置在负压产生腔内的风机的进口。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可以将进入负压产生腔内的冷却风,沿导风结构,排入排风风道,排出外壳体内,从而解决冷却风积蓄在负压产生腔内无法排出引起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PCB板吸附装置的外壳,外壳体包括设置在四周的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第三侧壁板、第四侧壁板以及顶部面板,外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壳上的外壳体和排风部为一体成型设置,有效减少由于风机工作时产生振动外壳体连接处噪声的产生。3.本技术提供的PCB板吸附装置的外壳,排风部包括与第四侧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三侧壁板相连接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由于排风部与外壳体直接连接,进一步减少了外壳连接处噪声的产生。4.本技术提供的PCB板吸附装置的外壳,导风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相对于第一水平板向下倾斜设置并靠近排风出口设置,由于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板,有助于将冷却风排入排风风道,进一步避免冷却风积蓄在壳体内无法排出。5.本技术提供的PCB板吸附装置,底壳的顶部设有顶出风口,也就是外壳的负压产生腔的进风口,进风口包括设置在风机下方的第一进风口以及设置在消音器下方的第二进风口,冷却风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流入负压产生腔,由于两进风口均为竖直进入负压产生腔,风机与消音器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第一进风口对风机进行冷却以及通过第二进风口对消音器进行冷却,因此其冷却效果更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的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主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外壳体;111、第一侧壁板;112、第二侧壁板;113、第三侧壁板;114、第四侧壁板;115、顶部面板;116、第一竖直隔板;12、排风部;121、第一隔板;1211、第一水平板;1212、第一倾斜板;1213、第二水平板;122、第二隔板;1221、第三倾斜板;1222、第三水平板;1223、第二倾斜板;1224、第四水平板;123、排风进口;124、排风出口;13、负压产生腔;14、控制部;2、底壳;21、第一进风口;22、第二进风口;231、第一侧进风口;232、第二侧进风口;3、风机;4、消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及PCB板吸附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外壳体(11)内具有负压产生腔(13);排风部(1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内,所述排风部(12)具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的两端形成排风进口(123)和排风出口(124),所述排风进口(123)与所述负压产生腔(13)连通,所述外壳体(11)上设有与所述排风出口(124)对应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部(12)具有对应于所述负压产生腔(13)的进风口的导风结构,以将所述进风口处的风导入设置在所述负压产生腔(13)内的风机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外壳体(11)内具有负压产生腔(13);排风部(1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内,所述排风部(12)具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的两端形成排风进口(123)和排风出口(124),所述排风进口(123)与所述负压产生腔(13)连通,所述外壳体(11)上设有与所述排风出口(124)对应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部(12)具有对应于所述负压产生腔(13)的进风口的导风结构,以将所述进风口处的风导入设置在所述负压产生腔(13)内的风机的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包括设置在四周的第一侧壁板(111)、第二侧壁板(112)、第三侧壁板(113)、第四侧壁板(114)以及顶部面板(115),所述外壳体(1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部(12)包括上下间隔设置且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侧壁板(114)的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所述第一隔板(121)和所述第二隔板(122)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板(111)和所述第三侧壁板(113)之间以使所述第一侧壁板(111)、所述第三侧壁板(113)、所述第一隔板(121)及所述第二隔板(122)围成所述排风风道,所述出风口成型在所述第四侧壁板(114)上,所述导风结构成型在所述第一隔板(1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水平板(1211)和第一倾斜板(1212),所述第一倾斜板(1212)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211)向下倾斜设置并靠近所述排风出口(124)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板(1212)形成所述导风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吸附控制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21)还包括两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东金二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