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影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00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D影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影像采集机构以及图像处理机构;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棱镜座上的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检测产品的产品孔;所述影像采集机构包括第二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座上的至少一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尺寸,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部;所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图像接收器,所述图像接收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反射面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棱镜反射的图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3D影像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二极管的各个面以及管脚进行检测,检测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影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产品外观检测
,具体涉及3D影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二极管编带机所使用的外观检测设备只可以对二极管产品一个上表面进行外观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缺陷,误判率较高。尤其针对二极管产品管脚外观、产品外观无法进行检测,存在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3D影像检测装置,其可以同时对二极管的各个面以及管脚进行检测,检测准确率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影像检测装置,包括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影像采集机构以及图像处理机构;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棱镜座上的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检测产品的产品孔;所述影像采集机构包括第二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座上的至少一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尺寸,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部;所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图像接收器,所述图像接收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反射面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棱镜反射的图像。该检测装置通过棱镜反射二极管的至少四个面以及底部,并将图像信息传递给图像接收器,图像接收器对图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检测到二极管产品的多个面以及管脚,相比现有的检测装置,检测准确率高。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还包括一棱镜顶板以及一环形的棱镜调整圈,所述第一棱镜座位于棱镜调整圈内,所述棱镜顶板设于所述棱镜调整圈的顶部,所述棱镜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产品孔连通的顶板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采集机构还包括一光源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光源座上的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之间。采用光源可以照亮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之间的空间,使得反射过程更清晰,二极管的外观信息更清楚。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座与所述第二棱镜座之间通过一高度调整座连接。高度调整座可以调整光源座与所述第二棱镜座之间的位置,以及图像接收器相对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的高度,这样可以在检测过程中适时调整上述的高度,使得检测结果更清晰准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采集机构还包括光源调整圈,所述光源座位于所述光源调整圈内并与所述光源调整圈的内壁连接,所述光源调整圈上开设有光源孔,通过旋转光源调整圈,环形光源随之旋转,将光源调整到较佳的角度,使得检测结果更清晰准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棱镜调整圈与所述光源调整圈之间通过一调节圈连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机构还包括一固定底板以及一与所述固定底板连接的保护罩,所述图像接收器与所述固定底板连接并收容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第二棱镜座连通。保护罩的设置可以保护图像接收器,防止其长期使用蒙上灰尘等杂物,影响其效果。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机构还包括图像调整座,所述图像调整座设于所述保护罩内并与所述固定底板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图像接收器位置的图像调整座,所述图像接收器安装于所述图像调整座上。图像调整座可以调整图像接收器相对于第二棱镜的距离以及高度,进而适应不同二极管产品。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调整座包括相机座以及分别与所述相机座的两端连接的平移调整座以及升降调整座,所述平移调整座与所述固定底板连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棱镜座的底部还设有一漏料底板,所述第一棱镜座的产品孔与所述漏料底板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3D影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3D影像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的3D影像检测装置100,是安装在二极管编带机上的机构,对二极管的外观进行检测,以便于区分良品和不良品。该3D影像检测装置100包括周部影像反射机构10、影像采集机构20以及图像处理机构30,周部影像反射机构10用于反射二极管40的周部的影像,影像采集机构20用于接收周部影像反射机构10反射的图像并反射二极管底部管脚的影响,图像处理机构30用于接收影像采集机构20反射的图像,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周部影像反射机构10包括第一棱镜座12以及设于该第一棱镜座12上的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棱镜13,第一棱镜座1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检测产品的产品孔14,二极管40由夹具夹至产品孔14处,由第一棱镜13反射周部的外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棱镜13为三棱镜,数量为四个,分别反射二极管的四个侧面的图像。第一棱镜13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棱镜座12上开设有棱镜容置腔,第一棱镜13安装于上述的棱镜容置腔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棱镜座12还可以是四棱镜等。第一棱镜13的数量根据二极管40的外形设置。进一步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10还包括一棱镜顶板15以及一环形的棱镜调整圈16,第一棱镜座12位于棱镜调整圈16内,棱镜顶板15设于棱镜调整圈16的顶部,棱镜顶板15上开设有与产品孔14连通的顶板孔,这样夹具50夹着二极管由顶板孔、产品孔14伸入第一棱镜13处。夹具50为上料吸嘴。影像采集机构20包括第二棱镜座21以及设于该第二棱镜座21上的至少一第二棱镜22,第二棱镜22的尺寸大于第一棱镜13的尺寸,第二棱镜22位于第一棱镜13的底部,这样,第二棱镜22可以反射第一棱镜13反射下来的外观图像,因第二棱镜22的尺寸大于第一棱镜13的尺寸,可以反射到第一棱镜13的全部图像并反射二极管40的底部管脚的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棱镜22为三棱镜,数量一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棱镜22还可以是四棱镜等。第二棱镜座21因需要通过光线以反射到图像接收器31,因此第二棱镜座21也呈环形设置。进一步地,该影像采集机构20还包括一光源座23以及安装于该光源座23上的环形光源24,环形光源24位于第一棱镜13与第二棱镜22之间。采用环形光源24可以照亮第一棱镜13与第二棱镜22之间的空间,使得反射过程更清晰,二极管的外观信息更清楚。光源座13与第二棱镜座22之间通过一高度调整座25连接,高度调整座25可以调整光源座13与第二棱镜座21之间的距离,以及图像处理机构30相对第一棱镜13、第二棱镜22的高度,这样可以在检测过程中适时调整上述的高度,使得检测结果更清晰准确。进一步地,在第二棱镜座21的底部还设有一漏料底板27,第一棱镜座12上的产品孔14与漏料底板27连通。检测完毕的二极管40,可以自由落下,通过第一棱镜座12、光源座23以及第二棱镜座22的中空部分,最后通过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3D影像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影像采集机构以及图像处理机构;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棱镜座上的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检测产品的产品孔;所述影像采集机构包括第二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座上的至少一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尺寸,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部;所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图像接收器,所述图像接收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反射面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棱镜反射的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影像采集机构以及图像处理机构;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棱镜座上的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检测产品的产品孔;所述影像采集机构包括第二棱镜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座上的至少一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尺寸,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部;所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图像接收器,所述图像接收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反射面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棱镜反射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部影像反射机构还包括一棱镜顶板以及一环形的棱镜调整圈,所述第一棱镜座位于棱镜调整圈内,所述棱镜顶板设于所述棱镜调整圈的顶部,所述棱镜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产品孔连通的顶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机构还包括一光源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光源座上的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座与所述第二棱镜座之间通过一高度调整座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大虎周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