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黎专利>正文

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701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制作而成,为一种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主体由气囊(1)、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连接轿厢的连接端体(3)、进排气阀门(4)组成。其中气囊(1)与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连接,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将气囊整齐的卷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中,并同时承载气囊(1)与电梯产生的重力;进排气阀门(4)在电梯运行时根据重力情况调节进排气孔的大小,在坠落情况时空气阀门会根据预先设定参数进行阀门调节,直到电梯将速度稳定的减速到零,停在安全位置。

Falling proof safety airbag device for elevator

The invent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erodynamics, and is an anti falling airbag device for an elevator. The main body is composed of an air sac (1), a guiding body (2) for storing the air bag, a connecting end body (3) connected with the car, and an inlet and exhaust valve (4). The airbag (1) and guide the airbag (2) connected to guide the airbag airbag in neat volume under the dynamic effect of the motor (2), and (1) and air bearing lift generated by gravity; the inlet and exhaust valves (4) in the elevator running according to gravity adjustment into the vent size, in the fall when the air valve valve reg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parameters until the elevator will speed stable deceleration to zero, parked in a safe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动力学应用领域二、技术背景目前电梯安全的方法仍然没有得到改变,通常的电梯安全都是由传感器来控制,但那样仍然及其不安全,因为传感器与简单的夹钳等装置也控制不了电梯坠落情况,特别是电梯的老化问题,同时也是电梯致命的弱点。本产品使用气囊跟踪技术,使气囊一直处于电梯轿厢的底端面紧密连接,可以完全控制电梯的下降速度与上升速度,可以避免任何电梯坠落的可能;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电梯的坠落问题,现有的电梯安全防坠落的装置仍然无法保证电梯的绝对不坠落。使用本专利技术后可以彻底解决电梯的坠落问题。2、专利技术介绍:本专利技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制作而成。主体由气囊(1)、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连接轿厢的连接端体(3)、进排气阀门(4)组成。其中气囊(1)与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连接,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整起的将气囊卷存放气囊的导向体(2)中,并同时承载气囊(1)与电梯产生的重力;进排气阀门(4)在电梯运行时根据重力情况调节进排气孔的大小,在坠落情况时空气阀门会根据预先设定参数进行阀门调节,直到电梯将速度稳定的减速到零,停在安全位置。3、技术方案:采用气囊上部受力总和的值来计算气囊的阀门的面积,采用控制气囊内部气体流出的流量来实现控制气囊下降的速度,直到气囊将阀门逐渐关闭且使电梯的速度平稳的降为零,此刻气囊的阀门关闭,电梯停在预先设定的安全位置。而上升时不需要计算重力只需要满足速度因素调节进气阀门,甚至可以不用做进气阀门调节,直接使用最大限制值的阀门面积。在气囊的材料选择上尽量采用最先进的最轻的材料,将其功耗降到最低。而气囊的回收折叠使气囊在电梯的可容纳性得到实现,气囊的折叠是使用导形将其气囊整齐的折叠到最小体积。4、构造特征:气囊为柱形,分别连接地面与轿厢,作用是支承、防止电梯坠落,使电梯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上升与下降。气囊由流量阀门控制系、气囊回收系、备用缓冲保护系三部分组成;气囊的形状没有固定限制,制造要根据电梯轿厢的大小与力学性能设计其形状(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缓冲的速度控制是根据电梯的整体质量与所负载荷的重力来调整其空气的流量与气囊的伸缩速度,这样气囊才会起到保护的作用。气囊的尺寸与形状都取决于所需要安装的电梯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气囊的长度要与井道的长度相差5-20厘米,宽度应尽量与轿厢接近,这样可以使得电梯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面积更大,从而安全系数更高。备用缓冲气囊可选择性的与轿厢连接,也可以独立与轿厢连接,其作用一致,当独立于轿厢连接时,则主气囊(1)锁闭,使回收的顶端气囊处于锁闭或空置状态均可;备用安全气囊在平时是折叠在轿厢与主气囊之间,也可以选择不安装。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适用于各种直升类升降设备安全应用。四、附图说明图1是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气囊,2、存放气囊的导向体基座,3、安全气囊连接体,4、进排气阀门,5、单向进气阀门,6、折叠导形块,7、备用缓冲安全气囊,8、转动中心轴位置孔,9、基座气囊存储腔。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制造所需材料为钢材与高耐磨与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材料性能能满足气囊的可折叠性与力学要求。存放气囊的导向体结构是根据电梯安全气囊的具体情况设计其结构及外形,制造方法为整体成型或者是焊接拼装等机械制造方法。其实际的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尺寸均为根据不同的电梯设计不同的形状与尺寸,但执行的方式仍然一样。将其需要的零部件制造完毕后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防坠落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直升电梯的安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备用气囊模块和气囊模块及基座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气囊模块:作用是在没有主气囊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做安全缓冲气囊;气囊模块具体包括:①气囊与轿厢的连接单元,用于连接轿厢并稳定气囊在受轿厢重力状态下的受力平衡;②气流阀门调节单元,用于轿厢上升下降时控制其气流量大小来达到控制其运行速度与安全缓冲。所述气囊模块,用于电梯在坠落时承载与吸收电梯的重力势能;气囊模块具体包括:①气流阀门调节单元,用于轿厢上升下降时控制其气流量大小来达到控制其运行速度与安全缓冲;②气囊与轿厢的连接单元,用于连接轿厢并稳定气囊在受轿厢重力状态下的受力平衡;③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囊的放出与收回速度,包括进排气口的调节。所述基座模块,用于支承气囊、折叠回收与放出形状导向、存储气囊;基座模块具体包括:①底部支撑单元,用于气囊整体及载荷的支承;②导向单元,用于回收气囊的形状引导;③容纳单元,用于存储收回的气囊;④电机单元,用于气囊收回时提供其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升电梯的安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备用气囊模块和气囊模块及基座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气囊模块:作用是在没有主气囊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做安全缓冲气囊;气囊模块具体包括:①气囊与轿厢的连接单元,用于连接轿厢并稳定气囊在受轿厢重力状态下的受力平衡;②气流阀门调节单元,用于轿厢上升下降时控制其气流量大小来达到控制其运行速度与安全缓冲。所述气囊模块,用于电梯在坠落时承载与吸收电梯的重力势能;气囊模块具体包括:①气流阀门调节单元,用于轿厢上升下降时控制其气流量大小来达到控制其运行速度与安全缓冲;②气囊与轿厢的连接单元,用于连接轿厢并稳定气囊在受轿厢重力状态下的受力平衡;③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囊的放出与收回速度,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
申请(专利权)人:陈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