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12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包括呈筒型的支撑座、与支撑座同轴设置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端部的压板,支撑杆包括左右旋芯杆和旋转套装于左右旋芯杆中部的左右旋套杆,支撑座的下部安装有驱动左右旋芯杆旋转的上部调整装置和驱动左右旋套杆旋转的下部调整装置,位于支撑座上部的左右旋芯杆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芯杆而沿径向伸缩的上部内撑装置,位于支撑座上部的左右旋套杆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套杆而沿径向伸缩的下部内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产品径向尺寸有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工件平稳地夹紧与取放,操作方便,夹持稳定,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背面可以通焊接保护气体。

Inner support type combined connecting rod device for back passing protective g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 pass protective gas in supporting type combined connecting rod device, comprising a cylindrical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are arranged coaxial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end plate, the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about rotating core rod and rotary sleev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rotation around the core rod rotary sleeve rod,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riving rotating core rod rotating around the upper adjusting device and a driving rod rotating around the rotation set lower adjustment device, the core rod is located in the left and right rotat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core rod by rotating arou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telescopic along the radial support device is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ft sleeve rod is provided by rotating around the rotating sleeve rod and radial expansion alo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re is a change in the radial dimension of products under the condition, also can realize the workpiece clamping and take place smoothly, convenient operation, stable clamping, and in the process of welding, the weld can pass welding protectiv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辅助工装
,特别是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内撑工装由4块圆环体组成,这4块圆环体可以合成一个圆箍,它们之间由铰链联接,最后合并端设有双向调节螺杆,通过旋转使开口尺寸改变而达到内组装环外周长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内圆体的撑紧。传统的内撑工装结构简单,使用场合受到限制,对于一些筒体径向尺寸变化较大的场合,若需要很好的实现内圆体的撑紧,则需要多组内撑工装配合使用,拿取与调整过程比较麻烦。所以如何解决内径变化较大,并平稳地将筒体夹紧固定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适用筒体径向尺寸存在变化工况的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包括呈筒型的支撑座、与支撑座同轴设置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端部的压板,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左右旋芯杆和旋转套装于左右旋芯杆中部的左右旋套杆,左右旋芯杆与左右旋套杆轴向相对固定、周向可相对旋转,所述的压板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的端部,左右旋套杆旋转安装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的下部安装有驱动左右旋芯杆旋转的上部调整装置和驱动左右旋套杆旋转的下部调整装置,位于支撑座上部的左右旋芯杆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芯杆而沿径向伸缩的上部内撑装置,位于支撑座上部的左右旋套杆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套杆而沿径向伸缩的下部内撑装置。所述的上部调整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蜗杆和固定设置于左右旋芯杆上的第一蜗轮,第一驱动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所述的下部调整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蜗杆和固定设置于左右旋套杆上的第二蜗轮,第二驱动蜗杆与第二蜗轮相啮合。所述的上部内撑装置包括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上的第一固定铰接座、位于第一固定铰接座上部的第一右旋螺母、位于第一固定铰接座下部的第一左旋螺母和沿周向均布在第一固定铰接座外围的第一夹紧组件,左右旋芯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右旋螺母和第一左旋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右旋螺母和第一左旋螺母均通过螺纹与左右旋芯杆配合连接,第一夹紧组件通过第一铰接板与第一右旋螺母铰接,第一夹紧组件通过第二铰接板与第一固定铰接座铰接,第一夹紧组件通过第三铰接板与第一左旋螺母铰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右旋螺母和第一左旋螺母均固定安装有螺母固定座,第一铰接板与第一右旋螺母铰接的一端和第三铰接板与第一左旋螺母铰接的一端均铰接于对应的螺母固定座上。所述的下部内撑装置包括旋转安装于左右旋套杆上的第二固定铰接座、位于第二固定铰接座上部的第二右旋螺母、位于第二固定铰接座下部的第二左旋螺母和沿周向均布在第二固定铰接座外围的第二夹紧组件,左右旋套杆上设置有与第二右旋螺母和第二左旋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右旋螺母和第二左旋螺母均通过螺纹与左右旋套杆配合连接,第二夹紧组件通过第四铰接板与第二右旋螺母铰接,第二夹紧组件通过第五铰接板与第二固定铰接座铰接,第二夹紧组件通过第六铰接板与第二左旋螺母铰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右旋螺母和第二左旋螺母均固定安装有螺母固定座,第四铰接板与第二右旋螺母铰接的一端和第六铰接板与第二左旋螺母铰接的一端均铰接于对应的螺母固定座上。所述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包括固定座和安装于固定座上的压块,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铰接座,固定块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杆,压块上设置有多个弹簧导柱和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弹簧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弹簧导柱通过设置于端部的限位钉限位。优选的,所述的左右旋芯杆的顶端安装有顶轴承装配组件,左右旋芯杆的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顶轴承装配组件内,顶轴承装配组件的上部固定安装螺杆连接座,螺杆连接座的端部依次安装有开口垫圈、压板和螺杆,由螺杆实现对压板的紧固。进一步的,所述的顶轴承装配组件通过拉杆与支撑座连接,第一固定铰接座和第二固定铰接座的四周均布设有防转卡块,防转卡块卡接于拉杆上。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有筒座,筒座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左右旋套杆通过轴承旋转安装于连接座上,连接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安装第二蜗杆的轴承座,第二蜗杆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进一步的,左右旋芯杆通过轴承旋转安装于固定板内,固定板上还安装有用于安装第一蜗杆的轴承座,第一蜗杆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端部均安装有套筒,用于旋转蜗杆。优选的筒座的外部还设置有罩体,罩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罩体的底部安装有轴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紧凑的结构,在产品径向尺寸有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工件平稳地夹紧与取放,操作方便,夹持稳定,可实现径向尺寸的调整,方便工件的上下料,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背面可以通焊接保护气体,实现在夹持位置与筒体内壁间通焊接保护气体,从而提高了焊缝成型质量,实现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双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工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部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部调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部内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部内撑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部内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夹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压板,3-左右旋芯杆,4-左右旋套杆,5-上部调整装置,6-下部调整装置,7-上部内撑装置,8-下部内撑装置,9-第一驱动蜗杆,10-第一蜗轮,11-第一固定铰接座,12-第一右旋螺母,13-第一左旋螺母,14-第一夹紧组件,15-第一铰接板,16-第二铰接板,17-第三铰接板,18-螺母固定座,19-第二固定铰接座,20-第二右旋螺母,21-第二左旋螺母,22-第二夹紧组件,23-第四铰接板,24-第五铰接板,25-第六铰接板,26-固定座,27-压块,28-铰接座,29-导向杆,30-弹簧导柱,31-顶轴承装配组件,32-螺杆连接座,33-开口垫圈,34-螺杆,35-拉杆,36-防转卡块,37-筒座,38-固定板,39-套筒,40-罩体,41-防护板,42-轴座,43-前段,44-中段,45-后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图3所示,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包括呈筒型的支撑座1、与支撑座1同轴设置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端部的压板2,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左右旋芯杆3和旋转套装于左右旋芯杆3中部的左右旋套杆4,左右旋芯杆3与左右旋套杆4轴向相对固定、周向可相对旋转,所述的压板2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3的端部,左右旋套杆4旋转安装于支撑座1上,支撑座1的下部安装有驱动左右旋芯杆3旋转的上部调整装置5和驱动左右旋套杆4旋转的下部调整装置6,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芯杆3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芯杆3而沿径向伸缩的上部内撑装置7,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套杆4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套杆4而沿径向伸缩的下部内撑装置8。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上部调整装置5包括第一驱动蜗杆9和固定设置于左右旋芯杆3上的第一蜗轮10,第一驱动蜗杆9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型的支撑座(1)、与支撑座(1)同轴设置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端部的压板(2),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左右旋芯杆(3)和旋转套装于左右旋芯杆(3)中部的左右旋套杆(4),左右旋芯杆(3)与左右旋套杆(4)轴向相对固定、周向可相对旋转,所述的压板(2)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3)的端部,左右旋套杆(4)旋转安装于支撑座(1)上,支撑座(1)的下部安装有驱动左右旋芯杆(3)旋转的上部调整装置(5)和驱动左右旋套杆(4)旋转的下部调整装置(6),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芯杆(3)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芯杆(3)而沿径向伸缩的上部内撑装置(7),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套杆(4)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套杆(4)而沿径向伸缩的下部内撑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型的支撑座(1)、与支撑座(1)同轴设置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端部的压板(2),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左右旋芯杆(3)和旋转套装于左右旋芯杆(3)中部的左右旋套杆(4),左右旋芯杆(3)与左右旋套杆(4)轴向相对固定、周向可相对旋转,所述的压板(2)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3)的端部,左右旋套杆(4)旋转安装于支撑座(1)上,支撑座(1)的下部安装有驱动左右旋芯杆(3)旋转的上部调整装置(5)和驱动左右旋套杆(4)旋转的下部调整装置(6),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芯杆(3)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芯杆(3)而沿径向伸缩的上部内撑装置(7),位于支撑座(1)上部的左右旋套杆(4)上安装有通过旋转左右旋套杆(4)而沿径向伸缩的下部内撑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调整装置(5)包括第一驱动蜗杆(9)和固定设置于左右旋芯杆(3)上的第一蜗轮(10),第一驱动蜗杆(9)与第一蜗轮(10)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调整装置(6)包括第二驱动蜗杆和固定设置于左右旋套杆(4)上的第二蜗轮,第二驱动蜗杆与第二蜗轮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内撑装置(7)包括旋转安装于左右旋芯杆(3)上的第一固定铰接座(11)、位于第一固定铰接座(11)上部的第一右旋螺母(12)、位于第一固定铰接座(11)下部的第一左旋螺母(13)和沿周向均布在第一固定铰接座(11)外围的第一夹紧组件(14),左右旋芯杆(3)上设置有与第一右旋螺母(12)和第一左旋螺母(13)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右旋螺母(12)和第一左旋螺母(13)均通过螺纹与左右旋芯杆(3)配合连接,第一夹紧组件(14)通过第一铰接板(15)与第一右旋螺母(12)铰接,第一夹紧组件(14)通过第二铰接板(16)与第一固定铰接座(11)铰接,第一夹紧组件(14)通过第三铰接板(17)与第一左旋螺母(13)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面通保护气体的内撑式组合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右旋螺母(12)和第一左旋螺母(13)均固定安装有螺母固定座(18),第一铰接板(15)与第一右旋螺母(12)铰接的一端和第三铰接板(17)与第一左旋螺母(13)铰接的一端均铰接于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主胡振海计然陈显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瓦鲁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