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套丝钢筋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74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套筒,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的第四开口端;以及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需要在钢筋端部形成外螺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筋的刚度和承载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套丝钢筋套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的连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而在目前建筑施工中,钢筋机械连接接因其施工便利且连接质量有较高的保证性,因此较为常用。钢筋机械连接接不仅能够保证钢筋的承载力要求,而且不需要很长的搭接长度,从而节省了用钢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最常见的是一根具有内螺纹的钢筋连接套筒,而在钢筋的端部形成相配合的外螺纹。在钢筋的端部形成外螺纹,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钢筋截面积的损失从而带来钢筋承载力的降低,特别是在连接的钢筋直径较小时,若再在钢筋端部套丝,钢筋损失的截面积和承载力将会更为明显。传统钢筋连接套筒的施工难度较大,且两端钢筋伸入钢筋连接套筒的长度不易保证相同,进而影响钢筋连接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以解决现有的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需要在钢筋端部形成外螺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筋的刚度和承载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套筒,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的第四开口端;以及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端沿径向方向向内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一钢筋插设的第一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包括:第一钢筋本体,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钢筋本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侧;以及第一凸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钢筋本体的第一端。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相互连接组成一环状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开口端沿径向方向向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板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二钢筋插设的第二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筋包括:第二钢筋本体,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所述第二钢筋本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侧;以及第二凸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钢筋本体的第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抵顶于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之间,所述第一开口端抵顶于所述第三开口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不再需要在对接钢筋上套丝,从而避免了由于套丝带来的对接钢筋的承载力的损失,克服了小直径钢筋不能使用钢筋连接套筒机械连接的弊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因设有两个可相对独立转动的钢筋套筒,两个独立的钢筋套筒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故而当连接两根钢筋时,可以先分别将两根对接钢筋穿设在钢筋套筒中,再通过连接杆将两个钢筋套筒连接在一起,完成两根对接钢筋的对接施工。与传统的钢筋连接套筒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在对接钢筋的时候,只需要转动套筒而不需要转动长长的钢筋即可将两根对接钢筋连接在一起,大幅提升了钢筋对接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第一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安装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第一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免套丝钢筋套筒的安装步骤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3以及连接杆5。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4为待连接的两根钢筋。第一套筒1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2。第二套筒3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第四开口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4。连接杆4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开口端和第三开口端。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不再需要在对接钢筋上套丝,从而避免了由于套丝带来的对接钢筋的承载力的损失,克服了小直径钢筋不能使用钢筋连接套筒机械连接的弊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因设有两个可相对独立转动的钢筋套筒,两个独立的钢筋套筒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故而当连接两根钢筋时,可以先分别将两根对接钢筋穿设在钢筋套筒中,再通过连接杆将两个钢筋套筒连接在一起,完成两根对接钢筋的对接施工。与传统的钢筋连接套筒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在对接钢筋的时候,只需要转动套筒而不需要转动长长的钢筋即可将两根对接钢筋连接在一起,大幅提升了钢筋对接施工效率。具体的,在第一套筒1的第二开口端沿径向方向向内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板,也就是第一套筒1的第二开口端的筒壁向端口平面延伸,使端口处孔洞直径小于第一套筒1的内部。第一限位板主要用于防止第一钢筋2从第一套筒1中滑脱。多个第一限位板围合形成供第一钢筋插设的第一连接孔1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多个第一限位板相互连接组成一环状限位板。第一钢筋2插设在环状限位板的环形孔中。第一钢筋2包括第一钢筋本体22和第一凸缘21。第一钢筋本体22可转动的插设于第一连接孔11中,第一钢筋本体22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内侧。第一凸缘2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于第一钢筋本体22的第一端。较佳的,第一钢筋本体2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器具端部施加压力,使钢筋产生径向变形而变粗,从而形成第一凸缘21。在第二套筒3的第四开口端沿径向方向向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主要用于防止第二钢筋4从第二套筒3中滑脱。多个第二限位板围合形成供第二钢筋4插设的第二连接孔。第二钢筋4包括第二钢筋本体42和第二凸缘41。第二钢筋本体42可转动的插设于第二连接孔中,第二钢筋本体42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限位板的内侧。第二凸缘4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于第二钢筋本体42的第一端。较佳的,第二钢筋本体4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器具端部施加压力,使钢筋产生径向变形而变粗形成第二凸缘4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筋本体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21。对于这种情况,在绑扎钢筋结构时,就需要预先将第一套筒1从第一钢筋本体22未设置第一凸缘21的一端,将第一套筒1套设于第一钢筋本体22上,并将第一套筒1移动至第一钢筋本体22设置有第一凸缘21的一端,然后再将套设有第一套筒1的第一钢筋2绑扎成钢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筋本体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21,这种情况下,第一钢筋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套筒1。相应的,在第一钢筋2预制生产的时候,就需要将两个第一套筒1与第一钢筋2预先铸造在一起。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免套丝钢筋套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套筒,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的第四开口端;以及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套筒,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的第四开口端;以及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端沿径向方向向内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一钢筋插设的第一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包括:第一钢筋本体,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钢筋本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侧;以及第一凸缘,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钢筋本体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相互连接组成一环状限位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套丝钢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葛杰冯俊王中学孙庆亮孙翠华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