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489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此导光板包括主体、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主体包括入光面及光学面。入光面连接光学面,且光学面包括有第一区域。第一微结构区及第二微结构区设置在光学面之第一区域上。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并排交错排列,且第一微结构区不同于第二微结构区。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ght guide plate,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light guide plate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plurality of first micro structural region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micro structural regions. The main body includes a smooth face and an optical surface. An optical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n optical surface, and the optical bread comprises a first area. The first microstructure region and the two microstructure region are disposed on the first region of the optical surface. The second microstructure region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the first microstructure region, and the first microstructure reg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microstructure reg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组件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与导光板在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公知的背光模块主要包括灯条以及导光板。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板的表面上。其中。导光板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旁,且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藉此可有效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然而,由于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故在导光板靠近发光二极管的部分容易出现亮带或亮度不均的问题,而严重影响导光板的光学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其可改善导光板靠近入光面的部分的亮度不均的问题,并可提升整体背光模块的出光外观的均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主体包括入光面及光学面,其中,入光面连接光学面,且光学面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微结构区设置在光学面的第一区域上。第二微结构区设置在光学面的第一区域上。其中,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并排交错排列,且第一微结构区不同于第二微结构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上述每一个第一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一微结构。每一个第二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微结构。而且,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沿着不同于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并排交错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上述光学面还包括空白部,空白部位于入光面与第一区域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空白部与第一区域沿着第一轴向排列。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沿着不同于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并排交错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第一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一微结构。每一个第二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微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第一微结构的长度不同于每一个第二微结构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当第一微结构与第二微结构为凹陷结构时,每一个第一微结构的深度不同于每一个第二微结构的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当第一微结构与第二微结构为凸出结构时,每一个第一微结构的高度不同于每一个第二微结构的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两个相邻的第二微结构之间具有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导光板还包括复数个第三微结构。这些第三微结构设置在主体的入光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导光板具有斜面,斜面连接入光面与第一区域,且空白部位于斜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空白部与第一区域位于相同平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前述导光板以及光源。其中,光源邻设于导光版的入光面。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提出另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光源以及导光板。其中,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板上。导光板包括主体、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主体包括入光面与光学面。入光面连接光学面。第一微结构区与第二微结构区设置在光学面上。其中,每个第一微结构区具有远离该入光面处的第一轮廓,每个第二微结构区具有远离该入光面处的第二轮廓,且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的并排交错排列规则根据第一轮廓以及第二轮廓与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而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当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设置在靠近入光面的第一基准线时,以第一规则并排交错排列。当第二微结构区与第一微结构区设置在远离入光面的第二基准线时以第二规则并排交错排列。其中,第一规则的并排交错排列与第二规则的并排交错排列恰为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在导光板上形成发光区,而能在该导光板上的第一基准线上产生复数个亮区与复数个暗区。前述第二微结构区设置在暗区,第一微结构区设置在亮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在导光板上形成发光区。两个相邻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部分重叠,而能在第二基准线而产生复数个亮区与复数个暗区。第二微结构区设置在暗区,第一微结构区设置在亮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第一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且每一个第二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二微结构的特征相较于每一个第一微结构的特征更为显著,或是每一个第二微结构的排列密度相较于每一第一微结构的排列密度更为密集。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导光板还包括复数个第三微结构,设置在主体的入光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显示设备。此显示设备包括前述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前方。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利用在导光板邻近入光面的光学面上设有不同的第一微结构区与第二微结构区,而这些微结构区中的微结构可有效雾化导光板靠近入光处的漏光,而可大幅改善靠近入光处亮暗不均的现象,进而可提升整体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的亮度均匀度。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结合附图所做的下列描述,其中:图1A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图1B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上视图;图1C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上视图;图2A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导光板的局部剖示图;图2B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导光板的局部剖示图;图2C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种导光板的局部剖示图;图3A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图3B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上视图;图3C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上视图;图4A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图4B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设备的装置示意图;图5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图6A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以及图6B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设备的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其分别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装置示意图及上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00主要包括光源120以及导光板140。导光板140主要包括主体142、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144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146。第一微结构区144与第二微结构区146设置在主体142上,且通过第一微结构区144与第二微结构区146,可有效雾化导光板140靠近入光处的漏光,而可大幅改善靠近入光处亮暗不均的现象,进而可提升整体背光模块100的亮度均匀度。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主体142包括入光面142a及光学面142b,且入光面142a连接光学面142b。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面142b是导光板140的出光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面142b是导光板140的反射面,位于出光面的相反表面。其中,光学面142b包括第一区域142c及第二区域142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42c靠近入光面142a,第二区域142d较第一区域142c远离入光面142a。在背光模块的
中,第一区域142c通常是指无效区(NonDisplayA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包括入光面及光学面,其中,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光学面,且所述光学面包括第一区域;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上;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区与所述第一微结构区并排交错排列,且所述第一微结构区不同于所述第二微结构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包括入光面及光学面,其中,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光学面,且所述光学面包括第一区域;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区,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上;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区,其设置在所述光学面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区与所述第一微结构区并排交错排列,且所述第一微结构区不同于所述第二微结构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一微结构,每一个所述第二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微结构,且所述第二微结构区与所述第一微结构区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并排交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光学面还包括空白部,所述空白部位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空白部与所述第一区域沿着第一轴向排列,所述第二微结构区与所述第一微结构区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并排交错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一微结构,每一个所述第二微结构区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微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长度不同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当所述第一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微结构为凹陷结构时,每一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深度不同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的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当所述第一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微结构为凸出结构时,每一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高度不同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导光板,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微结构之间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还包括复数个第三微结构,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入光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具有斜面,所述斜面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空白部位于所述斜面上。12.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空白部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相同平面上。13.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尹翁巾婷黄柏菖林信伯李岳衡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