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8954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7:27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率不高、光控变色和复原的速度慢、使用舒适性不高等问题。技术方案要点:特征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制作第一功能薄膜、制作第二功能薄膜、复合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涂布透明耐磨层、涂布压敏胶层和复合离型PET薄膜,其中制作第一功能薄膜时在电晕处理或涂布PU易接着层的第一光学PET薄膜顶面涂布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然后涂布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制作第二功能薄膜时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底面镀覆一层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附于窗玻璃上的功能性薄膜、特别是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在汽车窗口玻璃、玻璃帷幕、房屋玻璃窗上常见贴附有遮光、隔热的功能性薄膜,使到在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的同时,降低太阳光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玻璃内侧的辐射,以及调节太阳光对玻璃内侧的照射亮度等。传统用来降低太阳光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以及调节太阳光照射亮度的玻璃贴膜一般是采用有色或深色膜,但这种方式在具体使用上只能选择某一色阶的膜,当色阶浅时作用效果不明显,色阶深时会影响视线清晰度。故此现在已出现可以根据太阳光照射亮度智能自动变色的隔热窗膜。中国专利第201620323664.6号提供了一种隔热变色多功能透光基板,其结构由透光氮化硅耐磨层、透光氮化硅耐磨层上表面的透光变色膜层、透光变色膜层上表面的透光红外阻隔膜层和透光红外阻隔膜层上表面的透光第一基片层构成,透光氮化硅耐磨层底面可以覆盖有透光粘合层,透光粘合层底面覆盖有透光第二基片层,透光第一基片层和透光第二基片层均可为透明玻璃层。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没有设置阻隔紫外线的功能层,无法降低太阳光的紫外线对人的损害;二是变色膜层没有智能自动调节变色功能,只能选择一个变色档次,其使用舒适性不高。中国专利第201120392534.5号提供了一种外贴式玻璃变色隔热防护膜,其结构包括外层较厚的透光防护膜、内层较薄的变色隔热膜和底层离型膜,外层较厚的透光防护膜与内层较薄的变色隔热膜经粘胶互相粘合,内层变色隔热膜与底层离型膜之间设有自粘胶。其中变色隔热膜是由PET薄膜适度染色并在其表面涂布无机三氧化钨溶液。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采用PET薄膜适度染色进行隔热,其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率不高;二是采用无机三氧化钨作为智能光变剂,其光控变色和复原的速度较慢,也导致使用舒适性不高。中国专利第201420098960.1号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调光隔热膜,其结构自下往上依次叠设有剥离层、粘贴层、第一PET层、功能膜层、第二PET层和防刮层。功能膜层为PVB、EVA或丙烯酸交联树脂,通过在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之间夹设功能膜层,利用添加在该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实现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吸收达到隔热效果,同时,利用添加在该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实现该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可光致变色的特点对可见光透过率进行调整,达到进一步的遮阳和隔热效果。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把光致变色调光的功能粒子和隔热的功能粒子都混合到膜基树脂中一起成型为功能膜层,其光致变色调光功能和隔热功能都难以控制、调节和保证;二是没有公开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是什么,所以无法评估和保证其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以及光致变色的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同类现有技术存在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率不高、光控变色和复原的速度慢,使用舒适性不高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制作出的智能光控隔热窗膜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①制作第一功能薄膜a.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一光学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第一光学PET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PU(聚氨酯)易接着层;b.然后在第一光学PET薄膜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中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粒径均控制在30-50nm,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重量比控制在2:1-4:1,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500-800nm;c.然后在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智能光控变色涂层中三氧化钨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0-60nm,三氧化钨和苯并吡喃的重量比控制在4:1-2:1,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200-400nm;②制作第二功能薄膜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二光学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底面镀覆一层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③复合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在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或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上涂布复合胶粘层,然后就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与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进行粘合,将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复合成复合功能薄膜;④涂布透明耐磨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底面涂布透明耐磨层,涂布透明耐磨层的主体树脂采用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涂布透明耐磨层干燥后的硬度控制在中华铅笔硬度2-3H;⑤涂布压敏胶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顶面涂布压敏胶层,涂布压敏胶层的胶液采用丙烯酸酯共聚物;⑥复合离型PET薄膜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压敏胶层的顶面复合上厚度在12-36μm的离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至此智能光控隔热窗膜便制作完成。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①制作第一功能薄膜a.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一光学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第一光学PET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PU(聚氨酯)易接着层;b.然后在第一光学PET薄膜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智能光控变色涂层中三氧化钨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0-60nm,三氧化钨和苯并吡喃的重量比在4:1-2:1,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200-400nm;c.然后在智能光控变色涂层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中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粒径均控制在30-50nm,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重量比控制在2:1-4:1,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500-800nm;②制作第二功能薄膜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二光学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或者在第二光学PET薄膜底面镀覆一层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③复合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在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或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上涂布复合胶粘层,然后就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与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进行粘合,将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复合成复合功能薄膜;④涂布透明耐磨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底面涂布透明耐磨层,涂布透明耐磨层的主体树脂采用紫外线固化丙烯酸共聚物,干燥后的硬度控制在中华铅笔硬度2-3H;⑤涂布压敏胶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顶面涂布压敏胶层,涂布压敏胶层的胶液采用丙烯酸酯共聚物;⑥复合离型PET薄膜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压敏胶层的顶面复合上厚度在12-36μm的离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至此智能光控隔热窗膜便制作完成。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可以将其涂布液的固体含量控制在20-35%、其粘度控制在5-10CPS。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可以将其涂布液的固体含量控制在5-10%、其粘度控制在3-5CPS。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光稳定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镀覆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可以将其层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①制作第一功能薄膜a.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一光学PET薄膜,在第一光学PET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PU易接着层;b.然后在第一光学PET薄膜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中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粒径均控制在30‑50nm,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重量比控制在2:1‑4:1,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500‑800nm;c.然后在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智能光控变色涂层中三氧化钨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0‑60nm, 三氧化钨和苯并吡喃的重量比控制在4:1‑2:1,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200‑400nm;②制作第二功能薄膜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二光学PET薄膜,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底面镀覆一层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③复合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在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或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上涂布复合胶粘层,然后就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与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进行粘合,将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复合成复合功能薄膜;④涂布透明耐磨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底面涂布透明耐磨层,涂布透明耐磨层的主体树脂采用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涂布透明耐磨层干燥后的硬度控制在中华铅笔硬度2‑3H;⑤涂布压敏胶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顶面涂布压敏胶层,涂布压敏胶层的胶液采用丙烯酸酯共聚物;⑥复合离型PET薄膜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压敏胶层的顶面复合上厚度在12‑36μm的离型PET薄膜,至此智能光控隔热窗膜便制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①制作第一功能薄膜a.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一光学PET薄膜,在第一光学PET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PU易接着层;b.然后在第一光学PET薄膜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中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粒径均控制在30-50nm,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重量比控制在2:1-4:1,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500-800nm;c.然后在金属氧化物隔热涂层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智能光控变色涂层中三氧化钨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0-60nm,三氧化钨和苯并吡喃的重量比控制在4:1-2:1,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200-400nm;②制作第二功能薄膜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二光学PET薄膜,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成膜过程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第二光学PET薄膜的底面镀覆一层镍铬合金的金属隔热层;③复合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在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或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上涂布复合胶粘层,然后就第一功能薄膜的顶面与第二功能薄膜的底面进行粘合,将第一功能薄膜和第二功能薄膜复合成复合功能薄膜;④涂布透明耐磨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底面涂布透明耐磨层,涂布透明耐磨层的主体树脂采用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涂布透明耐磨层干燥后的硬度控制在中华铅笔硬度2-3H;⑤涂布压敏胶层在复合功能薄膜的顶面涂布压敏胶层,涂布压敏胶层的胶液采用丙烯酸酯共聚物;⑥复合离型PET薄膜在复合功能薄膜的压敏胶层的顶面复合上厚度在12-36μm的离型PET薄膜,至此智能光控隔热窗膜便制作完成。2.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①制作第一功能薄膜a.采用厚度在12-36μm、透光率≥90%、雾度≤0.5%的第一光学PET薄膜,在第一光学PET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PU易接着层;b.然后在第一光学PET薄膜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三氧化钨颗粒和苯并吡喃的智能光控变色涂层,智能光控变色涂层中三氧化钨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0-60nm,三氧化钨和苯并吡喃的重量比在4:1-2:1,智能光控变色涂层干燥后的干厚度控制在200-400nm;c.然后在智能光控变色涂层的顶面涂布一层混合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颗粒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成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万顺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