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机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209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机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冷冻机油使用温度为‑50~150℃,耐高、低温性能优越,与制冷剂R32的相容性能够达到‑30℃,即‑30℃以上能完全互溶,其优良的润滑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
,尤其涉及一种冷冻机油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其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氟里昂、氨、溴化锂、氯甲烷等。但上述传统制冷剂存在着破坏环境,易爆或有毒的缺陷,应用受到一定限制。R32,化学名为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其为不爆炸、无毒、可燃,安全的新型制冷剂。R32的节能、绿色、不伤害臭氧层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现代冷媒的新星之一,R32制冷剂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675,工作压力与R410A基本相当;且在相同制冷量下,R32充注量仅为R22的三分之二左右;目前,与R32相关的设备类产品研究和应用工作已在国内制冷空调领域的不同企业科研院所中展开,并且如格力等空调企业也已经有相关应用。但是由于R32特殊的分子构造,传统的冷冻机油与R32的相容性存在问题,目前为止,没有适用于R32的冷冻机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冻机油及其应用,制备的冷冻机油与制冷剂R32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机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优选的,所述冷冻机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3%~95%;抗氧剂0.3%~1.0%;金属钝化剂0.5%~1%;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3%~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优选的,所述混醚是多个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混醚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式(Ⅱ)所示烯烃化合物和式(Ⅲ)所示烯烃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有机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硫氮型复合物和有机硒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金属钝化剂为苯三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和有机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防锈防腐剂为磺酸盐、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复合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极压抗磨剂为有机氯化物和有机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抗泡剂为硅型抗泡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冷冻机油作为R32制冷剂的冷冻机油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机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冷冻机油使用温度为-50~150℃,耐高、低温性能优越,与制冷剂R32的相容性能够达到-30℃,即-30℃以上能完全互溶,其优良的润滑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机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冷冻机油使用温度为-50~150℃,耐高、低温性能优越,与制冷剂R32的相容性能够达到-30℃,即-30℃以上能完全互溶,其优良的润滑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冻机油包括:混醚,所述混醚优选为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优选为C1~12烷基,更优选为C1~5烷基,所述烷基可以为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优选的,0<n<20,更优选的,0<n<10。优选的,0<m<20,更优选的,0<m<1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混醚是多个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各化合物结构不同。即各化合物的R1、R2、R3、R4不完全相同。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混醚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式(Ⅱ)所示烯烃化合物和式(Ⅲ)所示烯烃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上述R1、R2、R3、R4的范围同上,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聚合反应优选在固体酸催化下进行。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固体酸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固体酸。本专利技术优选为磷钨酸。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醚由甲基-1-丙烯基醚和式(Ⅳ)所示化合物聚合制备得到。其中,R优选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或新戊基。其中,式(Ⅳ)所示化合物表示反应原料的通式,即反应时,可添加1种以上的式(Ⅳ)所示化合物,如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反应原料包括:1-甲基乙烯基乙醚,1-甲基乙烯基丙醚,1-甲基乙烯基正丁醚和1-甲基乙烯基正戊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及甲基-1-丙烯基醚。制备得到的混醚化合物中,包括多种聚合物结构。所述混醚的含量优选为90%~95%,更优选为93%~95%,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90%,93%或9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冻机油还包括: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优选为有机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硫氮型复合物和有机硒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为对苯二酚。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优选为0.3%~2.0%,更优选为0.3%~1.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0.5%、1.5%或2%。金属钝化剂,所述金属钝化剂优选为苯三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和有机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钝化剂为噻二唑多硫化物。所述金属钝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5%~2%,更优选为0.5%~1%。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0.5%、1%或1.9%。防锈防腐剂,所述防锈防腐剂优选为磺酸盐、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复合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锈防腐剂为苯骈三氮唑或石油磺酸钡盐。所述防锈防腐剂的含量优选为0.5%~1.0%,更优选为0.7%~1.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0.5%或1%。极压抗磨剂,所述极压抗磨剂优选为磷酸酯类、有机氯化物和有机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磷酸三甲酚酯。所述极压抗磨剂的含量优选为0.5%~5.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2.8%,4%或5%。抗泡剂,所述抗泡剂优选为硅型抗泡剂,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抗泡剂为氟硅抗泡剂。所述抗泡剂的含量优选为0.1%~0.2%。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0.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机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机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0%~95%;抗氧剂0.3%~2.0%;金属钝化剂0.5%~2%;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0.5%~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混醚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R3、R4独立的选自C1~12烷基;0<n<20;0<m<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混醚93%~95%;抗氧剂0.3%~1.0%;金属钝化剂0.5%~1%;防锈防腐剂0.5%~1.0;极压抗磨剂3%~5.0%;抗泡剂0.1%~0.2%;上述各组分总量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醚是多个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醚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睿熙李健魏文红李春秀赵玉贞田忠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