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263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电源,包括:下壳,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并将所述开口端部分覆盖;分隔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一端,所述上壳、所述分隔板及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电气腔;上盖,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一同将所述开口端覆盖,所述上盖、所述分隔板及其余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接线腔;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中,以将所述接线腔分隔为高压区及低压区,所述高压区与所述低压区之间借助所述隔离件相互隔离。上述LED电源中通过隔离件,将接线腔区分为高压区、低压区,保证区域之间独立不受干扰,提高了LED电源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光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电源
技术介绍
LED电源一般通过金属壳封装,在安装使用时,为满足美国UL安规认证需求,需要在电源模块外部再增加一个金属外壳接线盒对电源输入/输出接线进行防护。这样在实际使用时会增加很多成本,且增加结构设计难度。为了解决成本较高的问题,传统的LED电源采用一个大铁盒将电源模块和输入/输出线全密封起来,然而,这样会使电源模块的使用环境温度升高,电源模块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恶劣,降低了LED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种电源工作环境较好的LED电源。一种LED电源,包括:下壳,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并将所述开口端部分覆盖;分隔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一端,所述上壳、所述分隔板及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电气腔;上盖,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一同将所述开口端覆盖,所述上盖、所述分隔板及其余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接线腔;及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中,以将所述接线腔分隔为高压区、低压区,所述高压区与所述低压区之间借助所述隔离件相互隔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及接线端子,所述电源模块收容于所述电气腔内,所述接线端子收容于所述接线腔内,且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LED电源还包括输入电线、输出电线,所述输入电线设置于所述高压区,所述输出电线设置于所述低压区;所述下壳的部分壳壁向所述接线腔内凸出,以形成凸出的过线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上还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接线腔相连通,所述隔离件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相对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上还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能够通过连接件与LED灯具连接;所述固定孔为圆孔或长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上还设有第一挂孔;所述下壳与所述第一挂孔相对应的部分壳壁向所述接线腔内凸出,以形成与所述第一挂孔相连通的导入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上还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设的螺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下壳外部与所述电气腔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安装支架为“F”字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为“h”字形,以将在所述低压区中分隔出调光区,所述LED电源还包括LED控制电线,所述LED控制电线设置于所述调光区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与所述电气腔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挂钩部,所述挂钩部由所述下壳的部分侧壁翻转形成,进而在所述下壳上形成多个翻转孔,所述LED电源还包括多个垫片,多个所述垫片分别将多个所述翻转孔封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的端面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端面的两侧;所述加强部上还开设有第二挂孔。上述LED电源中,通过下壳、上壳、分隔板及上盖等元件组成相互独立的电气腔及接线腔,以将电源模块等电气部分与输入/输出接线相隔离开,保证电源模块能够在独立的环境中工作,降低了工作环境的温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电源模块的寿命,满足了安规需求。同时,上述LED电源中,通过隔离件,将接线腔区分为高压区及低压区,保证了输入电线及输出电线能够在LED电源中相互独立的工作,保证区域之间独立不受干扰,提高了LED电源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LED电源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LED电源的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LED电源中下壳的具体结构图;图4为图1所示LED电源中上壳和分隔板的结构图;图5为图1所示LED电源中上盖的具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LED电源的爆炸图;图7为图1所示LED电源中下壳的另一角度的具体结构图;图8为图1所示LED电源中另一实施例的下壳的具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LED电源10,用于与LED光源电连接,以驱动LED光源。LED电源10包括下壳100、上壳200、分隔板300、上盖400及隔离件600。请一并参阅图3,下壳100为中空的盒状结构,具有开口端110。下壳100一般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坚固并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请一并参阅图4,上壳200设置于下壳100的开口端110,并将开口端110部分覆盖。分隔板300垂直设置于上壳200的一端,上壳200、分隔板300及部分下壳100共同围成电气腔120。LED电源10还可包括电源模块(图未示),电源模块设置于电气腔120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具体可为连接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板。上壳200及分隔板300均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分隔板300可与上壳200一体成型。下壳10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接地线的电线端子(图未示)。请一并参阅图5,上盖400设置于下壳100的开口端110,上盖400与上壳200一同将开口端110覆盖。上盖400、分隔板300及其余部分下壳100共同围成接线腔140。LED电源10还包括接线端子500。接线端子500收容于接线腔140内,且电源模块与接线端子500电连接。接线端子500与外部的接线相连,以使电源模块通过接线端子500与外部电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隔离件600设置于接线腔140中。隔离件600将接线腔140分隔为高压区142、低压区144。高压区142与低压区144之间借助隔离件600相互隔离,彼此间相互独立。LED电源10还包括输入电线(图未示)、输出电线(图未示)。输入电线为高压电线,其设置于高压区142。输出电线为低压电线,其设置于低压区144。需要指出的是,请一并参阅图6,隔离件600可以为“h”字形,以将在低压区144中分隔出调光区146,具体的,低压区144位于高压区142与调光区146之间。LED电源10还包括LED控制电线(图未示),LED控制电线设置于调光区14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0可为塑胶件。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LED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并将所述开口端部分覆盖;分隔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一端,所述上壳、所述分隔板及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电气腔;上盖,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一同将所述开口端覆盖,所述上盖、所述分隔板及其余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接线腔;及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中,以将所述接线腔分隔为高压区、低压区,所述高压区与所述低压区之间借助所述隔离件相互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并将所述开口端部分覆盖;分隔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一端,所述上壳、所述分隔板及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电气腔;上盖,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一同将所述开口端覆盖,所述上盖、所述分隔板及其余部分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接线腔;及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接线腔中,以将所述接线腔分隔为高压区、低压区,所述高压区与所述低压区之间借助所述隔离件相互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及接线端子,所述电源模块收容于所述电气腔内,所述接线端子收容于所述接线腔内,且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LED电源还包括输入电线、输出电线,所述输入电线设置于所述高压区,所述输出电线设置于所述低压区;所述下壳的部分壳壁向所述接线腔内凸出,以形成凸出的过线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还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接线腔相连通,所述隔离件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相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还设有固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陈志高丁俊褚青松罗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