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15295 阅读:5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正极膜片还包括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为碳酸锂;电解液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式如下:其中,3、5、6、7、8、1′、2′、3′、4′以及5′位上的H各自独立地被酚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羧基、氨基、芳香基或卤素取代的上述官能团所取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有效解决了在高温条件下正极极片中的碳酸锂发生副反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问题,同时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耐过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当锂离子电池满充后继续充电出现过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都会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副反应。在正极处,电位升高极易氧化电解液中的非水有机溶剂,而由于过充电引起的非水有机溶剂氧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远远高于正常充放电情况下非水有机溶剂发生氧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在负极处,锂离子的嵌入反应会持续进行,导致锂离子容易在负极表面发生沉积反应。这些异常反应都会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迅速恶化,更加严重时会发生热量的大面积扩散、电池内部短路等问题,增加锂离子电池起火爆炸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过充电带来的种种问题,目前本领域内通常的做法是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膜片中添加少量碳酸锂。当锂离子电池发生过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当电压高于4.7V时碳酸锂就会与锂离子电池中的质子氢发生反应,迅速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随之电池内部气压急剧上升将锂离子电池的外壳破坏,冲开安全阀,切断充电电流,避免锂离子电池发生起火爆炸等热失效行为。专利技术人通过反复实验发现,碳酸锂的加入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产气作用,但当锂离子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正极活性材料释氧及电解液的氧化产物又与碳酸锂发生反应,加速锂离子电池自身放热,最终导致锂离子电池发生起火爆炸等热失效行为,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有效解决了在高温条件下正极极片中的碳酸锂发生副反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问题,同时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耐过充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负极膜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有机溶剂。正极膜片还包括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为碳酸锂;电解液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式如下:其中,3、5、6、7、8、1′、2′、3′、4′以及5′位上的H各自独立地被酚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羧基、氨基、芳香基或卤素取代的上述官能团所取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添加剂碳酸锂的加入使得锂离子电池在过充条件下可以大量产气,将锂离子电池的外壳破坏,冲开安全阀,切断充电电流,从而保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耐过充性能。同时,电解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吸收在高温条件下正极活性材料释氧脱出的氧自由基,阻止氧自由基对电解液的氧化等一系列副反应,降低氧自由基与电解液的氧化反应的副产物与碳酸锂发生反应产生的放热量,有效解决了在高温条件下正极极片中的碳酸锂发生副反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问题,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对比例1-3的热箱测试结果,为了清楚起见,25℃至110℃的测试结果未示出;图2示出黄酮类化合物与氧自由基吸收反应机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实施例、对比例及测试过程以及测试结果。首先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负极膜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有机溶剂。正极膜片还包括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为碳酸锂;电解液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式如下:其中,3、5、6、7、8、1′、2′、3′、4′以及5′位上的H各自独立地被酚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羧基、氨基、芳香基或卤素取代的上述官能团所取代。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黄酮类化合物可选自槲皮素、芦丁、川陈皮素以及山奈酚中的一种,但不限于此,只要具有上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式结构即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碳酸锂的加入量可为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的0.5%~5%。碳酸锂的加入量过高,相应地,正极活性材料在正极膜片中的质量百分比相对减少,则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会降低,且对热箱恶化严重,热失效温度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耐过充性能变差;碳酸锂的加入量过低,产气量太少不足以冲开安全阀,切断充电电流,进而无法保证锂离子电池的耐过充性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加入量可为电解液的质量百分比的0.002%~0.1%。黄酮类化合物的加入量过低,则其对氧自由基的吸收较弱,不足以弥补碳酸锂发生副反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问题;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量较大,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较小,若加入量过多,则其在电解液中不能完全溶解,进而过多的黄酮类化合物会造成锂离子电池注液困难。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活性材料可选自LiCoO2、LiMn2O4、LiNi1/3Co1/3Mn1/3以及Li(CoxNiyMn1-x-y)O2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0.3≤x≤0.8,0.1≤y≤0.4,0.6≤x+y≤0.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活性材料可选自石墨和/或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锂盐可选自LiTFSI、LiFSI、LiN(CxF2x+1SO2)(CyF2y+1SO2)、LiPF6、LiBF4、LiBOB、LiAsF6、LiCF3SO3以及LiClO4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x、y为自然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锂盐的浓度可为0.8M~1.5M。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非水有机溶剂可选自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以及碳酸甲乙酯(EMC)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中,隔离膜可选自聚烯烃膜以及聚烯烃/陶瓷涂层复合膜中的一种或几种。接下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实施例1(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锂镍钴锰LiNi1/3Co1/3Mn1/3、正极添加剂碳酸锂、导电剂SuperP以及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5.06:1.94:1.4:1.6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匀制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并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然后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后,再在85℃的真空条件下烘干4h,焊接极耳,完成正极极片的制备。(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负极活性材料石墨、导电剂SuperP、增稠剂CMC以及粘结剂SBR按质量比97:1:1:1与溶剂去离子水混匀制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在85℃下烘干后进行冷压,然后进行切边、裁片、分条后,再在110℃真空条件下烘干4h,焊接极耳,完成负极极片的制备。(3)电解液的制备:电解液以浓度为1mol/L的LiPF6为锂盐,以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物为非水有机溶剂,EC、EMC、DMC的质量比为30:50:20。此外,电解液中还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负极膜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有机溶剂;其特征在于,正极膜片还包括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为碳酸锂;电解液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式如下:其中,3、5、6、7、8、1′、2′、3′、4′以及5′位上的H各自独立地被酚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羧基、氨基、芳香基或卤素取代的上述官能团所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负极膜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有机溶剂;其特征在于,正极膜片还包括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为碳酸锂;电解液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式如下:其中,3、5、6、7、8、1′、2′、3′、4′以及5′位上的H各自独立地被酚羟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羧基、氨基、芳香基或卤素取代的上述官能团所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黄酮类化合物选自槲皮素、芦丁、川陈皮素以及山奈酚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碳酸锂的加入量为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的0.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加入量为电解液的质量百分比的0.002%~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寒雪蒋玉雄张明付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