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生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4166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挤压装置,挤压装置的挤压杆上设置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线上;2个挤压凸模之间设置有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包括中间设置的直管部,以及直管部两端设置的挤压凹模;直管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管坯的通孔;所述挤压凹模与所述挤压凸模相对设置,用于对管坯两端挤压成型。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成的水泥泵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高;无需再用焊接材料,节省了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水泥泵管也称作砼泵管,水泥泵管是随着混凝土输送泵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配件产品,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把从前需要用人工或吊车一桶桶或一斗斗的作业方式改为了快速的将混凝土输送到需要浇注的地方,使施工效率提高了近百倍。泵管的管头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管接头,泵管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管卡来连接的,而现有的管头与泵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的形式,焊接的形式在制造的过程中误差相对较大,生产效率低,且成型后的产品不美观,甚至存在开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及其设备,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挤压装置,挤压装置的挤压杆上设置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线上;2个挤压凸模之间设置有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包括中间设置的直管部,以及直管部两端设置的挤压凹模;直管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管坯的通孔;所述挤压凹模与所述挤压凸模相对设置,用于对管坯两端挤压成型。进一步,所述直管部的内径比管坯外径大5-10mm。进一步,所述挤压凹模内部通孔在靠近所述直管部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的卡固环,所述卡固环的内径与所述管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通孔在卡环的外侧设置有管头成型模腔。进一步,所述卡固环的厚度为30-50mm。进一步,所述锁紧模具的长度大于管坯的长度,直管部的长度小于管坯的长度,管坯放置在锁紧模具中,管坯的两端伸出直管部后伸入管头成型模腔内。进一步,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滑动的挤压杆,支架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挤压杆伸出距离的限位机构。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为限位开关。进一步,所述挤压凸模包括自顶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的引导段、初级挤压段、中级挤压段、成型段和端部顶靠段;所述引导段的外径小于管坯的内径;所述成型段的外径与成型后的管坯内径相同;端部顶靠段的外侧端面顶靠在管坯的端面上。进一步,所述挤压凸模上在所述成型段后还设置有限位段,限位段的外径大于所述挤压凹模的通孔内径。进一步,所述初级挤压段的锥度为1∶5~8。进一步,所述初级挤压段的锥角为4-6°。进一步,所述中级挤压段的锥度为1∶14~55。进一步,所述中级挤压段的锥角为0.5-2°。进一步,所述挤压凸模和挤压凹模合模后,挤压凸模的中级挤压段越过管头成型模腔伸入所述直管部内。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其步骤包括:步骤1:用中频加热炉中对管坯的两端进行加热,加热的区域为管头的长度范围;将管坯的两端加热到1200℃-1250℃,加热的时间为8-12秒;步骤2:将步骤1中加热好的管坯放置在所述锁紧模具中,压紧,同时启动两端挤压装置,对管坯两端的管头进行挤压成型;挤压凸模和挤压凹模合模后,挤压凸模的中级挤压段越过管头成型模腔伸入直管部内。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挤压时间为6-10s。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水泥泵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高,耐磨性好;无需再用焊接材料,节省了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工艺,可以节省20%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成型后的泵管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成型设备在坯管放置放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成型设备在管坯压制成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挤压装置8,挤压装置8的挤压杆上设置有挤压凸模4;挤压凸模4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线上;2个挤压凸模4之间设置有锁紧模具3;锁紧模具3包括中间设置的直管部5,以及直管部5两端设置的挤压凹模6;直管部5中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管坯1的通孔;挤压凹模6与挤压凸模4相对设置,用于对管坯1两端挤压成型。直管部5的内径比管坯1外径大5-10mm。挤压凹模6内部通孔在靠近直管部5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的卡固环6a,卡固环6a的内径与管坯1的外径相适配,通孔在卡环的外侧设置有管头成型模腔6b。锁紧模具3的长度大于管坯1的长度,直管部5的长度小于管坯1的长度,管坯1放置在锁紧模具3中,管坯1的两端伸出直管部5后伸入管头成型模腔6b内。挤压装置8包括支架8a,支架8a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滑动的挤压杆,支架8a设置有用于限制挤压杆伸出距离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为限位开关。挤压凸模4包括自顶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的引导段、初级挤压段、中级挤压段、成型段和端部顶靠段;引导段的外径小于管坯1的内径;成型段的外径与成型后的管坯1内径相同;端部顶靠段的外侧端面顶靠在管坯1的端面上;挤压凸模4上在成型段后还设置有限位段,限位段的外径大于挤压凹模6的通孔内径;初级挤压段的锥度为1∶5~8。中级挤压段的锥度为1∶14~55;挤压凸模4和挤压凹模6合模后,挤压凸模4的中级挤压段越过管头成型模腔6b伸入直管部5内。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其步骤包括:步骤1:用中频加热炉中对管坯1的两端进行加热,加热的区域为管头2的长度范围;将管坯1的两端加热到1200℃-1250℃,加热的时间为8-12秒;步骤2:将步骤1中加热好的管坯1放置在锁紧模具3中,压紧,同时启动两端挤压装置8,对管坯1两端的管头2进行挤压成型,其中,挤压时间为6-10s,挤压凸模4和挤压凹模6合模后,挤压凸模4的中级挤压段越过管头成型模腔6b伸入直管部5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挤压装置,挤压装置的挤压杆上设置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线上;2个挤压凸模之间设置有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包括中间设置的直管部,以及直管部两端设置的挤压凹模;直管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管坯的通孔;所述挤压凹模与所述挤压凸模相对设置,用于对管坯两端挤压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对设置的2个挤压装置,挤压装置的挤压杆上设置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线上;2个挤压凸模之间设置有锁紧模具;所述锁紧模具包括中间设置的直管部,以及直管部两端设置的挤压凹模;直管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管坯的通孔;所述挤压凹模与所述挤压凸模相对设置,用于对管坯两端挤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部的内径比管坯外径大5-1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凹模内部通孔在靠近所述直管部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的卡固环,所述卡固环的内径与所述管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通孔在卡环的外侧设置有管头成型模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模具的长度大于管坯的长度,直管部的长度小于管坯的长度,管坯放置在锁紧模具中,管坯的两端伸出直管部后伸入管头成型模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滑动的挤压杆,支架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挤压杆伸出距离的限位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泵管的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