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685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缆芯、成缆绕包层、第一承载加强层和外护套层;缆芯由功能导线和多条控制总线成缆而成,缆芯的间隙、以及缆芯和成缆绕包层之间均设有填充材料;功能导线包括有两条主电源线和一条中性线,主电源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一通电导体、第一隔离层和第一绝缘层,中性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二通电导体、第二隔离层和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柔软、抗刮磨、耐油、耐酸碱、耐老化、低烟无卤阻燃、移动方便等特点,而且耐大电流过载、抗电磁波干扰、数据信号控制稳定准确。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现代新能源充电基站与新能源车辆充电连接的配套必选。

Cable for charging connection of new energy base station and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se for new energy and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ion cable, which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comprises a cable core, a cable wrapping layer, the first bearing reinforcing layer and an outer sheath layer; cable core by functional leads and a plurality of control bus cable and cable core. The gap, and the cable core and the cable between the wrapping layer are provided with filling materials; there are two main functions including wire power line and a neutral line, the main power lin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 turn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ical conductor,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the neutral lin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cluding second electricity conductor, second isolation layer and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soft, anti scraping, oil resistance, acid and alkali resistance, aging resistance, low smoke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easy to move, and high current overload, ant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table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data signals.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modern new energy and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charging connection facilities requi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因原材料燃料油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如存储量有限等),并且其使用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环保危害,亟待世人更新换代,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绿色环保行动”旋风。我国为顺应该行动,积极推行“十三五”发展规划,号召加大新能源配套产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因此,各大电气及供电网输送行业在新能源配套项目的投入在逐渐加大,以用于新能源产业配套的开发,从而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的新技术由开发变成了现实,给环保行业带来空前巨大的革命。基于上述情况,在我国,用于新能源充电基站到新能源电动车辆之间的连接的综合配套电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于综合配套电缆主要是以传输电能来实现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车辆之间的工作连接,因此对综合配套电缆的导体和绝缘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其同时具有柔软、耐磨、耐油、耐酸碱、抗压、抗老化、移动灵活等使用特性。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传统连接电缆中的导体、绝缘材料等采用的是普通材料,其物理、机械性能远达不到新能源综合配套的技术要求。若将其作为新能源充电基站到新能源电动车辆之间的配套电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频繁拖拽移动、车辆压损、摩擦、易老化、受压等特殊工况因素,极易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技术综合配套的标准作为依据,也没有一项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以用于制备满足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车辆配套连接要求的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该电缆不仅具有柔软、抗刮磨、耐油、耐酸碱、耐老化、低烟无卤阻燃、移动方便等特点,而且其耐大电流过载、抗电磁波干扰、数据信号控制稳定又准确。此外,该电缆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成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缆芯、成缆绕包层、第一承载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缆芯由功能导线和多条控制总线成缆而成,所述缆芯的间隙、以及所述缆芯和所述成缆绕包层之间均设有填充材料;所述功能导线包括有两条主电源线和一条中性线,所述主电源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一通电导体、第一隔离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中性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二通电导体、第二隔离层和第二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总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仪表支线和信号支线、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仪表支线和所述信号支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外屏蔽层、以及编织于所述外屏蔽层外围的第二承载加强层。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支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仪表线和仪表数据线、以及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仪表线和所述仪表数据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第一内屏蔽层,所述仪表线包括有第一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一线芯的第三绝缘层,所述仪表数据线包括有第二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二线芯的第四绝缘层;所述信号支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信号线和信号控制线、以及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信号线和所述信号控制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第二内屏蔽层,所述信号线包括有第三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三线芯的第五绝缘层,所述信号控制线包括有第四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四线芯的第六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总线共有两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电导体由第五类镀锡软铜导体束绞而成,所述第二通电导体由第五类镀锡软铜导体束绞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层由聚酯膜隔离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绝缘层由符合德国莱茵TUV环保标准的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绝缘层挤包在所述第一隔离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隔离层由聚酯膜隔离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绝缘层由符合德国莱茵TUV环保标准的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绝缘层挤包在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材料为聚丙物网状抗撕裂膜。进一步的,所述成缆绕包层由聚酯膜材料构成,所述成缆绕包层重叠绕包在所述缆芯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加强层由尼龙绳材料构成,所述第一承载加强层编织缠绕在所述成缆绕包层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层由柔性辐照交联弹性体高分子低烟无卤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制成,所述外护套层挤包在所述第一承载加强层的外表面上。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根据新能源配套技术要求,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特殊设计,即在用于传输电能的通电导体的外部设置了隔离层、绝缘层、承载加强层以及总护套层等多重绝缘、物理及机械保护,并在通电导体的外围添加了柔软的填充物,使得该电缆具有柔软、抗刮磨、耐油、耐酸碱、耐老化、低烟无卤阻燃、移动方便等优异特点,大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符合国家新能源配套产业政策,真正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之目的。其次,对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控制总线以实现监控信号传输,从而使得该电缆具备耐大电流过载、抗电磁波干扰、数据信号控制稳定且准确等优异特性。再者,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结构比较简单,制备工艺成熟,可以有效节省制造成本,并且制备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缆在电力智能系统中可以实现电能输送、信号反馈、充电监控、仪表显示及安全预警等多项功能,因此,本技术在新能源建设配套
方面具有非常宽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的控制总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缆芯;11、功能导线;111、主电源线;1111、第一通电导体;1112、第一隔离层;1113、第一绝缘层;112、中性线;1121、第二通电导体;1122、第二隔离层;1123、第二绝缘层;12、控制总线;121、仪表支线;1211、仪表线;12111、第一线芯;12112、第三绝缘层;1212、仪表数据线;12121、第二线芯;12122、第四绝缘层;1213、第一内屏蔽层;122、信号支线;1221、信号线;12211、第三线芯;12212、第五绝缘层;1222、信号控制线;12221、第四线芯;12222、第六绝缘层;1223、第二内屏蔽层;123、外屏蔽层;124、第二承载加强层;2、成缆绕包层;3、第一承载加强层;4、外护套层;5、填充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
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如图1~2所示,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缆芯1、成缆绕包层2、第一承载加强层3和外护套层4;缆芯1由功能导线11和两条控制总线12成缆而成,缆芯1的间隙、以及缆芯1和成缆绕包层2之间均设有填充材料5;功能导线11包括有两条主电源线111和一条中性线112,主电源线111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一通电导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缆芯、成缆绕包层、第一承载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缆芯由功能导线和多条控制总线成缆而成,所述缆芯的间隙、以及所述缆芯和所述成缆绕包层之间均设有填充材料;所述功能导线包括有两条主电源线和一条中性线,所述主电源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一通电导体、第一隔离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中性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二通电导体、第二隔离层和第二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缆芯、成缆绕包层、第一承载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所述缆芯由功能导线和多条控制总线成缆而成,所述缆芯的间隙、以及所述缆芯和所述成缆绕包层之间均设有填充材料;所述功能导线包括有两条主电源线和一条中性线,所述主电源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一通电导体、第一隔离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中性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第二通电导体、第二隔离层和第二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仪表支线和信号支线、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仪表支线和所述信号支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外屏蔽层、以及编织于所述外屏蔽层外围的第二承载加强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基站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连接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支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仪表线和仪表数据线、以及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仪表线和所述仪表数据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第一内屏蔽层,所述仪表线包括有第一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一线芯的第三绝缘层,所述仪表数据线包括有第二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二线芯的第四绝缘层;所述信号支线包括有组对成一整体的信号线和信号控制线、以及由金属编织于所述信号线和所述信号控制线组对成的整体的外围的第二内屏蔽层,所述信号线包括有第三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三线芯的第五绝缘层,所述信号控制线包括有第四线芯和挤包于所述第四线芯的第六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权赵燕许坡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电器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