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总成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9523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板总成及电子装置,该面板总成包括透明盖体、显示模块、装饰层及菲涅尔透镜结构。透明盖体具有下表面。显示模块设置于下表面的下方。装饰层设置于下表面。菲涅尔透镜结构位于显示模块的上方。此外,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框架、壳体及上述的面板总成,而壳体及面板总成安装至框架。利用菲涅尔透镜结构来改变来自显示模块的影像光线的方向,以在视觉上放大显示模块所产生的影像或使得显示模块所显示影像的可视角范围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总成,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面板总成及使用此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多元化的功能以及薄型化的设计,例如智能型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在消费者当中非常流行。这类型的电子装置通常配备有具有触控功能的面板总成。面板总成包括透明盖体、触控模块及显示模块。透明盖体的下表面周围以涂布有色油墨(例如黑色油墨)的方式形成装饰层,以遮挡触控模块的外围线路或其他需隐藏的零件。为了遮挡触控模块的外围线路,装饰层在透明盖体的下表面相对两侧所构成的框边(border)必须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总成,可在视觉上窄化或隐藏配置在透明盖体的装饰层所构成的框边。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面板总成包括透明盖体、显示模块、装饰层及菲涅尔透镜结构。透明盖体具有下表面。显示模块设置于下表面的下方。装饰层设置于下表面。菲涅尔透镜结构位于显示模块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框架、壳体及上述的面板总成,而壳体及面板总成安装至框架。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菲涅尔透镜结构来改变来自显示模块的影像光线的方向,以在视觉上放大显示模块所产生的影像或使得显示模块所显示影像的可视角范围减少。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A及图2B分别是图1A的菲涅尔透镜结构放大显示模块的影像前后的示意图;图2C及图2D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另二实施例的透明盖体的下表面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面板总成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符号说明50:电子装置52:框架54:壳体100:面板总成110:透明盖体112:下表面112a:中央区112b:周边区120:显示模块130:装饰层140:触控模块140a:透明线路区140b:非透明线路区151、152:菲涅尔透镜结构160:透明胶层170:薄膜L:影像光线LS:长边SS:短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框架52、壳体54及面板总成100。壳体54及面板总成100均安装至框架52。面板总成100包括透明盖体110、显示模块120及装饰层130。透明盖体110具有下表面112。显示模块120设置于下表面112的下方。装饰层130设置于下表面112。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具有中央区112a及环绕中央区112a的周边区112b。装饰层130设置于下表面112的周边区112b,以遮挡触控模块140的外围线路。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触控输入的面板总成100还可包括触控模块140。触控模块140设置于透明盖体110与显示模块120之间。触控模块140具有透明线路区140a与非透明线路区140b。周边区112b大致上对应于触控模块140的非透明线路区140b,且装饰层130覆盖于非透明线路区140b。触控模块140可为外挂式触控模块,即触控模块140与显示模块120分开制作后再组装在一起。或者,触控模块140可为内嵌式触控模块(包含on-cell或in-cell种类),即在制作显示模块120的过程中一并制作触控模块140,使得触控模块140与显示模块120为一体成型。面板总成100还包括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其配置在中央区112a与周边区112b的交界,用以改变来自显示模块120的影像光线L的方向。特别地,菲涅尔透镜结构151的周围转折影像光线L的效果较佳。这里所述的菲涅耳透镜是一种改良的透镜,其通过将传统球面透镜划分出为一系列理论上无数多个同心圆纹路,以达到与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薄化透镜厚度而节省了材料的用量。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结构151为发散透镜。同时,可在视觉上放大显示模块120所产生的影像,如图2A及图2B所示的斜线部分。因此,可在视觉上窄化或隐藏配置在周边区112b的装饰层130。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结构151的配置对应于中央区112a的全部。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可仅配置在中央区112a与周边区112b的交界,而不配置在中央区112a的其他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可形成于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换句话说,在制作透明盖体110的过程中,将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直接形成凹凸结构,以构成菲涅尔透镜结构151。此外,面板总成100还可包括透明胶层160,其覆盖菲涅尔透镜结构151,以弭平菲涅尔透镜结构151,而装饰层130设置于透明胶层16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B及图2C所示,中央区112a呈矩形而具有一对长边LS及一对短边SS,菲涅尔透镜结构151仅沿着这对长边LS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B及图2D所示,菲涅尔透镜结构151沿着这对长边LS及这对短边SS配置,且菲涅尔透镜结构151配置在这对长边LS的部分的曲率大于菲涅尔透镜结构151配置在这对短边SS的部分的曲率,使得长边LS的折射效果较强,且短边SS的折射效果较弱,因而具有类似目前的2.5D曲面荧幕的视觉效果。请参考图3A,不同于图1的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形成于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图3A的面板总成100还可包括薄膜170,而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形成于薄膜160的下表面。薄膜170在独立制作后设置于透明盖体110与显示模块120之间,且位于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及装饰层130下。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菲涅尔透镜结构151可形成于薄膜160的上表面,而装饰层130设置在薄膜170的下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C所示,形成有菲涅尔透镜结构151的薄膜160也可以设置在触控模块140与显示模块120之间。请参考图4,不同于图1的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1是发散透镜,图4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2是会聚透镜,故可在视觉上使得显示模块120所显示影像的可视角范围减少,因而有防窥的功效。请参考图5A,不同于图4的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2直接形成在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图5A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2可为薄膜,其在
独立制作后配置在透明盖体110的下表面112及装饰层130下。此外,请参考图5B,不同于图5A的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2是配置在透明盖体110与触控模块140之间,图5A的菲涅尔透镜结构152也可配置在触控模块140与显示模块140之间。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菲涅尔透镜结构改变来自显示模块的影像光线的方向。当菲涅尔透镜结构采用发散透镜时,可在视觉上放大显示模块所产生的影像,同时在视觉上窄化或隐藏配置在周边区的装饰层。当菲涅尔透镜结构采用会聚透镜时,使得显示模块所显示影像的可视角范围减少,因而有防窥的功效。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总成包括:透明盖体,具有下表面;显示模块,设置于该下表面的下方;装饰层,设置于该下表面;以及菲涅尔透镜结构,位于该显示模块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3 US 14/621,4081.一种面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总成包括:透明盖体,具有下表面;显示模块,设置于该下表面的下方;装饰层,设置于该下表面;以及菲涅尔透镜结构,位于该显示模块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下表面具有中央区及该中央区之外的周边区,且该装饰层设置于该下表面的该周边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菲涅尔透镜结构配置对应于至少该中央区与该周边区的交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中央区呈矩形而具有一对长边及一对短边,且该菲涅尔透镜结构沿着该对长边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中央区呈矩形而具有一对长边及一对短边,该菲涅尔透镜结构沿着该对长边及该对短边配置,且该菲涅尔透镜结构配置在该对长边的部分的曲率大于该菲涅尔透镜结构配置在该对短边的部分的曲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还包括:触控模块,设置于该透明盖体与该显示模块之间,其中该触控模块具有透明线路区与非透明线路区。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菲涅尔透镜结构配置对应于该中央区的全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菲涅尔透镜结构形成于该透明盖体的该下表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还包括:薄膜,其中该菲涅尔透镜结构形成于该薄膜,且该薄膜设置于该透明盖体与该显示模块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还包括:透明胶层,覆盖该菲涅尔透镜结构,其中该装饰层设置于该下表面。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总成,其中该菲涅尔透镜结构为发散透镜或会聚透镜。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伯勤简士博廖宇靖庄益诚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