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6329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段相邻两片预制T梁的相邻端头之间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能将负弯矩钢绞线穿入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的夹线及穿设系统。该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易、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该电动穿束装置不仅简单易操作,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还便于施工质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T梁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
技术介绍
承重结构由配筋混凝土的上翼缘和梁肋结合而成的梁式桥称为T形梁桥,因主梁的截面形状如英文字母T而得名。T梁截面受压区利用耐压的混凝土做成翼缘板并兼作桥面;受拉区用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承受拉力。预应力混凝土T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为了提高T梁构件的刚度,增加构建的耐久性,需要对T梁进行负弯矩施工(参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梁的负弯矩位于T梁的梁端位置,为了消除负弯矩对T梁的不良影响,需要在连续段相邻两片T梁的相邻梁端之间设置负弯矩预应力。预制T梁负弯矩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后张法施工是指先制作T梁构件(浇筑混凝土),并在T梁体内按照预应力筋(即负弯矩钢绞线)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预制T梁预埋管道),待T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相邻的两片T梁预留的孔道(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负弯矩钢绞线)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负弯矩钢绞线)锚固在T梁的端部,依靠T梁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负弯矩钢绞线)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预留的孔道(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负弯矩钢绞线)与混凝土T梁形成整体。由于后张法施工时张拉槽口(即预制T梁预埋管道的入口)一般位于T梁的翼缘板下方,因此,在负弯矩施工中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的穿束经常成为困扰施工人员的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中,预制T梁负弯矩预应力施工通常采用提前预埋管道之后穿束张拉的施工工艺,穿束过程没有先进的设备,只能靠人工逐根穿束,T梁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常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施工空间狭小,操作不易:常规方法为在T梁翼缘板下方安装挂篮,工人以挂篮为施工平台从张拉一端(一片预制T梁的梁端)将钢绞线穿向另一端(与前述一片预制T梁的梁端相邻的另一片预制T梁的梁端)。施工空间狭小,操作不易,施工进度慢。(2)安全隐患大:桥下挂篮施工属于高空作业,且挂篮不易固定,稳定性差,工人在挂篮内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3)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由于常规方法完全采用人工穿束,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场地狭小,操作不易,一系列阻力导致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占用人工多、时间长、成本高,且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又无法加快施工进度。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易、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该电动穿束装置不仅简单易操作,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还便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所述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段相邻两片预制T梁的相邻端头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能将负弯矩钢绞线穿入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的夹线及穿设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横向平移导轨,两个所述横向平移导轨分别通过两端设置的固定钳平行地固定于两片所述预制T梁相邻端头的翼缘板上,两个所述横向平移导轨之间设置有能沿所述横向平移导轨滑动的纵向承重支架,所述纵向承重支架上设置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承重支架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移动把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至少由一顶板和两个侧板固定构成;所述安装框架的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承重支架上,所述安装框架的第一侧板的外侧固定有为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提供穿束动力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设通过所述第一侧板进入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主驱动齿轮,所述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主驱动齿轮啮合的下排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还包括能上下移动且能与所述下排齿轮组啮合的上排齿轮组,所述安装框架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能与所述下排齿轮组同步转动的下排滚轮组,位于所述下排滚轮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上排齿轮组同步运动的上排滚轮组,所述上排滚轮组与所述下排滚轮组之间形成所述负弯矩钢绞线的穿束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排齿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驱动齿轮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主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下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所述下排滚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一下连接轴上的第一下排滚轮,所述第一下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夹线环槽,所述下排滚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下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二下连接轴上的第二下排滚轮,所述第二下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夹线环槽;所述第一下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下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下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下连接轴的另一端能转动地穿设通过所述第二侧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排齿轮组包括能与所述第一下排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上排齿轮和能与所述第二下排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上排齿轮,所述上排滚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一上连接轴上的第一上排滚轮,所述第一上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夹线环槽,所述上排滚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上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二上连接轴上的第二上排滚轮,所述第二上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四夹线环槽,所述第一上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上连接轴均能转动且能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上排滚轮位于所述第一下排滚轮的上方,所述第二上排滚轮位于所述第二下排滚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线环槽与所述第三夹线环槽之间、所述第二夹线环槽与所述第四夹线环槽之间形成所述穿束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排齿轮组和所述上排滚轮组设置于一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升降支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内部竖直安装的竖向位移调节杆,所述竖向位移调节杆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竖向位移调节杆的底部固定于一连接横板上;所述连接横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连接立板上,所述连接横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二连接立板上,所述第一上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上连接轴的一端分别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立板上,所述第一上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上连接轴的另一端分别能转动地穿设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立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位移调节杆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且上部穿设通过所述顶板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顶板上方的一端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横板上,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连接横板之间套设有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且允许所述连接横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且允许所述第一上连接轴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设且允许所述第二上连接轴上下移动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且允许所述连接横板上下移动的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段相邻两片预制T梁的相邻端头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能将负弯矩钢绞线穿入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的夹线及穿设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包括设置于连续段相邻两片预制T梁的相邻端头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能将负弯矩钢绞线穿入预制T梁预埋管道中的夹线及穿设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横向平移导轨,两个所述横向平移导轨分别通过两端设置的固定钳平行地固定于两片所述预制T梁相邻端头的翼缘板上,两个所述横向平移导轨之间设置有能沿所述横向平移导轨滑动的纵向承重支架,所述纵向承重支架上设置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承重支架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移动把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至少由一顶板和两个侧板固定构成;所述安装框架的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承重支架上,所述安装框架的第一侧板的外侧固定有为所述夹线及穿设系统提供穿束动力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设通过所述第一侧板进入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主驱动齿轮,所述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主驱动齿轮啮合的下排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还包括能上下移动且能与所述下排齿轮组啮合的上排齿轮组,所述安装框架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能与所述下排齿轮组同步转动的下排滚轮组,位于所述下排滚轮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上排齿轮组同步运动的上排滚轮组,所述上排滚轮组与所述下排滚轮组之间形成所述负弯矩钢绞线的穿束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齿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驱动齿轮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主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下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所述下排滚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一下连接轴上的第一下排滚轮,所述第一下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夹线环槽,所述下排滚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下排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二下连接轴上的第二下排滚轮,所述第二下排滚轮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夹线环槽;所述第一下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下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下连接轴和所述第二下连接轴的另一端能转动地穿设通过所述第二侧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