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斜拉桥混合梁的钢-混凝土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179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7:34
适用于斜拉桥混合梁的钢-混凝土连接构造,以实现混合梁钢主梁、与混凝土主梁之间刚度的平顺过渡,确保连接过渡接头的安全可靠。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矩形混凝土主梁的连接过渡接头。连接过渡接头由钢梁过渡段、钢混结合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构成的连续构造。钢梁过渡段与工字钢主梁焊接,钢混结合段与钢梁过渡段焊接的钢箱,钢箱内部设置焊钉连接件使钢箱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尾端设置承压钢板。钢混结合段与混凝土梁过渡段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与矩形混凝土主梁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的纵向预应力钢束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锚固在承压钢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土木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斜拉桥混合梁主梁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些建筑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由于需要传递的荷载十分巨大,其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往往成为技术难点。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是桥梁关键构造,其结构的静力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目前混合梁主梁钢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构造形式中,有采用承压方式直接传递荷载的,但存在刚度过渡不平顺且不太适合接合面可能受拉的状况;有采用焊钉连接件、开孔板连接件等剪力连接件以传剪方式来传递荷载的,存在应力分布不太均匀的状况。当钢主梁采用工字型断面,混凝土主梁采用矩形断面,两种主梁形式通过钢一混凝土混合接头的设计进行过渡,如何保证该部位主梁内力传递可靠、刚度匀顺过渡、混凝土与钢梁结合密实是设计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实现混合梁钢主梁、与混凝土主梁之间刚度的平顺过渡,确保连接过渡接头的安全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矩形混凝土主梁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过渡接头由钢梁过渡段、钢混结合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构成的连续构造;钢梁过渡段与工字钢主梁焊接,钢混结合段与钢梁过渡段焊接的钢箱,钢箱内部设置焊钉连接件使钢箱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尾端设置承压钢板;钢混结合段与混凝土梁过渡段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与矩形混凝土主梁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的纵向预应力钢束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锚固在承压钢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梁过渡段、钢混结合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形成的连接过渡接头,实现了工字钢主梁、矩形混凝土主梁两种主梁型式刚度的平顺过渡;除工字钢主梁顶底板及腹板通过封头端板直接以承压方式传递荷载至矩形混凝土主梁结构外,还通过过焊钉连接件、开孔板连接件及孔内钢筋以传剪方式来传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荷载,使连接构造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加上预应力钢束的预压作用,始终保证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接合面处于受压状态,增加了钢与混凝土连接构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和对应的标记:工字钢主梁10、矩形混凝土主梁20、纵向预应力钢束21、钢梁过渡段L1、顶底板31、腹板32、钢混结合段L2、承压钢板41、钢箱42、混凝土梁过渡段L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10、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连接过渡接头。所述连接过渡接头包括由钢梁过渡段L1、钢混结合段L2和混凝土梁过渡段L3构成的连续构造,可实现工字钢主梁10、矩形混凝土主梁20两种主梁型式刚度的平顺过渡。钢梁过渡段LI与工字钢主梁10焊接,钢混结合段L2与钢梁过渡段LI焊接的钢箱42,钢箱42内部焊钉连接件使钢箱42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42尾端设置承压钢板41。钢混结合段L2与混凝土梁过渡段L3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41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L3与矩形混凝土主梁20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20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纵向预应力钢束21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L3锚固在承压钢板41上,通过预应力钢束21的预压作用,始终保证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接合面处于受压状态,增加、了钢与混凝土连接构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钢梁过渡段LI包括顶底板31和腹板(32),顶底板31由工字钢主梁10端头至钢箱42渐变加宽,腹板32位于顶底板31的横向两侧,即由工字钢主梁10的单腹板过度到双腹板。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主权项】1.,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10)、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过渡接头由钢梁过渡段(LI)、钢混结合段(L2)和混凝土梁过渡段(L3)构成的连续构造;钢梁过渡段(LI)与工字钢主梁(10)焊接,钢混结合段(L2)与钢梁过渡段(LI)焊接的钢箱(42),钢箱(42)内部焊钉连接件使钢箱(42)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42)尾端设置承压钢板(41);钢混结合段(L2)与混凝土梁过渡段(L3)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41)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L3)与矩形混凝土主梁(20)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20)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纵向预应力钢束(21)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L3)锚固在承压钢板(4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所述钢梁过渡段(LI)包括顶底板(31)和腹板(32),顶底板(31)由工字钢主梁(10)端头至钢箱(42)渐变加宽,腹板(32)位于顶底板(31)的横向两侧。【专利摘要】,以实现混合梁钢主梁、与混凝土主梁之间刚度的平顺过渡,确保连接过渡接头的安全可靠。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矩形混凝土主梁的连接过渡接头。连接过渡接头由钢梁过渡段、钢混结合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构成的连续构造。钢梁过渡段与工字钢主梁焊接,钢混结合段与钢梁过渡段焊接的钢箱,钢箱内部设置焊钉连接件使钢箱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尾端设置承压钢板。钢混结合段与混凝土梁过渡段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与矩形混凝土主梁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的纵向预应力钢束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锚固在承压钢板上。【IPC分类】E01D11/04【公开号】CN205223826【申请号】CN201520956230【专利技术人】田波, 庄卫林, 蒋劲松, 卢小锋, 宋路兵, 刘振宇, 曹发辉, 周霆, 周海波, 易志宏, 魏毛元 【申请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用于斜拉桥混合梁的钢‑混凝土连接构造,包括连接工字钢主梁(10)、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过渡接头由钢梁过渡段(L1)、钢混结合段(L2)和混凝土梁过渡段(L3)构成的连续构造;钢梁过渡段(L1)与工字钢主梁(10)焊接,钢混结合段(L2)与钢梁过渡段(L1)焊接的钢箱(42),钢箱(42)内部焊钉连接件使钢箱(42)与混凝土形成联合受力,钢箱(42)尾端设置承压钢板(41);钢混结合段(L2)与混凝土梁过渡段(L3)通过设置在承压钢板(41)上的开孔板连接件形成连接,混凝土梁过渡段(L3)与矩形混凝土主梁(20)通过设置在矩形混凝土主梁(20)顶底面及侧面的焊钉连接件形成连接,矩形混凝土主梁(20)的纵向预应力钢束(21)穿过混凝土梁过渡段(L3)锚固在承压钢板(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波庄卫林蒋劲松卢小锋宋路兵刘振宇曹发辉周霆周海波易志宏魏毛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