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330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其包含有定位杆、限位环、锁掣元件及调节元件,调节元件向下延伸的穿设杆穿入于定位杆,且向下旋进时能使定位杆下方的抵球是部份迫出定位杆,并在实施时,使枢套在定位杆的限位环下侧与抵球上侧缘分别抵接在治具上面与工作台下面,而主要是限位环上方的定位杆另设有外螺纹段,而使锁掣元件可上下螺旋移位地组装于外螺纹段;据此,借助锁掣元件可再向下旋进而使限位环向下压掣,进使治具可被确实锁掣定位在工作台的上方,且可排除工作台的台面厚度不一致而导致治具定位不确实的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尤指可增进治具被确实定位在工作台的定位器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作台设有螺孔,使工件的治具可被螺接在螺孔中,但在使用日久之后,螺孔内的螺纹逐渐损耗而被磨平,造成此螺孔无法再被使用。因此,业者遂将工作台的螺孔改成不具内螺纹的组孔的型式,而将治具定位的定位器则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定位杆10、一限位环20及一调节元件30所组成,定位杆10具有直向的一内螺纹孔101 (如图2),且定位杆10的下方侧边设有导通于内螺纹孔101的相同水平的复数穿孔102,内螺纹孔101底端设有一推球103,以及穿孔102内各设置一抵球104,且推球103下移可将抵球104推移至部份迫出穿孔102 (如图3),而限位环20是水平成型在定位杆10的上方,另外,调节元件30具有一转环301及向下延伸一穿设杆302,穿设杆302穿过限位环20及向下旋进定位杆10的内螺纹孔101,且穿设杆302向下旋进时,能使推球103下迫而使抵球104的部份迫出定位杆10 (如图3)。据上,调节元件30尚未旋进时,利用定位杆10穿过治具40而插入工作台50的组孔501中,接着向下旋进调节元件30,使定位杆10下方的抵球104上侧缘可抵接在工作台50的下面(如图4),且继续向下旋进调节元件30而使限位环20的下侧抵接在治具40的上面,但因工作台50的厚度有时并未完全相同,故即便再向下旋进调节元件30,但因抵球104的部份迫出定位杆10有迫出的最大极限,请见图5,而使调节元件30已无法再向下旋进,此时的限位环20下侧与抵球104上侧缘之间的距离已固定不变,因此,若该处的工作台50的厚度较薄,将使得该处的限位环20下侧与治具40上方之间存在一间隙S而无法保持水平紧密的状态,因此,也造成治具40无法被确实定位,此将影响工件被加工时会有移位的情形,造成效率、良率不佳。相同之前案创作另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521950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承上所述,可知本申请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治具定位器存在治具上方无法再被旋进而造成治具定位不确实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改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创作一种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其至少包含有一定位杆、一限位环及一调节元件,定位杆具有直向的一内螺纹孔,且定位杆的下方侧边设有相同水平的复数穿孔,且穿孔均导通于内螺纹孔,而限位环是水平设置在定位杆,而调节元件具有一转环,转环向下延伸一穿设杆,穿设杆向下旋进定位杆的内螺纹孔,且穿设杆的下端设置复数抵球对应于各穿孔,并待穿设杆向下旋进时,能使抵球的部份迫出定位杆;而主要改良在于:该限位环是枢套在该定位杆,而该定位杆在限位环的上方另设有一外螺纹段,且由一锁掣元件能上下螺旋移位地组装于外螺纹段,并该锁掣元件向下旋进时能使该限位环向下移位。据此而实施时,利用锁掣元件能再向下旋进该限位环,而使治具可被确实定位,以克服工作台厚度不一致的缺失。其次,定位杆具有一主体段,而外螺纹段是位于主体段的上方,且限位环是水平枢套在主体段与外螺纹段之间。另外,定位杆的穿孔为内侧宽、外侧窄。又,定位杆在外螺纹段的上方设有一凹环,而凹环装设有一C型环。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主要借助枢套在定位杆的限位环上方再设置一锁掣元件,利用锁掣元件可再向下旋进限位环,而使治具可被确实锁掣定位在工作台的上方,而可排除工作台的台面厚度不一致而导致治具定位不确实的缺失。【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治具定位器的实施例图。图2是图1的治具定位器的结构剖视参考图。图3是图2的治具定位器的推球于下迫时的平面作动图。图4是图3于实施时的平面组合状态图。图5是图3于实施时会发生缺失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治具定位器的实施例图。图7是本技术的治具定位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治具定位器的结构剖视参考图。图9是本技术的治具定位器实施时的作动结构参考图。图10是本技术的治具定位器实施于工作台较厚时的作动结构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实施例)10....定位杆101....内螺纹孔102....穿孔103....推球104....抵球20.…限位环30____调节元件301____转环302....穿设杆40....治具50....工作台501....组孔S....间隙(本技术实施例)I....定位杆11....主体段12....外螺纹段13..??内螺纹孔14.…穿孔15.…底块16____推球17____抵球18____凹环19____C 型环2....限位环3....锁掣元件4....调节元件41....转环42....穿设杆5....治具6....工作台61....组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显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构成的治具定位器,其包含有一定位杆1、一限位环2、锁掣元件3及一调节元件4。其中(如图7、8): 定位杆I,主体呈现为一主体段11,主体段11的上方具有一外螺纹段12,而定位杆I具有直向的一内螺纹孔13,且下方侧边设有相同水平的复数穿孔14,穿孔14呈现为内侧宽、外侧窄,且穿孔14均导通于内螺纹孔13,而内螺纹孔13的底端再以一底块15封闭,另夕卜,定位杆I的内螺纹孔13底端设有一推球16,以及穿孔14内各设置一抵球17,且推球16下移可将抵球17推移至部份迫出穿孔14(如图8)。再者,定位杆I在外螺纹段12的上方设有一凹环18,凹环18再装设有一 C型环19。限位环2,水平枢套在定位杆I而位于主体段11与外螺纹段12之间。锁掣元件3,组装于定位杆I的外螺纹段12,且可上下螺旋移位(另如图9),其向下旋进移位时,可向下压抵限位环2而使限位环2向下移位。调节元件4,具有一转环41,转环41向下延伸一穿设杆42,穿设杆42向下旋进定位杆I的内螺纹孔13,且穿设杆42的下端可向下推抵推球16,并待穿设杆42向下旋进时,能下压推球16而迫使抵球17的部份迫出定位杆I (如图8、9)。承上构造组成而实施,调节元件4尚未旋进时,利用定位杆I穿过治具5而插入工作台6的组孔61中,接着可向下旋进调节元件4(如图9),使限位环2的下侧与抵球17的上侧缘分别抵接在治具5的上面与工作台6的下面,此时,可再施力向下旋进锁掣元件3,而锁掣元件3即再向下压抵限位环2,而使限位环2再具有一向下力量压掣于治具5,而使治具5可被确实定位在工作台6的上方或侧边(图中以定位在上方为例),如此设计,纵使工作台6的厚度并未完全相同(请比对图9、10),利用锁掣元件3再下压于限位环2,也可使每个治具5上方与对应的限位环2下侧之间保持紧密的状态,而使治具5被确实定位,此即为本技术的主要创作要旨所在。据上结构组成及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增加了外螺纹段12及锁掣元件3,而使限位环2可再向下旋进而使治具5被确实定位,以克服工作台6厚度不一致的缺失,此使工件被加工时不会有移位的情形,因此,可完全排除现有者的弊端,而可提升工作效率及良率。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台的治具定位器,该定位器至少包含有一定位杆、一限位环及一调节元件,该定位杆具有直向的一内螺纹孔,且该定位杆的下方侧边设有相同水平的复数穿孔,并该穿孔均导通于该内螺纹孔,而该限位环水平设置在该定位杆,另该调节元件具有一转环,该转环向下延伸一穿设杆,该穿设杆向下旋进该定位杆的内螺纹孔,且该穿设杆的下端设置复数抵球对应于各该穿孔,并该穿设杆向下旋进时,能使该抵球的部份迫出该定位杆;而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环是枢套在该定位杆,而该定位杆在该限位环的上方另设有一外螺纹段,且由一锁掣元件能上下螺旋移位地组装于该外螺纹段,并该锁掣元件向下旋进时能使该限位环向下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发
申请(专利权)人:允利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