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外绕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267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外绕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机械手、内绕线组件、外绕线组件、剪线机构,工作时,送线机械手将导线输送至外绕线组件的外绕夹持手,外绕夹持手与内绕转轴同时转动绕线,极大的提高了绕线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并列设置两组的绕线装置,进一步提高绕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特别是一种双轴外绕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如常用的电感加工,电感加工是通过绕线机将漆包线绕制成线圈,但是传统的绕线机多是采用单轴绕线,绕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外绕绕线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轴外绕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机械手、内绕线组件、外绕线组件、剪线机构,其中所述内绕线组件包括第一内绕转轴、第二内绕转轴及内绕驱动装置,所述内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内绕转轴和第二内绕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内绕线组件上还配置有一推送机构,所述第一内绕转轴与第二内绕转轴同轴,通过所述推送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内绕转轴和第二内绕转轴相对靠拢或分离; 所述外绕线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一内绕转轴或第二内绕转轴外侧的外绕转轴、固定在外绕转轴上的外绕夹持手及外绕驱动装置,所述外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外绕夹持手绕第一内绕转轴或第二内绕转轴的轴线转动; 所述送线机械手能够夹持导线并将导线输送至外绕夹持手; 所述剪线机构能够在绕线完成后剪断工件上与外部连接的导线。所述绕线机本体还包括与绕线装置对应的送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为一放卷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一剥线装置,所述剥线装置设置于内绕线组件和外绕线组件的前方。所述剥线装置包括剥线电机、及由剥线电机驱动的剥线头,所述剥线头轴线上开设有能够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剥线头端部环形设置有至少两组的剥线刀组件,所述剥线刀组件中部枢接在剥线头上,所述剥线刀组件前端设置有剥线刀刃,所述剥线刀组件末端为配重部,所述剥线头转动时,配重部由于离心力张开从而带动所述剥线刀刃在剥线头轴线处合拢。所述剥线装置通过一剥线调节滑杆装置滑动设置在机架前侧,所述剥线调节滑杆装置上设置有能够调节剥线装置滑动位置的螺杆调节装置。所述外绕转轴转动套设在第一内绕转轴上,绕线机本体包括两组绕线装置,所述的两组绕线装置共用一外绕驱动装置,所述外绕驱动装置包括外绕电机,所述外绕电机通过一皮带机构分别连接至两组外绕转轴上。所述第一内绕转轴、第二内绕转轴分别设置于机架的上、下方,所述内绕驱动装置包括内绕电机,所述内绕电机与一贯穿机架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部通过一上皮带机构连接至第一内绕转轴,所述主转轴下部通过一下皮带机构连接至第二内绕转轴,所述第二内绕转轴与下皮带机构的皮带轮滑动配合,所述推送机构为一固定在机架上的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连接至第二内绕转轴并能驱动第二内绕转轴轴向移动。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两组绕线装置,所述的两组绕线装置共用一内绕电机。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一热风枪装置,所述热风枪装置的出风口对正第一内绕转轴与第二内绕转轴相接处。所述剪线机构包括由气缸驱动的剪切机械手,所述剪切机械手设置在一剪线移动装置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剪线移动装置能够将剪切机械手移动至第一内绕转轴与第二内绕转轴处剪断导线并将绕线完成的工件取出至出料口。所述送线机械手包括送料平移机构、升降机构、伸出机构、夹持手,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送料平移机构上并能由送料平移机构带动沿导线输送方向平移,所述伸出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并由升降机构能带动作升降动作,所述夹持手设置在伸出机构上并能由伸出机构带动作伸出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轴外绕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机械手、内绕线组件、外绕线组件、剪线机构,工作时,送线机械手将导线输送至外绕线组件的外绕夹持手,外绕夹持手与内绕转轴同时转动绕线,极大的提高了绕线效率,且本专利技术还可并列设置两组的绕线装置,进一步提高绕线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剥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送线机械手、内绕线组件、外绕线组件、剪线机构、热风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送线机械手、内绕线组件、外绕线组件、剪线机构、热风枪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送线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送线机械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剪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热风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外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内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1,图1至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双轴外绕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机架9及设置在机架9上的送线机械手1、内绕线组件2、外绕线组件3、剪线机构4,其中, 如图所示,所述内绕线组件2包括第一内绕转轴21、第二内绕转轴22及内绕驱动装置,所述内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内绕转轴21和第二内绕转轴22同步转动,所述内绕线组件上还配置有一推送机构,所述第一内绕转轴21与第二内绕转轴22同轴,通过所述推送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内绕转轴21和第二内绕转轴22相对靠拢或分离。作为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内绕转轴21、第二内绕转轴22分别设置于机架9的上、下方,所述内绕驱动装置包括内绕电机23,所述内绕电机23与一贯穿机架9的主转轴24,所述主转轴24上部通过一上皮带机构241连接至第一内绕转轴21,所述主转轴24下部通过一下皮带机构242连接至第二内绕转轴22,所述第二内绕转轴22与下皮带机构242的皮带轮滑动配合,所述推送机构为一固定在机架9上的推送气缸25,所述推送气缸25连接至第二内绕转轴22并能驱动第二内绕转轴22轴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绕转轴22可采用花键轴结构与下皮带机构242配合,即可实现同步转动,也可实现第二内绕转轴22的轴向滑动,工作时,第一内绕转轴21、第二内绕转轴22相互抵靠形成绕线芯,并同步转动绕线,绕线完成后,第一内绕转轴21、第二内绕转轴22分离,方便取出加工好的线圈。如图所示,所述外绕线组件3包括套设在第一内绕转轴21或第二内绕转轴22外侧的外绕转轴31、固定在外绕转轴31上的外绕夹持手32及外绕驱动装置,所述外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外绕夹持手32绕第一内绕转轴21或第二内绕转轴22的轴线转动,所述外绕夹持手32可为气动夹持手或电动夹持手(图中未示出),在此不作详述。作为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外绕转轴31转动套设在第一内绕转轴21上,绕线机本体包括两组绕线装置,所述的两组绕线装置的外绕线组件3共用一外绕驱动装置,所述外绕驱动装置包括外绕电机33,所述外绕电机33通过一皮带机构分别连接至两组外绕转轴31上;所述两组绕线装置的内绕线组件2共用一内绕电机23。所述送线机械手1能够夹持导线并将导线输送至外绕夹持手32,如图所示,所述送线机械手1包括送料平移机构11、升降机构12、伸出机构13、夹持手14,所述升降机构12设置在送料平移机构11上并能由送料平移机构11带动沿导线输送方向平移,所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轴外绕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的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机架(9)及设置在机架(9)上的送线机械手(1)、内绕线组件(2)、外绕线组件(3)、剪线机构(4),其中,所述内绕线组件(2)包括第一内绕转轴(21)、第二内绕转轴(22)及内绕驱动装置,所述内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内绕转轴(21)和第二内绕转轴(22)同步转动,所述内绕线组件上还配置有一推送机构,所述第一内绕转轴(21)与第二内绕转轴(22)同轴,通过所述推送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内绕转轴(21)和第二内绕转轴(22)相对靠拢或分离;所述外绕线组件(3)包括套设在第一内绕转轴(21)或第二内绕转轴(22)外侧的外绕转轴(31)、固定在外绕转轴(31)上的外绕夹持手(32)及外绕驱动装置,所述外绕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外绕夹持手(32)绕第一内绕转轴(21)或第二内绕转轴(22)的轴线转动;所述送线机械手(1)能够夹持导线并将导线输送至外绕夹持手(32);所述剪线机构(4)能够在绕线完成后剪断工件上与外部连接的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刚强时彦龙李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