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单元以及磁性导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687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磁铁单元以及磁性导靴装置,磁性导靴装置主要包括磁性主体单元(3)、底座(19)、侧板(14a、14b)、盖板(15)。磁性主体单元(3)由电磁铁(即绕组线圈)和永磁体构成,使得磁性导靴装置相对于导轨(17)的刃口(18a、18b、18c)三个方向均保持一定的空隙。底座(19)用于支持和固定整个磁性导靴装置。该磁性导靴装置实现无损控制、组装容易、稳固性好、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具体涉及电梯中乘用轿厢的非接触地引导技术。
技术介绍
—般来说,电梯的乘用轿厢被支承于升降通道内以垂直方向设置的一对导轨,通过曳引机机的缆索行进。此时,通过导轨来抑制由负载不均衡、乘客的移动而导致的乘用轿厢的摇动。这里,用于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导向装置使用有由与导轨接触的车轮和吊架构成的滚轮导轨、或者相对导轨滑动引导的导靴等。但是,这样的接触型的导向装置中,由于导轨的翘曲或接缝等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又,滚轮导轨在旋转时也会发生噪音。因此,存在有损电梯的舒适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非接触地引导乘用轿厢的方法。S卩,有将由电磁铁构成的磁性导靴装置搭载于乘用轿厢,对铁制的导轨作用磁力,非接触地引导乘用轿厢的方法。由配置于乘用轿厢的磁性导靴从三个方向包围导轨,根据导轨和导向装置之间的气隙的大小对电磁铁进行励磁控制,以相对于导轨非接触地引导乘用轿厢。但是上述的电磁铁构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控制性低下以及电力消耗增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使用磁与电磁混合励磁的方法。通过并用永磁铁和电磁铁,可以抑制电力消耗,并实现以低刚性和长冲程支承乘用轿厢的磁性导靴装置。上述的永磁铁与电磁混合励磁的方案中,永磁铁、电磁铁(即绕组线圈)没有机械强度。因此,固定磁铁单元时是通过铁心部分、垫板和压板来进行的。但是,铁心部分卷绕有线圈,这使得固定构件的配置受到限制,造成组装困难。又,必须避开卷绕于铁心周围的线圈的厚度部分,同时在磁铁单元的上下设置固定构件。因此,使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大、固定强度也容易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梯中的磁性导靴装置存在组装困难、尺寸大以及稳固性不高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损控制的、组装容易的、稳固性好、能够实现小型化磁铁单元。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在上述磁铁单元基础上,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小型化磁铁单元的磁性导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针对目的1:本技术提供的磁铁单元,其包括位于中部的导向槽以及位于导向槽两侧的两个磁极回路,所述导向槽与电梯导轨间隙配合,所述两磁极回路对称分布在导向槽两侧,并对导向槽中导轨产生作用力。在磁铁单元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两磁极回路能够单独对导轨作用,也能同时对导轨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单元包括三块铁心(31a、31b、31c)、四块电磁铁(34a、34b、34c、34d)、两块永磁体(32a、32b),第三铁芯(31c)为T型结构,第一铁心(31a)平行于第三铁芯(31c),其后端通过第一永磁体(32a)与第三铁芯(31c)的一端相接,顶端(35b)相对于第三铁芯(31c)的中部凸起端(35a);第二铁心(31b)平行于第三铁芯(31c),其后端通过第二永磁体(32b)与第三铁芯(31c)的另一端相接,顶端(35c)相对于第三铁芯(31c)的中部凸起端(35a),并与第一铁心(31a)的顶端水平相对,所述第一铁心(31a)的顶端顶端(35b)与第二铁心(31b)的顶端顶端(35c)、以及第三铁芯(31c)中部凸起端(35a)之间配合构成与电梯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第一电磁铁(34a)和第四电磁铁(34d)分别设置在第三铁芯(31c)上,第二电磁铁(34b)设置在第一铁心(31a),第三电磁铁(34c)设置在第二铁心(31b)上。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由线圈直接缠绕于铁心上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通过灌封工艺处理,对线圈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并将线圈完全密封于树脂中,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单元中在永磁体与电磁铁之间设置隔磁材料。针对目的2:本技术提供的磁性导靴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磁性主体单元以及用于安装磁性主体单元的支撑架,所述磁性主体单元采用上述的磁铁单元,并固定安置在支撑架中,该支撑架与电梯的乘用轿厢相接,并使得其上的磁性主体单元与升降通道内导轨间隙配合,通过调整磁性主体单元产生的磁力来维持两者之间的气隙悬浮。在该磁性导靴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和固定磁性主体单元;侧板,所述侧板固设在底板上,并分布在磁性主体单元两侧,支撑连接磁性主体单元; 盖板,所述盖板安置在侧板的顶部,覆盖住磁性主体单元,并对磁性主体单元进行定位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中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用于整个导靴装置进行下一个组件的安装,同时承受整个导靴的重量,并对整个导靴装置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安装于整个装置顶部,对磁性主体单元中的隔磁材料进行限位,保证电磁体和永磁体不移位,同时连接与侧板上,保证导靴装置的稳固性。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方便控制、组装容易、且固定强度高,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小型化,由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再者,本方案中磁性导靴装置从三个方向与导轨保持一定气隙且通过磁体单元所产生的磁力来维持导轨与磁性导靴之间的气隙,保证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本方案中对相关的线圈采用灌封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有效了线圈装配易受损伤及装配难度和外界环境对线圈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中的磁性主体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磁性主体单元的俯视图及磁路状态图;图6是图1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的底板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的盖板立体图;图8是图4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相对于导轨处于中间位置的磁密分布图;图9是图4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相对于导轨处于右向位置时的磁密分布图;图10是图4所示的磁性导靴装置相对于导轨处于左向位置时的磁密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其所示为本实例提供的磁性导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性导靴装置I主要包括支撑架2以及设置在支撑架2内的磁性主体单元3。该磁性主体单元3主要由相应的永磁体、电磁铁(由相应的绕组线圈和铁心构成)以及铁心构成,其整体固定安置在支撑架中,且相对于导轨17的刃(即导向面)18a、18b、18c三个方向均保持一定的空隙。通过控制该磁性导靴装置I的磁力,可以使乘用轿厢从导轨17浮起并非接触地沿着导轨17做悬浮的升降运动,且可调节与导轨之间的间隔距离。由此,该磁性导靴装置能够实现无损控制、容易组装、稳固性好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参见图4和5,其所是为本实例中磁性主体单元3的结构示意图。该磁性主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单元包括位于中部的导向槽以及位于导向槽两侧的两个磁极回路,所述导向槽与电梯导轨间隙配合,所述两磁极回路对称分布在导向槽两侧,并对导向槽中导轨产生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诚周小筠苏赟张东陈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亿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