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凤松专利>正文

电机内置碟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645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属于制动装置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可应用到机动车、电动车及工业设备等旋转设备,将电机及装置制作为一体式,体积较小,刹车时更平稳,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内置碟刹
技术介绍
制动装置用于制动旋转设备,旋转设备包括车辆及多种工业设备。在工业设备内,存在多种旋转器件,旋转器件的制动靠的是制动装置;在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里制动装置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动机技术日新月异,目前的机动车及一些电瓶车(以下统称车辆)的加速越来越快,速度也越来越快,且目前的驾驶者都喜欢追求速度,驾驶时车辆速度非常快,遇到紧急情况采集紧急刹车,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社会中,制动技术跟不上发动机技术的研发速度,导致车辆内的发动机比较优异而刹车装置比较落后,这种现象会导致车辆很容易加速及快速行驶,但不容易停下来,紧急制动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这是当今社会的现状。且现有的驱动装置及制动装置整体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体积较大,重量也较大,车辆或工业设备运行时传动效率较低,且比较浪费能源,与当今社会所宣传的节能环保主题不相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碟刹,旨在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当转子转动时,拉动刹车线能够带动拉杆工作,进而压缩弹性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使转子停止转动;松开刹车线后弹性部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分离。这种电机内置碟刹将转动装置内置于电机本体中,使整个装置呈一体化,使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应用到旋转设备上占据空间较小,且维修方便,维修部件体积较小,给维修商带来了便利。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后形成两个接触部,两个所述接触部关于刹车片的轴线对称。制动时,其接触部关于刹车片的轴线对称,使刹车片受力均匀稳定,刹车片能够平稳地停止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轴内的制动轴,该制动轴包括位于主轴内的第一端及位于主轴外的第二端,主轴的侧部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通孔;所述压板为长条形,设于制动轴的第一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伸出,所述拉杆设于所述第二端;拉动刹车线后制动轴与主轴产生相对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压板的两端与刹车片接触形成两个所述接触部。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有两个,包括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每一个拉杆均包括套筒,两个套筒沿制动轴的轴向相邻套设于制动轴的外部,两个套筒相邻的端面为相匹配的斜面,所述弹性部包括设于两个套筒之间的第一弹簧;拉动刹车线时可使两个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在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拉杆在制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相远离,使制动轴的第一端向主轴的外部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松开刹车线后,第一弹簧复位使制动轴及两个拉杆回到初始位置,压板与刹车片分离。进一步地,两个拉杆上均设有内径与第一弹簧的外径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拉杆的容置腔内。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弹簧安装到两个拉杆上之后不会脱落,且使得第一弹簧与拉杆可拆卸连接,方便装配,方便维修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有两个,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对称设于刹车片的上下两侧;拉动刹车线时两个压板分别与刹车片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抵触。第二压板的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相接触,在刹车制动时,拉动刹车线会带动第二压板向上运动,第一压板向下运动,分别与刹车片的两个端面压紧,两个压板同时压住刹车片,使刹车片受摩擦力更大,受力更均匀,使刹车片更容易停止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还包括设于制动轴上且位于两个压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压板的凸台;拉动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压缩,松开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回弹并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分离。在平常状态下,第二弹簧的弹力使每一个压板分别与一个凸台相贴合;制动时,制动轴相对主轴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压板运动,压缩第二弹簧,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贴合,完成制成。进一步地,第二压板与制动轴固定连接,第一压板与制动轴活动连接。图5中,下方的压板即靠近制动轴的第一端的压板,这个压板通过螺纹与制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使其能够随着制动轴同步运动,且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装配;另一个压板直接套设在制动轴上,使其能够在制动轴上上下移动,完成制动工作,且这种连接方式方便加工及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片包括片体及连接块,所述片体为环形,所述连接块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所述转子上设有与连接块匹配且个数一致的连接件。这种连接方式比较牢固,且加工装配均比较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端盖,两个端盖与主轴之间设有轴承。端盖与转子优选通过螺栓连接,使其连接稳固且方便拆卸。维修时,拆下端盖即可对内部进行维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电机内置碟刹,可应用到机动车、电动车及工业设备等旋转设备,将电机及装置制作为一体式,体积较小,刹车时更平稳,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其中一个端盖后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轴测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仰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当转子转动时,拉动刹车线能够带动拉杆工作,进而压缩弹性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使转子停止转动;松开刹车线后弹性部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凤松
申请(专利权)人:吴凤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