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镀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783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件的退镀模具,所述工件包括退镀区及非退镀区,所述退镀模具包括腔体及可拆卸地组装于腔体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对应于退镀区的开口,所述开口不小于退镀区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退镀模具的支撑板设有开口,可使工件的待退镀区完全退镀,获得良好的金属加工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退镀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镀模具。
技术介绍
退镀是金属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序,以化学退镀为例,通常只要将金属工件直接放进装有退镀液的容器中即可实现。但工件的底部(即与容器底部接触的表面)并不能实现退镀。另外,由于水压,金属工件容易被容器底部吸附,如果强行分离,容易导致金属加工面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退镀良好的退镀模具。 具体来说,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件的退镀模具,所述工件包括退镀区及非退镀区,所述退镀模具包括腔体及可拆卸地组装于腔体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对应于退镀区的开口,所述开口不小于退镀区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壁设有若干向中心延伸的凸部,所述支撑板被凸部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有拉环,当支撑板被凸部支撑时,拉环露出腔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相对腔体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恰好与退镀区重合。 本技术所述的退镀模具的支撑板设有开口,可使工件的待退镀区完全退镀,获得良好的金属加工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退镀模具及工件的立体图; 其中,100为退镀模具,10为腔体,101为凸部,11为支撑板,111为拉环,112为开口,200为工件,201为非退镀区,202为退镀区。 具体是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退镀模具进行非限制性地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 如图1,本技术所述的退镀模具100包括腔体10及可拆卸地安装于腔体的支撑板11。所述腔体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若干凸部101,所述凸部相对腔体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本实施例中,腔体设置了四个凸部101。 所述工件包括非退镀区201及退镀区202,非退镀区即是无需退镀的那部分,其表面并不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一般只是用于与其他元件装配,退镀区则是较重要的功能区域,对表面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其完全退镀。所述支撑板11设有对应于退镀区的开口112,且开口不小于退镀区的面积,以此确保退镀区202能够完全暴露于退镀液中,实现良好而充分的退镀。而非退镀区201是否接触退镀液,如上阐述,则是不需要考虑的。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12恰好与退镀区202重合。 所述支撑板11还连接有拉环111,在支撑板位于腔体10内而被凸部支撑时,拉环暴露于腔体外,从而方便取出工件。值得注意的是,工件是先放置于支撑板上,再由藉由拉环缓缓放入退镀液中。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的改进,以及相似功能元件的替换,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的退镀模具,所述工件包括退镀区及非退镀区,所述退镀模具包括腔体及可拆卸地组装于腔体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对应于退镀区的开口,所述开口不小于退镀区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的退镀模具,所述工件包括退镀区及非退镀区,所述退镀模具包括腔体及可拆卸地组装于腔体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对应于退镀区的开口,所述开口不小于退镀区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壁设有若干向中心延伸的凸部,所述支撑板被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芳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炬宇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