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796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混合智能寻优算法。对于用于改善避雷器电阻片表面电场分布的均压环优化问题,该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结合微分进化算法对均压环的优化参数进行寻优计算,然后将寻优过程产生的计算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拟合建立起优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多维非线性关系,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预测输出,并结合微分算法实现了进一步寻优计算。通过大量优化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单、执行效率高,鲁棒性好,数据挖掘充分,并且对电磁场逆问题有一定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混合智能寻优算法。对于用于改善避雷器电阻片表面电场分布的均压环优化问题,该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结合微分进化算法对均压环的优化参数进行寻优计算,然后将寻优过程产生的计算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拟合建立起优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多维非线性关系,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预测输出,并结合微分算法实现了进一步寻优计算。通过大量优化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单、执行效率高,鲁棒性好,数据挖掘充分,并且对电磁场逆问题有一定的通用性。【专利说明】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场逆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研究电磁场逆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试验测量方法,和基于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方法。现有技术分别有: 1、结合试验测量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影响避雷器电位分布的多种因素; 2、结合试验测量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影响避雷器电位分布的多种因素;采用不同的边界处理方法解决了避雷器有限元计算的开域问题,计算并分析了影响电压承担率的各个因素,保证了有限元的优点和程序的通用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突破性发展,有限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对电气设备的结构优化设计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如以下文献或以有限元法结合遗传算法,或结合粒子群算法,或结合神经网络进行寻优计算,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常用的仿生算法包括微分进化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与仿生算法相比,人工智能算法具有简单、灵活、有记忆性,能够进行合理预测等特点,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时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只需用少量的时间计算一些样本供训练和验证使用,大大缩短了优化过程的时间,但在全局收敛性方面较仿生算法差;仿生算法计算全局最优解受制于初始种群规模,且寻优迭代计算通常耗时较长,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高。 为了适应寻优过程的需求,克服上述算法缺点,提出了混合智能算法的概念,并在工程领域有较多应用:基于对配电网中各个开关状态的网络重构问题优化研究,提出了结合遗传算法(GA)中的进化思想和粒子群算法(PSO)中的群体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HGAPSO)解决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结合3个不同规模的IEEE测试网络的重构问题并做了多方面的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体现出较GA和PSO更好的寻优性能。在寻优过程中,部分个体以PSO方法迭代,其它个体进行GA中的交叉和变异操作,整个群体信息共享,同时采用自适应参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思想进化;基于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将免疫遗传算法与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进行结合,形成一种混合智能算法,从而解决了免疫遗传算法易陷于局部最优和在接近全局最优解时搜索速度减慢的缺点,通过对IEEE-30节点系统和内蒙古巴盟地区实际电网无功优化计算表明,结合混合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基于多目标风电场接入的输电线路与电网的联合优化规划模型;针对目标权重未知、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收敛困难、无法合理决策等问题,采用方差最大化决策和分类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ideal solut1n, T0PSIS)缩小最优解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机模拟、神经元网络和非劣排序遗传算法 II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NSGA-1I)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对增加风电场的改进IEEEGarver-6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决策效率和计算精度。 目前对于电磁场逆问题研究,多融合有限元法与单一智能算法进行寻优迭代计算,这些方法虽然很好的解决了某些电磁场逆问题中的开域问题,但迭代计算时间,全局收敛和最优解精度等方面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大缩短了传统迭代计算的时间,提高了寻优效率的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电磁场逆问题研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有一定的通用性的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本专利技术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了人为配置参数的不确定因素,简单、执行效率高,鲁棒性好,数据挖掘充分的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75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or, M0A)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 APDL),基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参数化几何建模,该模型包括法兰、瓷外套、氧化锌电阻片、铝垫片、绝缘杆、绝缘筒、均压环;参考设计的均压环从上至下依次编号为环一、环二及环三。其中以均压环管径Φ、环径r、罩入深度d为自变量,电阻片上的最大电压承担率Umax和均压环表面最大场强Emax为因变量,其中以Umax为目标函数,Efflax小于起晕场强2.2kV/mm为约束条件。 步骤2、结合有限元法对避雷器电场分布求解,利用微分进化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寻优循环计算,得到微分进化算法优化结果以及寻优过程中的计算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假设待求优化问题为minf (X),种群规模为SP,最大迭代次数为MG,搜索空间可行解的维度为D,向量X(t)来表示进化到第t代的种群。首先在可解空间内随机产生初始种群,其中χ,° = 用于表征第i个个体解。初始个体的各分向量在各自空间上下限Xj,max和Xj,min间随机产生:=x,^ + rand(X]^-Xjimri)。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操作包括变异操作、交叉操作及选择操作。 在微分进化算法中,最基本的变异因子是由父代种群随机生成的线性差分向量,变异个体由父代个体和线性差分向量组合而成。对于父代种群的任一目标向量Xi而言,微分进化算法通过变异操作生成变异向量Vi Vi ^ Xri+F- (xh -Xr)式一 式中,是父代种群中随机选择的三个不同个体,且有!T1关r2关r3关i ;F为缩放因子,是介于间的常数,用于控制差分向量(\-\)的影响。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操作过程如附图1所示。 微分进化算法通过变异向量Vi和目标向量Xi各维分量的随机重组来进行交叉操作,其目的是提高种群个体多样性,防止过早收敛。DE算法生成新的交叉向量Ui =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均压环优化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参数化几何建模,该模型包括法兰、瓷外套、氧化锌电阻片、铝垫片、绝缘杆、绝缘筒、均压环;参考设计的均压环从上至下依次编号为环一、环二及环三;其中以均压环管径Φ、环径r、罩入深度d为自变量,电阻片上的最大电压承担率umax和均压环表面最大场强Emax为因变量,其中以umax为目标函数,Emax小于起晕场强2.2kV/mm为约束条件;步骤2、结合有限元法对避雷器电场分布求解,利用微分进化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寻优循环计算,得到微分进化算法优化结果以及寻优过程中的计算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2.1、定义待求优化问题为minf(x),种群规模为SP,最大迭代次数为MG,搜索空间可行解的维度为D,向量X(t)来表示进化到第t代的种群;首先在可解空间内随机产生初始种群其中用于表征第i个个体解;初始个体的各分向量在各自空间上下限xj,max和xj,min间随机产生: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操作包括变异操作、交叉操作及选择操作;其中,操作一,变异操作具体方法是:最基本的变异因子是由父代种群随机生成的线性差分向量,变异个体由父代个体和线性差分向量组合而成;对于父代种群的任一目标向量xi而言,微分进化算法通过变异操作生成变异向量vivi=xr1+F·(xr2-xr3)]]>     式一式中,是父代种群中随机选择的三个不同个体,且有r1≠r2≠r3≠i;F为缩放因子,是介于[0,2]间的常数,用于控制差分向量的影响;操作二,交叉操作具体方法是:微分进化算法通过变异向量vi和目标向量xi各维分量的随机重组来进行交叉操作,其目的是提高种群个体多样性,防止过早收敛;DE算法生成新的交叉向量ui=[ui,1,ui,2,…,ui,D]:ui,j=vi,j,ra nd≤CRorj=randjxi,j,rand>CRorj≠randji=1,···,SP,j=1,···,SP]]>     式二式中,rand是[0,1]之间的随机数;CR为交叉因子,是范围在[0,1]内的常数,CR取值越大,发生交叉的概率就越大;randj是[1,D]范围内的随机整数,确保ui至少要从vi中获取一个元素,以保证有新的个体生成,从而使得群体避免进化停滞;操作三,选择操作具体方法是:当且仅当新的向量个体ui适应度值优于目标向量个体xi适应度值时,目标向量才会接纳ui,即xi更新取值为ui;否则xi保留至下一代子个体,并在下一次迭代寻优中继续作为目标向量执行变异操作和交叉操作;微分进化算法的选择操作即为:xit+1=ui,f(ui)<f(xit)xit,elseif]]>     式三对父代和子代候选个体进行一对一竞争选择,优胜劣汰,使得子代个体始终不劣于父代个体,从而使得种群始终向最优解方向进化寻优;建立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均压环优化数学模型:minf=minumax=minf(Φi,ri,di);Eimax≤2.2;Φi∈[Φimin,Φimax]ri∈[rimin,rimax];di∈[dimin,dimax]]]>     式四其中i为均压环编号,自变量、因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在所述步骤1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对Eimax进行罚函数处理,Umax是一个无量纲单位,构造罚函数为:f_penalty=k(Eimax/2.2-1)n,Eimax>2.20,Eimax≤2.2]]>     式五通过目标函数和罚函数,得到个体适应度值函数:fitness=umax+f_penalty     式六则待求minumax优化问题转换为求取最优个体适应度值:minfitness=min(umax+f_penalty)     式七步骤2.2、基于ANSYS平台,结合微分进化算法,对3个均压环共9个参数进行优化,9个优化自变量依次编号为x1,x2,…,x9,缩放因子F的经验选取范围为[0.5,0.9],推荐参数值为0.6;交叉因子CR较好的选择范围为[0.3,0.9],选取较大的CR会加速算法收敛,本文选取的参数设置如下:SP=10;MG=30;D=9;F=0.6;CR=0.9     式八步骤3、基于步骤2随机在仿生算法寻优计算数据中选取智能算法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输入训练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学习和训练自变量数组和因变量数组,获得网络权值和阈值,训练函数采用BP学习算法,网络学习函数采取带动量项的BP学习规则,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图腾张义程德保曹继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