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拉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795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拉丝模具,包括有模具本体和润滑油箱,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相连,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加工金属线材的模芯通孔,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润滑油流道,所述润滑油流道具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润滑油流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模具本体上且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模芯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润滑拉丝模具,在润滑时工作环境清洁,对模具的润滑效果好,并且具有污油处理机构,可以对用过的润滑油经过处理后回收,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拉丝模具,包括有模具本体和润滑油箱,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相连,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加工金属线材的模芯通孔,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润滑油流道,所述润滑油流道具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润滑油流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模具本体上且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模芯通孔内。本技术的自润滑拉丝模具,在润滑时工作环境清洁,对模具的润滑效果好,并且具有污油处理机构,可以对用过的润滑油经过处理后回收,节省资源。【专利说明】自润滑拉丝模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拉丝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润滑拉丝模具。
技术介绍
拉丝机,又称为伸线机,是指线径较粗的线材经过拉丝机鼓轮和眼模逐级拉升后, 制成线径较细的线材。 拉丝的具体流程如下:金属线材由拉丝机的送料机构缠绕到拉丝轮上,在拉丝轮 后设置有拉丝模具,对于拉丝模具的结构,在申请号为201310167151. 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 开说明书中得到了公开,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丝模具,该拉丝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 中沿轴心方向设有一截面为圆形的通孔,圆柱状的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从通孔的一端进 入,从另一端离开,通孔依次包括有平滑连接且同轴的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模 具本体采用聚晶钻石材料制成,压缩区的压缩角 γ为28° 28',定径区为圆柱形,且定径区 的轴向长度为定径区直径的1. 1倍,压缩区的轴向长度为待拉材料直径的1. 2倍。本专利技术 公开的拉丝模具采用聚晶钻石材料制作,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拉丝模具各项参数,使得拉丝 速度由原来的1300m/min提高到2100m/min,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和工作效率。金属线材由 拉丝模具的入口区进入,在拉力的作用下经过压缩区和定径区之后,由出口区被拉出,在这 一过程中,由于金属线材的口径要大于压缩区的口径,使得金属线材的边缘与压缩区之间 产生剧烈摩擦而脱落,从而实现对金属线材的缩径拉丝。 现有技术中的拉丝模具,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表面很容易被刮坏。为了改善这一现 象,延长拉丝模具的使用寿命,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200810027599. 2公开了一种带 有冷却润滑系统的拉丝模具支架,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有基座,基座上装有带油路通道的 模座,模座上平行排列有多条凹槽,凹槽内插装有用于安装拉丝模具的模具定位座,在凹 槽两边规则排列有多个可向模具定位座喷油的内喷嘴,内喷嘴与模座上的油路通道相通; 模座下部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喷油的多个喷嘴,各喷嘴均与模座上的油路通道相通;基座上 还装有带油路通道的喷油架,喷油架上也设有多个用于向模具定位座喷油的上喷嘴,上喷 嘴与喷油架上的油路通道相通。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紧奏,同时具有全面冷却、 润滑的效能的带有冷却润滑系统的拉丝模具支架。 但是,在拉丝的过程中,摩擦最剧烈的部分是在拉丝模具的压缩区,在上述专利的 冷却润滑系统中,润滑油是由润滑油喷嘴中向拉丝模具或金属线材喷出,如果金属线材较 细,则润滑油很难附着到金属线材的表面,另一方面,由于压缩区的口径要小于入口区的口 径,由喷嘴喷出的润滑油很难进入到拉丝模具的压缩区,这就导致了上述专利中的拉丝模 具润滑效果不是很好,此外,通过喷嘴喷晒的方式,会导致工作环境油污,并且润滑油不能 回收,造成了油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 且具有污油回收处理机构的自润滑拉丝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自润滑拉丝模具,包括有模具本体和润滑油箱,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油管与所 述润滑油箱相连,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加工金属线材的模芯通孔,其中, 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润滑油流道,所述润滑油流道具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 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润滑油流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模具本体上且 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模芯通孔内。 采用这种结构的自润滑拉丝模具,在金属线材进行拉丝时,润滑油可以由润滑油 箱通过油管传输到模具本体内的润滑油流道中,再由润滑油流道的出油口中溢出,由于模 芯通孔是具有弧度的,溢出的润滑油可以沿着模芯通孔流动,并且由于在拉丝时,摩擦会产 生热量使得模具温度升高,这就提高了润滑油的附着力,使得润滑油覆盖在模芯通孔中形 成一层油膜,从而将金属线材与模芯通孔的连接处充分覆盖,改善了润滑效果。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模芯通孔内依次成形有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和出 口区,所述模芯通孔的口径由所述入口区向所述压缩区逐渐缩小,在所述压缩区上设置有 至少一个出油口。 采用这种结构的自润滑拉丝模具,由于压缩区是拉丝的主要工作区,因此在压缩 区上设置有出油口,可以使得润滑油第一时间覆盖住工作区,改善了润滑效果。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入口区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油口。为了进一 步的改善润滑效果,在金属线材进入到压缩区之前,通过在入口区设置出油口,可以对金属 线材和拉丝模具进行预润滑。 作为改进,所述模具本体上连接有污油处理机构。 在自润滑拉丝模具上连接污油处理机构,可以将使用后的润滑油回收利用。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回油流道,所述回油流道在所述模芯 通孔内开设有回油口,在模具本体上开设有排油口,所述污油处理机构通过一套接在所述 排油口内的污油管与所述回油流道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的自润滑拉丝模具,在模芯通孔内开设回油口,使用后的润滑油或 者未被使用到的润滑油都可以由该回油口进入到回油流道中,再经过回油流道从排油口进 入到污油管,排放到污油处理机构中,使得污油的处理可以与拉丝过程同步,在技术可以共 用一个驱动机构,将两个工序缩减为同时进行的工序,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在回油口内设置了过滤网,可以防止大部分被挤压脱落的金属废屑进入到回油流 道中,造成回油流道的堵塞。 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污油处理机构包括有静电器。 尽管设置了过滤网,但是一些比较小的金属屑还是会从过滤网中进入到回油流 道,这些金属屑因为体积较小,不会造成回油流道与污油管的堵塞,但是这些废屑显然不在 回收范围中,因此,在污油处理机构上设置静电器,利用高压静电场使得金属废屑带电,在 电场作用下利用静电将金属废屑吸附,实现对污油的净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自润滑拉丝模具代替传统的喷 晒式润滑方式,润滑效果更好,并且工作环境更加清洁,此外,还可以对使用后的润滑油进 行回收利用,节省了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润滑拉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芯通孔的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润滑拉丝模具的润滑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模具本体;1. 1、污油处理机构;2、润滑油箱;3、油管;4、金属线材;5、模芯通孔; 5. 1、入口区;5. 2、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拉丝模具,包括有模具本体和润滑油箱,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相连,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加工金属线材的模芯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润滑油流道,所述润滑油流道具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润滑油流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模具本体上且通过油管与所述润滑油箱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模芯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鹏王献金朱生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正电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