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480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微电解反应池,包括池体、微电解填料、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设置在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之间,呈扁圆形,并且短轴长为1.5~2厘米,长轴长为3~3.5厘米;进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下端,其包括设置在池体侧面的进水口和与该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出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上端,其包括出水堰和与该出水堰连通的出水口。由此可知,废水由池体的底部逐渐向上上升,而且微电解填料的形状大小设计合理,从而增大了废水与微电解填料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可大批量处理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微电解反应池,包括池体、微电解填料、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设置在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之间,呈扁圆形,并且短轴长为1.5~2厘米,长轴长为3~3.5厘米;进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下端,其包括设置在池体侧面的进水口和与该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出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上端,其包括出水堰和与该出水堰连通的出水口。由此可知,废水由池体的底部逐渐向上上升,而且微电解填料的形状大小设计合理,从而增大了废水与微电解填料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可大批量处理废水。【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电解反应池。 微电解反应池
技术介绍
微电解反应池是目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净化设备,其基本就是将废铁屑与惰 性碳(如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颗粒按一定的质量比或者体积比作为填料装入池中形 成,因此其称为铁碳微电解反应池。该类铁碳微电解反应池是利用污水在微电解反应池内 发生微电解反应,即当将铁屑和碳颗粒浸没在酸性废水中时,由于铁和碳之间的电极电位 差,废水中会形成无数个微原电池,其中电位低的铁成为阳极,电位高的碳成为阴极,在酸 性充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了初生态的亚铁离子(Fe 2+)和氢离子(H+),它们具 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变废水中许多有机物的结构和特性,使有机物发生断链、开环等作用, 反应中生成的氢氧根(0H)是出水pH值升高的原因,而由亚铁离子(Fe 2+)氧化生成的三价 铁离子(Fe3+)逐渐水解生成聚合度大的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吸附、 凝聚水中的污染物,从而增强对废水的净化效果。经实践验证,通过微电解反应池可以显著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消除了有机废水的色度,可有效减少废水中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毒 害作用,为下一步净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铁碳微电解反应池结构过于复杂,进、出水口设计不合理,从而 导致废水处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效率高, 能大批量处理废水的微电解反应池。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解反应池, 包括池体、微电解填料、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设置在进水装 置和出水装置之间,呈扁圆形,并且短轴长为1. 5?2厘米,长轴长为3?3. 5厘米;进水装 置位于池体的下端,其包括设置在池体侧面的进水口和与该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出水 装置位于池体的上端,其包括出水堰和与该出水堰连通的出水口。 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微电解反应池还包括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并位于所 述进水装置下方的曝气管道、以及与该曝气管道相互连通的风机。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和风机之间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为 倒置的U型管。 所述微电解反应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顶部的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至少一个 出气口内均设置有过滤器。 所述微电解反应池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视窗,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视窗设置在所述 池体的顶部和/或侧面。 toon] 所述微电解反应池还包括支撑格栅,该支撑格栅支撑所述微电解填料。 所述微电解填料呈扁圆形,其短轴长为2厘米,长轴长为3厘米。 所述池体由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揭示了一种微电解反应池,其包括了池 体、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进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下端,并包括设置在池体侧面的进水口和与 该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出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上端,并包括出水堰和与该出水堰连通的 出水口。由于进水装置在池体的下端,出水装置在池体的上端,于是废水由池体的底部逐渐 向上上升,而且微电解填料的形状大小设计合理,从而增大了废水与微电解填料的接触面 积,可以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可大批量处理废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微电解反应池的示意图。 图2是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微电解反应池的侧视图。 图3是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微电解反应池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 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是微电解反应池,其主要用于污水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 个净化设备,由附图可看出,微电解反应池主要包括池体1和由支撑格栅9支撑填充在池体 1中部的微电解填料2,其填充量大致为25吨。池体1由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制成,具有质轻 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等优点。池体1整体上呈圆柱型,具有良好 的密封性能,其相应尺寸参数是:高度为4. 2?4. 7米,横截面直径为3. 0?3. 3米,厚度为 0. 10?0. 15米,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高度为4. 5米,顶面厚度为0. 1米,底面厚度为0. 15 米,下端侧壁厚度为〇. 15米,上端侧壁厚度为0. 12米,横截面直径在3. 2米左右,主要原因 是池体1上下端的厚度存在细微差距,相差范围在3厘米左右。为了避免池体1变型,可以 在池体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加强筋30。微电解填料2由铁、活性碳以及钛经高温烧结,是多 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为架构式微孔合金结构,此结 构是以碳元素形成碳骨架,铁元素和钛元素在高温作用下渗入碳骨架内部而形成的铁碳钛 一体式结构,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铁含量为75份,活性炭含量为20份,钛含量为5份, 反应温度为1080摄氏度;由该技术制备的微电解填料呈扁圆形,其短轴长为2厘米,长轴长 为3厘米。 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5,微电解反应池还包括设置在池体1上的进水装置3、出水 装置4、曝气装置5和出气口 6,废水从进水装置3进入到微电解反应池内,与微电解填料2 反应后再从出水装置4中排出,在反应的同时,曝气装置5向废水内曝气,可以混合废水,还 可以防止废水中产生的污泥附着在微电解填料2上,该曝气装置5吹出的气最终从出气口 6排出。 具体地,进水装置3设置在池体1的下端,而且位于微电解填料2的下方,由图5可 看出,其包括进水口 10和进水管道11,该进水口 10设置在池体1的侧壁上,并与进水管道 11相互连通,而进水管道11包括处于同一平面上的7根横管11a和6根坚管11b,其中,7 根横管11a相互平行,相隔距离相等,并且每根横管11a的端部均为封闭状态,而6根坚管 lib则设置在相邻横管11a之间,与横管11a相互垂直并连通,同时还在所有横管11a和坚 管lib的上方均匀地设置多个出水孔(图未示),这样当废水从进水口 10进入后,废水便可 从进水管道11喷出,喷射范围基本覆盖池体1的池底,有增加废水与微电解填料2接触面 积的作用。 出水装置4设置在池体1的上端,并且位于微电解填料2的上方,由图6可以看 出,出水装置4包括出水堰12和出水口 13,出水堰12环绕池体1 一圈,其宽度和深度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解反应池,包括池体、微电解填料、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设置在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之间,呈扁圆形,并且短轴长为1.5~2厘米,长轴长为3~3.5厘米;进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下端,其包括设置在池体侧面的进水口和与该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道;出水装置位于池体的上端,其包括出水堰和与该出水堰连通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众和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