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10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为凸模,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压料板和上模压料板入子;上模冲头和上模冲头内的上模压料板入子的上端均固定于上模压料板上;下模为凹模,包括下模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固定座上的下模冲头和下模抬料板,下模抬料板位于下模固定座上,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配合。与传统的单工程模具相比,本新型因为减少了开模套数,大大的提高了冲床设备的利用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模具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模具生产技术向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突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为凸模,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压料板和上模压料板入子;上模冲头和上模冲头内的上模压料板入子的上端均固定于上模压料板上;下模为凹模,包括下模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固定座上的下模冲头和下模抬料板,下模抬料板位于下模固定座上,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配合。与传统的单工程模具相比,本新型因为减少了开模套数,大大的提高了冲床设备的利用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模具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模具生产技术向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突破。【专利说明】一种连续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五金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五金冲压模具生产中,传统使用单工程模具一次冲程只能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而采用连续冲模,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能够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故采用连续冲模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模具安全生产质量,降低人工成本,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模具市场竞争力。但连续冲压模具的设计比单工程模具复杂,是连续冲压生产的要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可防止冲压碎屑对模具的划伤,从而实现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为凸模,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压料板和上模压料板入子;上模冲头和上模冲头内的上模压料板入子的上端均固定于上模压料板上;下模为凹模,包括下模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固定座上的下模冲头和下模抬料板,下模抬料板位于下模固定座上,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配合。所述模具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模压料板上端和下模抬料板下端。弹性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氮气弹簧和下模氮气弹簧,上模氮气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氮气弹簧固定座,上模氮气弹簧的下端弹性连接上模压料板用以缓冲上模冲头及上模压料板的惯性;下模氮气弹簧上端弹性连接下模抬料板用以缓解下模抬料板的惯性。当完成一次冲压需复位时,上模氮气弹簧使上模压料板延时缓慢上升,下模氮气弹簧向上缓推下模抬料板,减少了模具的冲击性,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所述连续成型模具还包括辅助成型机构,所述辅助成型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限位组件。导向组件为导柱和导套结构,导柱与导套配合,导柱能够在导套内滑动,导向组件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定向对准,实现冲压过程;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固定于上模座用以控制上模座与上模压料板的距离,下限位块固定于下模固定座用以控制下模固定座与下模抬料板的距离。当进行冲压时,上限位块向下压住上模压料板,下限位块向上顶住下模抬料板,保证了冲压效果。下限位块周围还设有限位压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产品的形状利用冲头、压料板、抬料板等组件组装,减少了开模套数,提高了冲床设备的利用率。2,氮气弹簧的缓冲可以保证产品冲压后不变形,保证了产品质量。3,通过调整限位块的规格对产品的规格进行微调,节省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模具示意图。图中:1、上模冲头;2、上模压料板入子;3、上模压料板;4、上模座;5、下模冲头;6、下模抬料板;7、下模固定座;8、上模氮气弹簧;9、下模氮气弹簧;10、上限位块;11、下限位块;12、导柱;13、导套;14、氮气弹簧固定座;15、限位压块。【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为凸模,包括上模冲头1、上模压料板3和上模压料板入子2 ;上模冲头I和上模冲头I内的上模压料板入子2的上端均固定于上模压料板3上;下模为凹模,包括下模固定座7、固定在下模固定座7上的下模冲头5和下模抬料板6,下模抬料板6位于下模固定座7上,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配合。所述模具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模压料板3上端和下模抬料板6下端。弹性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氮气弹簧8和下模氮气弹簧9,上模氮气弹簧8的上端固定于氮气弹簧固定座14,上模氮气弹簧8的下端弹性连接上模压料板3用以缓解上模冲头I及上模压料板3的惯性;下模氮气弹簧9上端弹性连接下模抬料板6以缓解下模抬料板6的惯性。当完成一次冲压需复位时,上模氮气弹簧8使上模压料板3延时缓慢上升,下模氮气弹簧9向上缓推下模抬料板6,减少了模具的冲击性,更好的保证了产品7的品质。所述连续成型模具还包括辅助成型机构,所述辅助成型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限位组件。导向组件为导柱12和导套13结构,导柱12与导套13配合,导柱12能够在导套13内滑动,导向组件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定向对准,实现冲压过程;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10和下限位块11,上限位块10固定于上模座4以控制上模座4与上模压料板3的距离,下限位块11固定于下模固定座7以控制下模固定座7与下模抬料板6的距离。当进行冲压时,上限位块10向下压住上模压料板3,下限位块11向上顶住下模抬料板6,保证了冲压效果。下限位块周围还设有限位压块15。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为凸模,包括上模冲头、上模压料板和上模压料板入子;所述上模冲头和上模冲头内的上模压料板入子的上端均固定于上模压料板上;所述下模为凹模,包括下模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固定座上的下模冲头和下模抬料板,所述下模抬料板位于下模固定座上,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模压料板上端和下模抬料板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氮气弹簧和下模氮气弹簧,所述上模氮气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氮气弹簧固定座,上模氮气弹簧的下端弹性连接上模压料板用以缓冲上模冲头及上模压料板的惯性;所述下模氮气弹簧上端弹性连接下模抬料板用以缓冲下模抬料板的惯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成型模具还包括辅助成型机构,所述辅助成型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限位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为导柱和导套结构,导柱与导套配合,导柱能够在导套内滑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固定于上模座用以控制上模座与上模压料板的距离,下限位块固定于下模固定座用以控制下模固定座与下模抬料板的距离。【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565653SQ201320651720【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专利技术者】姚小春, 陈吉林 申请人: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小春陈吉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