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9269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断路器、电动机、控制电路和负载;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滤波电路、三相ADC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还包括负载跟踪电路、转子磁链观测器、微处理器和SVPWM模块;输入滤波电路与断路器连接,还与三相ADC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电路三相ADC整流电路连接,还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通过转子磁链观测器与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载跟踪电路的输入端与负载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SVPWM模块输出端连接至逆变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提高电机寿命和检修周期,提高节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断路器、电动机、控制电路和负载;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滤波电路、三相ADC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还包括负载跟踪电路、转子磁链观测器、微处理器和SVPWM模块;输入滤波电路与断路器连接,还与三相ADC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电路三相ADC整流电路连接,还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通过转子磁链观测器与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载跟踪电路的输入端与负载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SVPWM模块输出端连接至逆变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提高电机寿命和检修周期,提高节电效率。【专利说明】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电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对负载进行跟踪实现智能调节的节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能源价格的日益增长,节能减排成为从国家大的战略考虑到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事情。在电机的节能控制上,近些年也有各式各样的节能产品不断涌现,这些节电产品一般采用的是变频技术,变频技术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减速实现的。对于节能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是对于多数领域需要不能减速的机械加工设备以及电梯运行设备所用的电机确无能为力。怎样实现不减速的情况下实现节能成为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负载进行跟踪,实现不减速的节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包括断路器、电动机和负载,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通过断路器接入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用以驱动负载。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滤波电路、三相ADC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负载跟踪电路、转子磁链观测器、微处理器和SVPWM模块;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三相ADC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三相A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通过转子磁链观测器与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载跟踪电路的输入端与负载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SVPWM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逆变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根据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接收的数据以向SVPWM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具体的,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负载跟踪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逆变电路由六只三极管、六只二极管和三只反相器组成。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源级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出,基极与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出,源级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基极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源级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出,基极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出,源级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基极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源级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出,基极与微控制器的第三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出,源级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基极与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三控制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出;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出,负极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出;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出,负极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出;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出,负极连接至直流电的负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相ADC整流电路由六只二极管组成;二极管Dll的正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入;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相电输入,负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负极;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入;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至第二相电输入,负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负极;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正极,负极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入;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至第三相电输入,负极连接至直流输出的负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由三只电感和三只电阻组成;第一电感和第一电阻串联,第一电感位于第一相电的输入侧,第一电阻位于第一相电的输出侧;第二电感和第二电阻串联,第二电感位于第二相电的输入侧,第二电阻位于第二相电的输出侧;第三电感和第三电阻串联,第三电感位于第三相电的输入侧,第三电阻位于第三相电的输出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滤波电路为一只电容,该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和直流电的负极。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由至少两只电容组成,每只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直流电的正极和直流电的负极。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覆盖了普通变频技术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负载进行自动跟踪的功能,通过微控制器实时监控负载,检测电动机的负载变化和电动机转子磁链,继而通过SVPWM模块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而使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匹配,这种在线调整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也能提高节电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是图1中逆变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图1中三相ADC整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负载跟踪节电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该系统,包括断路器1、电动机2和负载3,还包括控制电路4。负载3是通过电动机2驱动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就是通过对负载的跟踪,通过微控制技术及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实时监测电动机的负载变化,在线调整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使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匹配,达到提高功率因素、消除谐波、实时监控、智能调整和节能的效果。基于上述目的,接下来详细说明控制电路4的结构。该控制电路4通过断路器I接入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2连接所述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用以驱动负载3。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输入滤波电路41、三相ADC整流电路42、直流滤波电路43、逆变电路44、负载跟踪电路45、转子磁链观测器46、微处理器47和SVPWM模块48。所述输入滤波电路41的输入端与断路器I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三相ADC整流电路42的输入端连接;输入滤波电路41主要是对三相交流电源由于受到各种干扰造成输入的三相电里的一些波动个干扰,避免大的脉冲电压对后续电路造成的冲击和损坏。为了在达到滤波的同时又能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方案中输入滤波电路41由三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涛韩梦瑶江雨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仁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