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049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黑矩阵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上的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加电时,变成黑色,在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断电时,变成透明。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均包括上述黑矩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可变色的黑矩阵,使得在封框时,紫外线光可以通过透明的黑矩阵直接照射到封框胶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显示
,尤其涉及到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黑矩阵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黑矩阵将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遮挡住,仅留下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阵2结构。在彩膜基板的衬底1上形成网格状的黑矩阵2,目前所使用黑矩阵2均为掺入导电黑色碳颗粒的丙烯酸树脂制作而成的黑矩阵2。而对于TV和Mobile产品为说,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如图2所示,需要通过紫外线从树脂类黑矩阵2面照射到封框胶3上,但在紫外线光从树脂类黑矩阵2面照射时会被黑矩阵2完全遮挡住,紫外线光的能量无法到达封框胶3上,从而导致封框胶3无法固化,影响到封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黑矩阵,该黑矩阵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上的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加电时,变成黑色,在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断电时,变成透明。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可变色的黑矩阵结构,且该黑矩阵具有在断电时为透明色,在通电时为黑色的特点,在显示面板封框时,该黑矩阵断电,为透明色,此时,紫外线光可以穿透黑矩阵直接照射在封框胶上,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优选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均为网格结构,且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网孔与所述远离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的网孔设置位置一一对应。用于设置彩色滤光层。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薄膜。通过电解质层中的离子在通电后进入到电致变色薄膜中,使得电致变色薄膜变色。优选的,所述电解质层为聚合物电解质层。具有较多的游离离子。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层为碳酸丙烯酸脂电解质和高氯酸锂电解质。具有较多的游离离子。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为有机导电聚合物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变色特性。优选的,所述有机导电聚合物材料为聚苯胺或聚噻吩。该聚苯胺或聚噻吩具有良好的变色特性。优选的,靠近所述衬底的透明电极层也为网格结构,且所述靠近衬底的透明电极层的网孔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网孔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与电致变色层和远离衬底的透明电极层一起形成容纳彩色滤光层的网孔。靠近衬底的透明电极层也可以采用网格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黑矩阵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一层透明电极层;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形成一层电致变色层;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一层透明电极层。优选的,所述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形成一层电致变色层具体包括: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形成一层电解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形成一层电致变色薄膜;或,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形成一层电致变色薄膜;在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上形成一层电解质层。在黑矩阵变色时,通过电解质层的电子游离到电致变色薄膜中实现黑矩阵的从透明变成黑色。优选的,通过构图工艺,在两层所述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具有网孔结构的黑矩阵。在刻蚀出的网孔内形成彩色滤光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方法在衬底上形成可变色的黑矩阵,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封框时的封框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或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上述任一种黑矩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变色的黑矩阵,使得在封框时,紫外线光可以穿透黑矩阵直接照射到封框胶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变色的黑矩阵,使得在封框时,紫外线光可以穿透黑矩阵直接照射到封框胶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黑矩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在封框时的参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黑矩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额另一种黑矩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封框胶时的状态参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黑矩阵在封框时的状态参考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黑矩阵在工作时的状态参考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未工作时的状态参考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工作时的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1-衬底(现有技术)2-黑矩阵(现有技术)3-封框胶(现有技术)10-衬底20-黑矩阵21-第一透明电极层22-电致变色层221-电致变色薄膜222-电解质层23-第二透明电极层30-取向层40-液晶层50-彩色滤光层60-阵列基板70-封框胶80-容纳彩色滤光层的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黑矩阵采用电致变色的结构,且该黑矩阵在未通电时为透明状态,在封框时,紫外线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封框胶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以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为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矩阵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黑矩阵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矩阵,该黑矩阵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10上的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22,电致变色层22用于在两层透明电极层加电时,变成黑色,在两层透明电极层断电时,变成透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黑矩阵20中,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均为网格结构,且所述电致变色层22的网孔与所述远离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的网孔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在显示面板制作时,一个网孔对应一个子像素的区域。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孔是矩形,但不限于此,实际的阵列或彩膜基板中不一定完全是矩形形状,因为黑矩阵20除了遮挡栅线和数据线之外还需要遮挡TFT结构。而且子像素的形状也可以多变,所以黑矩阵20的网孔结构的形状是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选择不同的形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工作原理为: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显示面板在封框时的状态,以彩膜基板为例时,封框具体指的是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对盒工艺。这时,一般封框胶只涂覆在每个阵列基板的周边区域。进行固化时,紫外线光从彩膜基板一侧垂直入射。此时,黑矩阵20为透明色,紫外线光透过位于彩膜基板边缘的黑矩阵20直接照射到封框胶70上,封框胶70在足够的紫外线光照射下能够充分凝固,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框效果,这里的黑矩阵20只示出了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黑矩阵20。一并参考图6和图7,图6和图7示出了黑矩阵20在不同时刻的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其中的黑矩阵20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两层层叠设置的透明电极层,其中,直接贴附在衬底10上的一层透明电极层为第一透明电极层23,远离衬底10的一层透明电极层为第二透明电极层21;另一部分为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2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1之间的电致变色层22,一并参考图4,该电致变色层22包括层叠设置的电解质层222和电致变色薄膜221,且电致变色薄膜221和电解质层222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定,既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的电解质层222贴附在第一透明电极层23上,电致变色薄膜221设置在电解质层2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具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衬底上的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阵列基板的周边区域涂覆封框胶;将所述两层透明电极层断电,所述电致变色层变成透明,紫外线光透过位于彩膜基板边缘的黑矩阵直接照射到封框胶上,封框胶凝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均为网格结构,且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网孔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层透明电极层的网孔设置位置一一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