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成型品、插入成型用金属模具及插入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856 阅读:6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入成型品、插入成型用金属模具及插入成型方法,其目的是摒弃将螺旋弹簧压入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中的方法,以防止压入时产生的树脂屑。为了实现该目的,把螺旋弹簧插入到金属模具的模腔内,使该螺旋弹簧的一部分露出到模腔内,向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使螺旋弹簧的露出到模腔内的露出部与树脂材料结合而使其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先把别的部件插入金属模具的模腔内,使该部件与 树脂一体化的插入成型技术。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把螺旋弹簧插入成型品的一部分中,使该弹簧与 成型品一体化的插入成型的成型品以及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的成型品是轴承部件、把螺旋弹簧的一端侧插 入在该轴承部件内成型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已往,将螺旋弹簧与树脂成型品组合而使之一体化的制品,大多 是把分别制成的螺旋弹簧和树脂成型品,在后面的工序中组装而使 之一体化。作为一个普通的现有例,图9表示已往的复合成型品,它是把分 别制成的螺旋弹簧和树脂成型品,在后面的工序中 一体化而形成的。 图9中,l是螺旋弹簧,2是注射成型的树脂制轴承。图9所示的轴承部件是本申请人制造的用于组装在图像成型装 置(复印机、打印机)中的墨盒上的轴承部件。图ll表示组装有上 述轴承部件的墨盒的一部分。图11中,30是轴承部件,31是墨盒 框体,32是轴部件,33是螺旋弹簧。上述构造为,将一对轴承部件30隔开间隔地组装在墨盒框体31 内,对巴轴部件32从轴岸义部件30的开口部插入,用轴承两端保持着 轴部件32。在该构造中,在各自的工序制成的螺旋弹簧1和轴承2,利用自 动机器等组装机构,把螺旋弹簧1压入轴承2中,由此使它们一体另外,在螺旋弹簧1和轴承2的嵌合设定成间隙配合的场合,根据需要,大多采用粘接等方法使螺旋弹簧1和轴承2—体化。使螺旋弹簧和树脂成型品一体化的技术,在日本实开平03-013853号公报中已有揭示,关于插入成型的技术,在日本登录实用 新型第25254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 - 147066号公报中已有揭示。 但是,上述那样已往的把螺旋弹簧1压入轴承2的构造中,存在 着在把螺旋弹簧1压入轴承2时,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2被螺旋 弹簧1刮削而产生树脂屑的问题。若该树脂屑从轴承2落下,附着 在别的部件上,则有可能引起墨盒的功能损坏。另外,也有可能造 成螺旋弹簧1与轴承2的结合强度降低,影响轴承功能这样的较为 严重的缺陷。另外,在使螺旋弹簧1与轴承2的组装嵌合为间隙配合的场合, 在把螺旋弹簧1插入轴承2时,虽然不会发生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 承2被螺旋弹簧1刮削而产生树脂屑的问题,但是,为了使螺旋弹 簧1不从轴承2上脱落下来,需要采用粘接等其它措施,把螺旋弹 簧1固定在轴承2上,因此存在工时增加、成本升高的问题。另外,用自动机器等对将螺旋弹簧1压入轴承2这样构成的制品 进行组装时,在零件供给部上,有时螺旋弹簧1彼此缠绕不能分离, 而产生螺旋弹簧1的供给不足、自动机器频频停止的问题。另外, 相互缠绕着的螺旋弹簧1的分离,必须由人用手工作业进行,所以 存在比较麻烦的问题。另外,即使在螺旋弹簧1的运送、压入工序 中,由于螺旋弹簧1具有可挠性,所以,必须对自动机器等进行微 调节,也存在着难以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摒弃把螺旋弹簧压入 由树脂材料做成的轴承内的方法,防止在压入时产生树脂屑。另夕卜,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能简便地、低成本地将树脂部件与螺旋弹簧一体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防止螺旋弹簧彼此缠绕,从而可无障 碍地供给螺旋弹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像螺旋弹簧那样具有弹性的 部件,该部件具有在向需要弹性功能的部件进行弹性作用时能防止 其脱落的功能,特别是将螺旋弹簧插入成型的轴承部件。即,把螺旋弹簧安装到轴承部件上的场合,如上所述,在轴承部 件的螺旋弹簧安装位置上形成突起部,把螺旋弹簧的一端部分套入 在该突起上地将其安装时,会产生出现上述的刮削屑、螺旋弹簧容 易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解决该问题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l个技术方 案的插入成型品的特征在于,把螺旋弹簧插入到金属模具的模腔内, 使该螺旋弹簧的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模腔内,向上述模腔内注射熔融 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使上述螺旋弹簧的露出到模腔内的露出部与 树脂材料结合而使其一体化。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用金属模具的特征在于,具有模腔和保持部;上述模腔通过向其内注射熔融树脂而 成型成型品;上述保持部以使上述螺旋弹簧的一部分露出在上述模 腔内的状态保持该螺旋弹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方法的特征在 于,采用上述的插入成型用金属模具。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品的特征在于, 采用上述的插入成型用金属模具成型的。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方法,是将螺旋 弹簧部件插入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模具和移动模具上 形成用于成型轴承部件的模腔;在该模腔内形成保持部用模腔部, 该保持部用模腔部用于成型保持上述螺旋弹簧部件的一端部分的保 持部;把上述螺旋弹簧部件插入该保持部用模腔部,关闭上述模具, 注入树脂材料,将上述螺旋弹簧部件插入成型于上述轴承部件上。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方法,是将螺旋 弹簧部件插入成型于轴承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上述轴承部件的固定模具和移动模具上形成用于成型上述轴承部件的轴承 部件用模腔;与该轴承部件用模腔相对地形成用于插入上述螺旋弹 簧部件的插入部;把上述螺旋弹簧部件插入该插入部内;在4巴该螺 旋弹簧部件朝着上述轴承用模腔推压的状态下注入树脂材料。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方法,是将螺旋 弹簧部件插入成型于轴承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把固定块和移动块打开规定尺寸的状态下, 一度停止合模动作的 工序;把螺旋弹簧部件定位到规定的位置的工序;再开始进行合模 动作、将固定块和移动块关闭而形成模腔的工序;将树脂材料注入 上述模腔内的工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品的特征在于, 在成型轴承部件的成型模具上设置用于成型上述轴承部件的模腔; 把螺旋弹簧部件的一端部分插入该模腔内;通过向上述模腔内注入 树脂材料,将上述螺旋弹簧部件的一端部分插入成型在上述轴承部 件上,使该螺旋弹簧部件的另一端部分成为自由端。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个技术方案的插入成型品,是将金属制 的螺旋弹簧插入成型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与金属模具的用于成 型上述成型品的成型品用模腔相邻地设置保持部用模腔,该保持部 用模腔用于成型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保持部;与上述成型品用模腔 相邻地配置上述金属制的螺旋弹簧、关闭上述金属模具;将树脂注 入上述成型品用模腔和保持部用模腔,由此将螺旋弹簧插入成型于 上述成型品上。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之树脂成型品的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之树脂成型品的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之树脂成型品的图。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用金属模具的图。 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用金属模具的图。 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用金属模具的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方式之树脂成型品的图。 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螺旋弹簧的图。 图9是说明已往的树脂成型品的图。 图IO是说明将螺旋弹簧在轴方向上压缩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说明组装在墨盒上的轴承部件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之树脂成型品的图。图1中,3 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成型方法,是将螺旋弹簧部件插入成型于轴承部件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成型上述轴承部件的固定模具、移动模具和芯销形成用于成型上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部件用模腔;与该轴承部件用模腔相对地在上述移动模具上形成用于插入上述螺旋弹簧部件的插入部;把上述螺旋弹簧部件插入该插入部内;将上述芯销插入该螺旋弹簧部件的内径部,并且向上述轴承部件用模腔推压上述螺旋弹簧部件并将其定位,在上述螺旋弹簧部件部分地进入上述轴承部件用模腔的状态下进行合模,并注入树脂材料到上述芯销的前端,而将上述螺旋弹簧部件插入成型于上述轴承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屉谷悦明户田弘志植松克重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