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8355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过渡环中间设有多个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包括沿轴向由内向外倾斜的外分流流道和沿轴向由外向内倾斜的内分流流道,所述内、外分流流道在过渡环上沿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熔融物料的内部料流与外部料流进行互换,熔融物料在通过倾斜的内、外分流流道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混炼、增压和提高塑化作用,使得进入模头的物料内外塑化均匀,料流平稳,可以提高型材的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过渡环中间设有多个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包括沿轴向由内向外倾斜的外分流流道和沿轴向由外向内倾斜的内分流流道,所述内、外分流流道在过渡环上沿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分布。本专利技术将熔融物料的内部料流与外部料流进行互换,熔融物料在通过倾斜的内、外分流流道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混炼、增压和提高塑化作用,使得进入模头的物料内外塑化均匀,料流平稳,可以提高型材的物理性能。【专利说明】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
技术介绍
在塑料型材加工过程中,通常挤出机与模头通过一个环形过渡环连接,过渡环中间开有流道,熔融物料通过挤出机螺筒、螺杆挤出后,通过圆形过渡环中间的流道,直接挤入挤出模头流道内。因挤出机螺筒、螺杆挤出的熔融物料在流道中内外层的塑化不一定很均匀,特别是老旧的挤出机,螺筒、螺杆间隙有变化,不能保证熔融物料内外层的良好塑化,物料流动性也存在差异,流速不均,流道内各处熔压不一致,致使产品物理性能存在差异,严重时可使型材的物理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将过渡环设置成多孔板或采用具有螺旋形较大通孔流道的混炼器。专利号为ZL201020539262.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就是这样一种作为混炼器的过渡环。多孔板只对挤出物料加压,不能使物料混合、重组。而螺旋形混炼器因受加工限制,在制作时只能开少量的螺旋形混炼腔(通常为5?8个),在较少的混炼腔内,对增加流道压力作用小,内外层物料的混合不够充分、精确。因此,均不能很好地提高挤出型材的物理性能。【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可使熔融物料在通过过渡环时混合塑化均匀,料流平稳,可提高型材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过渡环中间设有多个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包括沿轴向由内向外倾斜的外分流流道和沿轴向由外向内倾斜的内分流流道,所述内、外分流流道在过渡环上沿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分布。当来自挤出机的熔融物料经过过渡环时,内分流流道将外层的熔融物料导入模头入料口的中间,外分流流道则将中间的熔融物料导入模头入料口的外层,使得内外层物料发生互换而进一步混合,并且物料在通过过渡环时由于流道截面减小使得压力增加,且经过倾斜设置的流道时压力进一步增加,可以提高塑化效果O进一步的,所述内、外分流流道截面形状呈扇形。采用扇形截面的流道,可以充分利用过渡环的端面,扩大过渡环上流道的总过流截面,从而提高过流能力。进一步的,内、外分流流道截面积沿轴向不变。物料在通过内、外分流流道时压力均匀,能平稳通过。进一步的,所述内、外分流流道的进、出口的对称中心分别在过渡环两侧端面上沿轴向同心分布。这种结构不仅便于加工流道,而且内外分流流道分流均匀,料流可平稳通过过流环。进一步的,过渡环上沿径向设置数层内、外分流流道。通过设置多层内、外分流流道,使得流道数量进一步增加,当熔融物料沿轴向分多层通过过渡环时,物料在进、出口端被多个分流流道分隔和融合,并且同层料流在内、外分流流道的作用下内外互换,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塑化效果,还可以减小内、外分流流道的斜率,方便加工。优选的,过渡环中心设有轴向的中心流道。通过中心流道,可以将由内分流流道导入到模头内的外层物料内、外部均有内层物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混炼、塑化效果。优选的,过渡环中心设有向两侧凸起的分流锥,通过分流锥的导向和分流,使得物料进、出过渡环更平稳。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将熔融物料的内部料流与外部料流进行互换,熔融物料在通过倾斜的内、外分流流道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混炼、增压和提高塑化作用,使得进入模头的物料内外塑化均匀,料流平稳,可以提高型材的物理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P-P线剖面图;图3为图1中沿M-M线剖视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图1中沿M-M线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两层内、外分流流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N-N线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过渡环I为一圆盘,中间设有沿轴向由内向外倾斜的外分流流道3和沿轴向由外向内倾斜的内分流流道2,内、外分流流道2、3在过渡环I上沿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分布。内、外分流流道2、3截面形状呈扇形,内分流流道2扇形截面的边长由进口 21向出口 22逐渐递减,而弧长逐渐递增,使得其截面积保持不变;外分流流道3则相反,扇形截面的边长由进口 31向出口 32逐渐递增,而弧长逐渐递减,使得其截面积同样保持不变。本例中,内、外分流流道2、3的过流截面积相同,使得分流时料流均匀进出内、外分流流道2、3,而且在与挤出机与模头连接时,过渡环两端面可以调换使用。上述内、外分流流道2、3的过流截面积也可以沿轴向逐渐减小,使得物料通过时压力进一步增加,有利于混炼,但过渡环的总过流能力下降。内、外分流流道的进、出口 21、31和22、32的对称中心分别在过渡环I两侧端面上沿轴向同心分布,使得内、外分流流道2、3的进、出口分布在同心圆环上。在过渡环进口端,内分流流道2的进口 21位于外侧圆环上,外分流流道3的进口 31位于内侧圆环上。在过渡环出口端,内分流流道2的出口 22位于内侧圆环上,外分流流道3的出口 32位于外侧圆环上。内、外分流流道的进、出口 21、31和22、32可以设置倒角,以便于物料进入流道时增压,和流出流道时能迅速扩散。流道数量过多,单个流道截面积小,加工不便,数量过少,则物料的增压、混合、塑化、分流的效果下降。因此,内、外分流流道2、3的数量以20?40个较合适。过渡环I中心设有轴向的中心流道4。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向两侧凸起的分流锥5,用来对进、出过渡环I的物料导向和分流。过渡环I上沿径向可以设置多层内、外分流流道。图5和图6所示为设置两层内、外分流流道的实施例,内层内、外分流流道2、3外部,设置有第二层内、外分流流道2a、3a。其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挤出机6的螺杆将熔融物料经过渡环I的内、外分流流道输送至模头7内的流道时,外层物料81沿内分流流道2流入到内层,而内层物料82经外分流流道3导入外层,中间部分物料82经过渡环中心的中心流道4流至模头7的流道中心。经过过渡环I后,内、外层物料82、81进行互换的同时进行混炼和塑化,使得进入模头的物料内外塑化均匀,熔压更一致,料流更平稳。【权利要求】1.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过渡环(I)中间设有多个分流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流道包括沿轴向由内向外倾斜的外分流流道(3)和沿轴向由外向内倾斜的内分流流道(2),所述内、外分流流道(2、3)在过渡环(I)上沿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分流流道(2、3)截面形状呈扇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其特征在于:内、外分流流道(2、3)截面积沿轴向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分流流道的进、出口(21、31和22、32)的对称中心分别在过渡环两侧端面上沿轴向同心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塑料挤出机与模头的过渡环,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安平蒋标马群柱潘雯周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格瑞特挤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