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及其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5996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端盖及连接反射板与端盖的安装板,其中,智能天线还包括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校准网络印制于介质板的表面,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的功率分配网络及多个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板设有至少一折弯条,折弯条贯穿校准装置固定于反射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缩小智能天线的尺寸,且校准装置校准网络中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到天线子阵列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端盖及连接反射板与端盖的安装板,其中,智能天线还包括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校准网络印制于介质板的表面,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的功率分配网络及多个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板设有至少一折弯条,折弯条贯穿校准装置固定于反射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缩小智能天线的尺寸,且校准装置校准网络中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到天线子阵列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一致。【专利说明】智能天线及其校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天线及其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SCDMA)的普及及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的发展,智能天线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天线行业研究的重点。目前,智能天线的实现方法是阵列的水平面方向并排设计4-8列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在垂直方向上至少由2个辐射单元组成。相比于其他基站天线而言,现有的智能天线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由此产生一些缺点,如:一是智能天线横截面较大,风载荷大,在强风等恶劣天气会带来安全隐患,增加施工难度;二是对智能天线安装部件的强度要求较高,增加成本;三是智能天线尺寸较大导致与周围环境不和谐,使公众误认为辐射大而抵触安装,造成选址困难。因此,智能天线的小型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校准网络作为智能天线的核心部件之一,对保证系统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校准网络通常置于天线的前端或背部,导致天线的长度或厚度增加,不利于智能天线的小型化。且目前的校准网络通过电缆与射频连接器相连,电缆的长度误差会导致校准网络的相位不一致,严重的会造成智能天线指标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天线及其校准装置,能够缩小智能天线的尺寸,且校准装置校准网络中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到天线振子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一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端盖及连接反射板与端盖的安装板,其中,智能天线还包括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校准网络印制于介质板的表面,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的功率分配网络及多个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 ;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板设有至少一折弯条,折弯条贯穿校准装置固定于反射板上。其中,校准装置包括接线座和电缆,其中,设置于定向耦合器信号输出端口的接线座用于焊接电缆。其中,电缆与振子连接。其中,接头为射频连接器,依次贯穿端盖、安装板及校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天线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校准网络印制于介质板的表面,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及多个定向耦合器;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功率分配网络,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其中,智能天线校准装置还包括接线座和电缆,其中,设置于定向耦合器信号输出端口的接线座用于焊接电缆。其中,接头的内芯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其中,接头为射频连接器。其中,介质板为PCB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智能天线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介质板上印制有校准网络,校准网络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及多个定向耦合器,其中,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功率分配网络,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由于印制有校准网络的介质板紧贴智能天线安装板表面固定,相对于现有校准网络置于智能天线的前端或背部,可缩小智能天线的尺寸。同时,由于接头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可使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到天线振子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一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智能天线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智能天线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板11、介质板12、多个接头13及校准网络14 ;其中,介质板12、多个接头13及校准网络14属于校准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介质板12固定于安装板11的一侧,接头13固定于安装板11的另一侧。校准网络14印制于介质板12的表面,用于对智能天线进行校准,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141及多个定向耦合器142 ;多个功率分配器141形成功率分配网络,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142。接头13贯穿安装板11和介质板12,其内芯直接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142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直接相连用于减小接头13与定向耦合器142的信号输入端口用电缆连接时的相位误差。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天线校准装置还包括接线座15和电缆16,其中,设置于定向耦合器142信号输出端口的接线座15用于焊接电缆16。其中,接线座15可利用焊接柱使电缆16与介质板12垂直,或直接采用在介质板12上开焊接槽的方式使电缆16与介质板12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接头13的内芯与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142的信号输入端口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1靠近介质板12的方向设有至少一折弯条111,折弯条111贯穿介质板12。在本实施例中,介质板12为PCB板,接头13为射频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介质板12紧贴于安装板11上,通过螺钉或铆钉的方式固定。接头13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板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利用等效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设有若干金属片,用于调谐电磁场干扰。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校准装置和天线,其中,天线包括反射板21、位于反射板21上的振子22、端盖23及连接反射板21与端盖23的安装板24。其中,校准装置为图1所示的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31、多个接头32、校准网络33及电缆34。其中,安装板24上设有至少一折弯条241。在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振子22相连。具体为,校准装置的电缆34与振子22相连。校准装置中每个定向耦合器用于在功率分配网络的一个分路端口与一个天线振子阵列之间实现耦合。其中,部分电缆34可折弯后穿过反射板21与振子22相连,此方式可方便布线。在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24的一侧,安装板24上的折弯条241贯穿校准装置固定于反射板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端盖及连接反射板与端盖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介质板、多个接头及校准网络;所述校准网络印制于介质板的表面,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形成的功率分配网络及多个定向耦合器;所述功率分配网络的任一分路端口连接一定向耦合器;所述接头内芯直接与所述功率分配网络的合路端口或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一接头对应一端口;所述校准装置固定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一折弯条,所述折弯条贯穿所述校准装置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生赖展军卢吉水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