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宏专利>正文

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449 阅读:22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结构,是由一片或多片成型的隔板单元所组成,该隔板单元为模制塑胶成型,在其本体面板上以矩阵间隔形成数个向一侧凸出的杯槽,使隔板单元可视需要而将杯槽相对贴抵粘接或嵌接组合,组合后再于外侧依使用条件而贴上具有装饰美化或防火等效果的面板,构成强度增加并能利用回收废料成型,具备环保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间板,特别是指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属于建材领域。由于水泥砌墙施工之不易以及费时,而且成本较高,现行的隔间设施除非是非得要用水泥墙面作为隔间不可,一般的作法是以单片或数片美耐板相互钉合成较厚的隔板墙来加以区隔。在常见的隔间板中,又有另一种隔间板,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隔间板1的两侧各为面板11、12,在两面板的中间则设置了数片间隔肋片1a、1b、1c……,如此达到具有隔间目的以及补强的隔间板结构。然而,该隔间板的成型及其构成却存在着以下缺点1.该隔间板以塑钢板一次成型后应用到实际的隔间用途,其材质无法利用回收的废料,必需为全新的材料,成本上大为提高。2.该隔间板成型后即定型定样,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随意变更或调整,因此,制作时需准备好多种规格来供消费者选购,生产上有诸多限制。3.该隔间板仅以数片间隔肋片区隔补强,在实际的应用上难发挥应有的补强功能,补强效果不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是由二片模制成型的隔板单元所组成,于隔板单元的一侧预先一体形成数个适当间隔的杯槽,使隔板单元可藉粘接、套接组合,并在其外表依不同需要贴上不同材质的面板。上述的隔板单元可藉由杯槽底端的槽底相互贴抵粘合来组合;又可藉由杯槽底端的槽底相互错开粘合;隔板单元的杯槽底端又可预先分别形成嵌扣粒及嵌扣槽,使其嵌扣粒及嵌扣槽相互嵌接组合;隔板单元又可以其本体面板相对粘合组合;隔板单元以杯槽相对组合后,又可在内部填充泡棉;隔板单元外表贴覆的面板相对杯槽位置,可预先形成数个吸音孔,而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隔间板亦可由单一隔板单元的两外表面贴覆面板。显然,隔间板亦可将三片或多片隔板单元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如上所述的隔间板具有能适应各种使用场所而扩大其适用范围,并以回收的废料来成型,不仅具备补强功能,亦具备环保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一详述。图1为现有隔间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部分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部分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部分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组合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2是隔间板,1a、1b、1c是间隔肋片,3、4是隔板单元,30、40是本体面板,31、41是杯槽,3a、4a是槽口,3b、4b是槽底,51、52是面板,6是空间,61是嵌扣粒,62是嵌扣槽,63是泡棉,71是吸音孔,8是声波。如图2所示,该隔间板2包括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隔板单元3、4是以相同模具模制的塑胶成型,本体面板30、40上形成数个适当区隔且向一侧凸出的杯槽31、41、,在杯槽31、41的上端为口径较大的槽口3a、4a,而下端则为圆面较小的槽底3b、4b。组合时,如图3所示,将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分别以杯槽31、41的槽底3b、4b相对贴抵后再粘贴组合,组合完成后,再于隔板单元3、4的外侧表面贴上具有装饰美化效果的面板51、52,由此可知,本新型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在组合上是非常具有弹性及方便性的,面板51、52可以配合使用者的需求而随意更换,结构虽然轻巧,但是强度极高,而且,作为最主要构件的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可以利用回收的废料来成型,在成本上可大大地降低,也极具有环保的功能。本新型又可因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有另一种组合方式,如图4所示,它并不是如图3所示将两隔板单元的槽底3b、4b相对贴抵粘合,而是将杯槽31、41的槽底3b、4b相互错开,在两相夹合的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之间,即可由相互完全套合的杯槽31、41作为补强,不难看出,其补强效果是相当大的,而且,又有将整体组合后的体积缩小一半的功效,对于空间的调配具有相当大的的灵活性。在有关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的组合上,又可如图5所示,即在杯槽31、41的槽底3b、4b下端各自形成嵌扣粒61及嵌扣槽62,可利用槽底3b、4b下端嵌扣粒61及嵌扣槽62相互嵌接,不仅方便组装,而且可增加其结构强度。本新型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组合后,可如图6所示,组合后杯槽31、41以外的空间6内,可填充泡棉63等发泡吸音材料,使组合后的隔间板兼具极佳的隔音效果。图7为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在整体的外表所贴覆的面板51、52上,相对各杯槽的位置亦可形成数个吸音孔71,外部环境声波8可自吸音孔71进入杯槽31、41,该进入的声波在槽内多次反射后,即可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图8为本技术之又一实施例,将第一隔板单元3和第二隔板单元4以反面相贴接,使其杯槽31、41之槽底分别朝向外侧,当在外侧再以面板51、52贴覆装饰后,其本体面板30、40则形成中间补强之再补强,如此可进一步提供补强效果,又增加了使用者的适用范围。又,本新型隔间板的组构形态亦可采单一隔板单元(如图9所示),将单一的隔板单元3上下两表面再各自贴覆面板51、52,则构成较薄的隔间板。综上所述,本新型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能适应不同使用场所而加大其适应范围,并能利用回收的废料来成型,具备了环保的优点,而且,在使用上也有多种方式,包括补强、吸音等等功效,而该等功效确实较常见的隔间板为佳,实为一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且符合环保要求之新型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隔间板(2)由二片模制成型的隔板单元(3)、(4)所组成,于隔板单元的本体面板(30)、(40)一侧形成数个适当间隔的杯槽(31)、(41),由杯槽底端的槽底(3b)、(4b)相互贴抵粘合组合,并在其外表面贴上面板(51)、(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板单元(3)、(4)又可由杯槽(31)、(41)底端的槽底(3b)、(4b)相互错开粘合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板单元(3)、(4)杯槽(31)、(41)底端的槽底(3b)、(4b)又可预先分别形成嵌扣粒(61)及嵌扣槽(62)使其嵌扣粒及嵌扣槽相互嵌接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板单元(3)、(4)又可以其本体面板(30)、(40)相对粘贴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间板单元(3)、(4)杯槽(31)、(41)相对组合后,又可在内部填充泡棉(6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板单元(3)、(4)外表面所贴覆的面板(51)、(52)相对杯槽(31)、(41)位置,可预先形成数个吸音孔(7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间板(2),可由单一隔板单元(3)的两外表面贴覆面板(51)、(5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间板(2)为多片隔板单元(3)粘合组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结构,是由一片或多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强化塑胶隔间板,其特征在于:隔间板(2)由二片模制成型的隔板单元(3)、(4)所组成,于隔板单元的本体面板(30)、(40)一侧形成数个适当间隔的杯槽(31)、(41),由杯槽底端的槽底(3b)、(4b)相互贴抵粘合组合,并在其外表面贴上面板(51)、(5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3月21日 18:32
    隔间,就是隔出一个房间或分隔一个区域,主有低隔间和高隔间两种,高隔间又叫高隔断,高隔墙,隔断,成品隔断,高隔屏,高间隔,铝合金隔断,高屏风,玻璃隔断,隔墙,办公隔断,办公玻璃,办公隔墙等。甚至有人也叫屏风。这些叫法都是因为南北差异,地区差异有别的,而高隔间是在中国南方的叫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