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恩泽专利>正文

双管路控制式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835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12:50
双管路控制式旋转机构,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涡轮(6)、涡轮排气管(7)和连接轴(8),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2)与涡轮(6)通过连接轴(8)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连接管(9)、第一旋转轴(10)、蝶阀(11)、第二连接管(12)、第二旋转轴(13)、链条(14)、容积腔(15)、固定体(16)、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第三连接管(19)、隔板(20)、旋转体(21)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一端与压气机进气管(1)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排气管(5)相连通,第一旋转轴(10)的后端穿过第一连接管(9)后镶嵌在第一连接管(9)的内壁上,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位于第一连接管(9)的外部,蝶阀(11)安装在第一连接管(9)内并与第一旋转轴(10)固定在一起,所述容积腔(15)的纵截面为圆环状,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固定体(16)安装在容积腔(15)内并与容积腔(15)的内壁面固定在一起,该固定体(16)纵截面为圆弧状,其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均设置在固定体(16)内且第一贯穿管(17)和第二贯穿管(18)相连通,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且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贯穿管(17)的横截面面积,隔板(20)安装在第二贯穿管(18)内并与第二贯穿管(18)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17)内并与第一贯穿管(17)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另一端与隔板(20)固定在一起,第二旋转轴(13)的后端穿过容积腔(15)后镶嵌在容积腔(15)的内壁上,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位于容积腔(15)的外部,旋转体(21)通过连接板(22)与第二旋转轴(13)固定在一起,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和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通过链条(1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3)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体(16)后与第一贯穿管(17)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9)的一端与容积腔(15)相连通,另一端与涡轮排气管(7)相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双管路控制式旋转机构,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涡轮(6)、涡轮排气管(7)和连接轴(8),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2)与涡轮(6)通过连接轴(8)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连接管(9)、第一旋转轴(10)、蝶阀(11)、第二连接管(12)、第二旋转轴(13)、链条(14)、容积腔(15)、固定体(16)、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第三连接管(19)、隔板(20)、旋转体(21)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一端与压气机进气管(1)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排气管(5)相连通,第一旋转轴(10)的后端穿过第一连接管(9)后镶嵌在第一连接管(9)的内壁上,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位于第一连接管(9)的外部,蝶阀(11)安装在第一连接管(9)内并与第一旋转轴(10)固定在一起,所述容积腔(15)的纵截面为圆环状,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固定体(16)安装在容积腔(15)内并与容积腔(15)的内壁面固定在一起,该固定体(16)纵截面为圆弧状,其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均设置在固定体(16)内且第一贯穿管(17)和第二贯穿管(18)相连通,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且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贯穿管(17)的横截面面积,隔板(20)安装在第二贯穿管(18)内并与第二贯穿管(18)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17)内并与第一贯穿管(17)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另一端与隔板(20)固定在一起,第二旋转轴(13)的后端穿过容积腔(15)后镶嵌在容积腔(15)的内壁上,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位于容积腔(15)的外部,旋转体(21)通过连接板(22)与第二旋转轴(13)固定在一起,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和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通过链条(1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3)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体(16)后与第一贯穿管(17)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9)的一端与容积腔(15)相连通,另一端与涡轮排气管(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恩泽
申请(专利权)人:庞恩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