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538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3:44
一种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包括中板(1)、漏煤通道(2)和侧板(3),其特征是: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1)上开设漏煤孔;在中板(1)的漏煤孔下方焊接一组钢板,形成漏煤通道(2);在漏煤通道(2)的下方的侧板(3)上开设卸煤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用于煤矿井下皮带自移机尾。本技术用于煤矿井下皮带自移机尾中板的粘煤问题,其结构特征在于在皮带自移机尾的基架的中板上开设漏煤孔,在漏煤孔的下方焊接出一条漏煤通道,使得中板上的煤尘进入漏煤通道后,在重力和皮带自移机尾振动的双重作用下,从侧板上开设的卸煤孔落到地面,从而达到清理中板煤尘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煤尘在中板上经过皮带的长时间拖带而粘在中板上的问题,通过在中板上开漏煤孔,增加漏煤通道,使煤尘能够尽早尽快的脱离中板,从而解决了皮带自移机尾中板上煤尘堆积问题。【专利说明】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皮带自移机尾,具体说是一种煤矿井下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煤矿井下皮带自移机尾的基架,主要由中板、底板和侧板组成,中板为光面板,中板上承载着皮带,皮带上承载着煤,在传统的设计中,是希望通过皮带的运动,将洒落在中板上煤带走,然而在实际的运煤工作中,大块的煤容易带走,由于中板较长而且有坡度,煤湿度较大,煤尘很容易粘在中板上,长时间的积累导致中板上面的煤尘越来越厚,将皮带逐渐抬高,从而使皮带与压板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最后小到不足以让皮带通过,最终出现卡皮带,撕皮带,断皮带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煤矿井下皮带自移机尾中板的粘煤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除中板上煤尘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工艺性好,强度高,能有效的解决中板的粘煤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可分为三部分:中板1、漏煤通道2、侧板3。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I上开设漏煤孔;在中板I的漏煤孔下方焊接一组钢板,形成漏煤通道2 ;在漏煤通道2的下方的侧板3上开设卸煤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煤尘在中板上经过皮带的长时间拖带而粘在中板上的问题,通过在中板上开漏煤孔,增加漏煤通道,使煤尘能够尽早尽快的脱离中板,从而解决了皮带自移机尾中板上煤尘堆积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板,2.漏煤通道,3.侧板。【具体实施方式】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是指: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上开设一个漏煤孔,在漏煤孔下方焊接一条漏煤通道,在与漏煤通道下方接触的侧板位置上开设一个卸煤孔。具体操作过程: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上开一个漏煤孔,当有煤尘进入皮带和中板之间的时候,煤尘会在皮带运动的带动下进行运动,通过短距离的水平运动,煤尘会进入漏煤孔,进而进入中板漏煤孔下方的漏煤通道,在重力和皮带自移机尾振动的双重作用下,最后通过侧板上开设的卸煤孔将煤尘卸至巷道地面。本自移装置共开设两组清煤装置,大大减少煤尘的运行距离,当煤尘量特别大的时候,可适当的人工喷水,喷水后形成的煤泥同样可通过清煤装置卸至巷道地面。【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包括中板(I)、漏煤通道(2)和侧板(3),其特征是: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⑴上开设漏煤孔;在中板⑴的漏煤孔下方焊接一组钢板,形成漏煤通道(2);在漏煤通道(2)的下方的侧板(3)上开设卸煤孔。【文档编号】B65G21/02GK203544940SQ201320422727【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专利技术者】沈建国, 赵举, 于远龙 申请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自移机尾清煤装置,包括中板(1)、漏煤通道(2)和侧板(3),其特征是:在皮带自移机尾基架的中板(1)上开设漏煤孔;在中板(1)的漏煤孔下方焊接一组钢板,形成漏煤通道(2);在漏煤通道(2)的下方的侧板(3)上开设卸煤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国赵举于远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