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辊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118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2:42
辊压机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辊钉,所述辊轮的表面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辊钉相配合的辊钉孔,所述辊钉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辊钉孔内;所述辊轮的端面与所述辊轮的表面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边护齿相配合的边护齿孔,所述边护齿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护齿孔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高压辊压机
,尤其涉及一种辊压机辊轮。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辊钉,辊轮的表面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辊钉相配合的辊钉孔,辊钉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辊钉孔内;辊轮的端面与辊轮的表面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边护齿相配合的边护齿孔,边护齿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边护齿孔内。本技术采用可更换的辊钉及边护齿,从而避免辊轮的表面受到磨损,延长了辊轮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更换辊钉及边护齿的停机修复时间短,所以修复费用低。【专利说明】辊压机辊轮
本技术涉及高压辊压机
,尤其涉及一种辊压机辊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采选、冶金、建材等行业用普遍使用的高压辊压机,主要用于破碎及滚压,其辊轮表面的辊钉及边护齿是不可更换的,辊钉及边护齿与辊轮表面一般采用焊接结合,由于物料的磨损,辊钉及边护齿很快就会磨损,逐渐变短,严重时发展到会使辊轮表面受损,当辊轮表面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再停机修复辊面,这样停机修复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主要是修复的费用特别高。辊钉及边护齿的寿命一般只有6个月左右。不更换辊钉及边护齿的条件下,辊轮的寿命在12-18个月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辊钉与边护齿可更换的辊压机辊轮,避免辊轮表面的过度磨损,提高辊轮的使用寿命,减少修复费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辊压机辊轮,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辊钉,所述辊轮的表面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辊钉相配合的辊钉孔,所述辊钉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辊钉孔内;所述辊轮的端面与所述辊轮的表面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边护齿相配合的边护齿孔,所述边护齿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护齿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辊钉与所述辊钉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辊钉孔底部为弧形底。进一步地,所述辊钉的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圆头。进一步地,所述辊钉与所述辊钉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60 μ m。进一步地,所述边护齿孔包括设置在所述辊轮的端面的矩形楔槽及设置在所述辊轮的表面的与所述矩形楔槽相通的豁孔。进一步地,所述边护齿与所述边护齿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边护齿与所述边护齿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60 μ 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胶粘的方式将辊钉和边护齿固定在辊轮上,当辊钉及边护齿磨损到需要更换时,通过加热辊轮的方式,即可将磨损的辊钉及边护齿从辊轮上摘除,更换新的辊钉及边护齿,从而避免辊轮的表面受到磨损,延长了辊轮的使用寿命;更换辊钉及边护齿的停机修复时间短,且修复费用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辊压机辊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辊压机辊轮,辊轮的表面I设有若干个棍钉3,棍轮的表面I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2,两排边护齿2之间均勻分布多排辊钉3,辊钉3的设置数量根据辊压机规格选择。辊轮的表面I设有若干个与辊钉3相配合的辊钉孔,辊钉3 —一对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辊钉孔内,辊钉与辊钉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60 μ m。辊轮的端面4与辊轮的表面I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边护齿2相配合的边护齿孔,边护齿2通过胶粘的方式一一对应固定在边护齿孔内,边护齿与边护齿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60 μ m。具体地,边护齿孔包括设置在辊轮的端面4的矩形楔槽5及设置在棍轮的表面I的与矩形楔槽5相通的豁孔6,矩形楔槽5的开口向着棍轮的端面4。进一步地,所述辊钉孔底部为弧形底。弧形底一方面加大辊钉与辊钉孔底部的接触面积,当垂直压力大时不易压碎辊钉底部边缘;另一方面保证较大的胶结面,使辊钉胶结的更加牢固。所述辊钉的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圆头,根据物料需求决定是将平头还是圆头露在外面。进一步地,辊钉的材质根据物料不同,可以采用硬度和耐磨性兼顾的铬钥钨镍合金材料,满足生产需要。进一步地,边护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的材质为铬钥合金钢,上部的材质为硬质合金,上下两部分通过焊接及螺栓连接,既保证了边护齿的耐磨性,又大幅度降低了边护齿的材料成本。本技术的装配及修复过程如下:先将辊钉3的插入段涂胶,插入辊钉孔中,用橡胶锤敲入;然后将边护齿2涂胶从辊轮端面4的矩形楔槽5敲进,边护齿2露出辊轮表面I的部分从豁孔6探出。辊钉3与边护齿2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更换辊钉3与边护齿2,使辊轮表面I不受到磨损。当需要拆下辊钉时,用割炬烘烤辊钉孔周围的辊轮表面,由于胶层受热后产生气体,即可将辊钉顶出,随后用钳子拔出辊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辊钉材质可以针对物料不同,采用硬度和耐磨性兼顾的铬钥钨镍合金材料,满足生产需要,而无须考虑焊接因素。(2)边护齿材质为铬钥合金钢与硬质合金,通过焊接及螺栓连接将两部分组合而成,既保证了边护齿的耐磨性,又大幅度降低了边护齿的材料成本,边护齿与边护齿孔之间也是通过胶结结合,便于更换。(3)辊钉与辊面采用胶接结合,在辊钉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加热辊轮表面来拆卸辊钉,以实现更换辊钉,不会使辊面受到磨损,停机修复时间很短;由于不需修复辊面,修复费用很低。(4)辊钉及边护齿寿命一般为6-10个月,在更换辊钉及边护齿的条件下,辊轮不会磨损,辊轮的寿命可达60个月以上。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辊压机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辊钉,所述辊轮的表面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辊钉相配合的辊钉孔,所述辊钉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辊钉孔内;所述辊轮的端面与所述辊轮的表面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边护齿相配合的边护齿孔,所述边护齿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护齿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钉与所述辊钉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钉孔底部为弧形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钉的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圆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钉与所述辊钉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 ?60 μ m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护齿孔包括设置在所述辊轮的端面的矩形楔槽及设置在所述辊轮的表面的与所述矩形楔槽相通的豁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护齿与所述边护齿孔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护齿与所述边护齿孔之间的间隙为.10 μ m ?60 μ m0【文档编号】B02C4/30GK203540613SQ201320652801【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专利技术者】黄文斌, 刘正发, 樊统云, 李俊, 王敬军, 于恩广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辊压机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辊钉,所述辊轮的表面两侧边缘处各设有一排边护齿;所述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辊钉相配合的辊钉孔,所述辊钉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辊钉孔内;所述辊轮的端面与所述辊轮的表面交界处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边护齿相配合的边护齿孔,所述边护齿一一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护齿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斌刘正发樊统云李俊王敬军于恩广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鞍山市鑫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