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功专利>正文

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089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1:33
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口、集气箱和真空泵;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和氧化室,所述集气箱设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氧化室;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所述氧化室设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五导气管,所述第五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排气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集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口、集气箱和真空泵,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和氧化室,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该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过集气、废气两至三级处理,既保证了实验室内空气的洁净,又保护了实验室外的大气不受污染。【专利说明】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实验室是提供化学实验条件及其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其内有很多实验用的仪器和试剂,实验室中每天进行的化学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该废气多为难闻、有毒、有害和有腐蚀性的气体,成分主要有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氯气、氨气、三甲胺、硫化物、甲硫化物、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和其它非金属氢化物等。目前,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通过通风橱、通风罩、换气扇等排到室夕卜,经空气稀释后排放,这种处理固然是能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但对实验室周围的大气造成了污染,影响了周围环境的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实验室内、外环境无污染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集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口、集气箱和真空泵;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和氧化室,所述集气箱设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氧化室;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所述氧化室设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五导气管,所述第五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排气口。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排气口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部连通,所述吸附装置内设有活性炭层。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出液控制阀。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氧化室连通有供氧装置,所述氧化室内设有多根紫外灯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集气装置用于缓存实验室内混杂有废气的空气,并将该混杂有废气的空气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内,避免废气直接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而超过废气处理装置的负荷导致部分废气未经处理而排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废气经两级处理后基本不再含有污染大气的成分,第一水吸收池能将废气中含有的易溶于水的成分溶解,第一醇吸收池能将废气中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醇类的成分溶解,对于少量不溶于水和醇的废气可经紫外线氧化、裂解,紫外灯管放出的紫外线光束可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从而产生游离态的氧,即活性氧,活性氧和氧气反应生成臭氧,臭氧可将废气进行氧化、裂解,小部分未被氧化、裂解的废气再经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分别进行溶解吸收;吸附装置中活性炭还可以进一步吸收残余的废气,从而提高了该回收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较少了空气的污染;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内的废液可经有出液口排出进行再处理、回收利用;该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过集气、废气两至三级处理,既保证了实验室内空气的洁净,又保护了实验室外的大气不受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集气装置,2-废气处理装置,3-实验室,4-第一导气管,5-第二导气管,6-第三导气管,7-第四导气管,8-第五导气管,9-出液口,11-集气口,12-集气箱,13-真空泵,21- —级处理装置,22- 二级处理装置,23-吸附装置,91-出液控制阀,211-第一水吸收池,212-第一醇吸收池,213-氧化室,214-供氧装置,215-紫外灯管,221-第二水吸收池,222-第二醇吸收池,223-排气口,231-活性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结构部分。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I和废气处理装置2 ;集气装置I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口 11、集气箱12和真空泵13,集气口 11与实验室3连通。废气处理装置2包括一级处理装置21、二级处理装置22和吸附装置23,一级处理装置21包括第一水吸收池211、第一醇吸收池212和氧化室213,第一水吸收池211、第一醇吸收池212和氧化室213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第一水吸收池211内盛放有水,第一醇吸收池212内盛放有乙醇,集气箱12设有第一导气管4,第一导气管4靠近集气箱处设有流速调节阀,第一导气管4的出气端伸入第一水吸收池211的水液面下,第一水吸收池211的上部设有第二导气管5,第二导气管5的出气端伸入第一醇吸收池212的醇液面下,第一醇吸收池212的上部设有第三导气管6,第三导气管6的出气端连通氧化室213,氧化室213连通有供氧装置214,氧化室213内设有多根紫外灯管215。二级处理装置22包括第二水吸收池221和第二醇吸收池222,第二水吸收池221和第二醇吸收池222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氧化室213设有第四导气管7,第四导气管7的出气端伸入第二水吸收池221的水液面下,第二水吸收池222的上部设有第五导气管8,第五导气管8的出气端伸入第二醇吸收池222的醇液面下,第二醇吸收池222的上部设有排气口 223,第二醇吸收池222的排气口 223与吸附装置23的下部连通,吸附装置23内设有活性炭层231,吸附装置的顶部也设有排气口。第一水吸收池211、第一醇吸收池212、第二水吸收池221和第二醇吸收池222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 9,出液口 9处设有出液控制阀91。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的使用过程是:真空泵将实验室中的废气经集气口抽进集气箱内,然后经第一导气管进入第一水吸收池内经水吸收部分废气后,未溶于水的废气再经第二导气管进入第一醇吸收池内,未被醇吸收的废气进入氧化室内经紫外线氧化、裂解为无毒气体,小部分未被氧化、裂解的废气再分别进入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内处理,最后再进入吸附装置,经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化学实验室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口、集气箱和真空泵;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水吸收池、第一醇吸收池和氧化室,所述集气箱设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一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一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氧化室;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吸收池和第二醇吸收池,所述氧化室设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水液面下,所述第二水吸收池的上部设有第五导气管,所述第五导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醇液面下,所述第二醇吸收池的上部设有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功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