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642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8 18:12
一种电连接器,其构成为基板连接部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而安装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卡定锁定部,该卡定锁定部与插入在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卡合而将所述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并且,所述电连接器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使该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解除,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锁定臂部件,该锁定臂部件配置成自所述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在该锁定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能够弹性位移地一体设置有所述卡定锁定部及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在自与主配线基板焊锡接合的基板连接部(12c)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的锁定臂部件(12g),一体地设置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通过在锁定臂部件(12g)一体地设置基板连接部(12c)、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插入至绝缘外壳内部的规定位置为止而利用锁定部件的弹性卡合力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常,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作为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线(FFC)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的机构而广泛使用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述,对于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而使用 的电连接器而言,由FPC或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自绝缘外壳(绝缘体)的前端侧开口部插入内部,此后,操作机构(连接操作机构)根据作业者的操作力朝向连接器前方侧或后方侧的连接作用位置被压倒而旋转。由此,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在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设置的卡合部而成为卡合状态,从而构成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利用锁定部件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的结构。这样,具有操作机构的电连接器构成为,在连接解除位置和连接作用位置之间通过对操作机构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对锁定部件的卡合/脱离进行操作,但由于需要与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的插入作业不同而另行操作操作机构,因此,存在作业效率出问题的不良情况。因此,例如如下述的专利文献2及3所示,以往开发有如下所述构成的具有所谓的单动作(7 ^ V a >)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构成为,相对于被插入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锁定部件的一部分以越上该信号传送介质的方式进行弹性位移,此后,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部而进行卡合。若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则仅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至电连接器内部的规定位置为止,即可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从而可以谋求提高作业效率。但是,在以往的电连接器所采用的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中,如上所述具有仅将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插入电连接器即可进行锁定的优点,但存在用于解除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结构复杂化的倾向,而且,解除的操作费事,并且也有可能导致使用耐久性方面出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03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106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402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结构:电连接器构成为,基板连接部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而安装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卡定锁定部,该卡定锁定部与插入在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卡合而将所述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并且,所述电连接器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使该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解除,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锁定臂部件,该锁定臂部件配置成自所述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在该锁定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能够弹性位移地一体设置有所述卡定锁定部及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基板连接部、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设置于锁定臂部件,因此,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从而使解除操作部的构造及操作变得容易,并且使用的耐久性也提闻。另外,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锁定臂部件以在所述基板连接部和所述卡定锁定部之间折返的方式弯曲成形。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即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小空间内充分确保锁定臂部件的长度,与此相应地,设置于自由端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力被抑制得小,并且,因卡定锁定部配置在弯曲部侧,所以可以利用该卡定锁定部确保较大的保持力。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所述绝缘外壳上安装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接触的信号传送用的导电接触件,设置于该导电接触件的基板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锁定臂部件的基板连接部配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相对的两缘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利用配置在相对的两缘部的基板连接部,电连接器整体以自两侧取得了平衡的状态被固定,因此,相对于因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等产生的外力,能够得到牢固的保持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配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使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向外侧露出的缺口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对于在良好地进行了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时自绝缘外壳的缺口部向外侧露出的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言,在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不充分的情况下,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维持在埋没在绝缘外壳内侧的状态,因此,容易判定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动作是否良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在自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的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的锁定臂部件一体地设置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通过在锁定臂部件一体地设置基板连接部、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可以低成本且大幅度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1V线的横截面说明图。图5是从平面侧看图f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6是从底面侧看图5所示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7是表示在图f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中即将插入信号传送介质之前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图8是表示自图7的状态在连接器内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中途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图9是表示自图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并结束信号传送介质向电连接器的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利用卡定锁定部被卡定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图10是表示自图9所示的锁定状态执行解除操作而压下锁定部件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12是从平面侧看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13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开始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图14是表示自图13的状态在连接器内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中途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图15是表示自图14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并结束信号传送介质向电连接器的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利用卡定锁定部被卡定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图16是表示自图15所示的锁定状态执行解除操作而压下锁定部件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0 电连接器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构成为基板连接部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而安装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卡定锁定部,该卡定锁定部与插入在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卡合而将所述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并且,所述电连接器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使该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解除,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锁定臂部件,该锁定臂部件配置成自所述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在该锁定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能够弹性位移地一体设置有所述卡定锁定部及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筋贵士高木美好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