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803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壳体、至少一端子、遮盖件以及复位元件。壳体滑动地设置并覆盖于绝缘本体,且壳体在绝缘本体前方形成一腔室。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且突伸于腔室内。遮盖件固定于壳体且位于腔室内并分隔腔室为远离绝缘本体的第一空间与邻近绝缘本体的第二空间。遮盖件具有至少一供端子穿过的开口。复位元件设置于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壳体带动所述遮盖板相对所述端子移动以使所述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连接器结构简单,且具有易脱离效果,能够避免插接头与插接座紧密连接而导致的电子装置被扯落的情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直流电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中使用的传统的直流电连接器是采用插接头与插接座紧密配合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电源传输,因此需要使用较大的插拔力(retentionforce)才能将插接头与插接座分离。但随着电子装置体积与重量朝轻薄短小趋势发展,出现了如Ulratbook、Macbook等轻薄笔记本电脑。在这些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慎碰触或拉扯到插接头的电缆线而使整个笔记本电脑被拉离使用平台的情况,从而造成其摔落及损坏,更甚者将伤及人员。第7311526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易脱连接器。具体的,该专利是以一定磁性吸附的方式来实现插接座与插接头的相互固定的,亦即在插接座与插接头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吸引的两磁性元件。在一般使用时,插接头及插接座磁吸结合,当遇有不当外力拉扯电缆线时,在不需较大的拉扯力的情况下,也能轻易地使插接头脱离插接座。如此即可避免笔记本电脑被拉扯掉落。然而,上述易脱连接器是采用POGO PIN结构,在POGO PIN结构中,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可弹性地前后移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的接触部相互抵触,藉以达成电性连接。但是,在插接头与插接座磁吸结合时,此种电连接器的端子由于不受顶压而难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确实地达成电性接触,容易接触不良。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在竭力尝试设计一种电性接触效果较佳,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易脱离结构的连接器。综上所述, 申请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接触效果较佳,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具有易脱离结构的电源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壳体、至少一端子、遮盖件以及复位元件。所述壳体滑动地设置并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壳体在所述绝缘本体前方形成一腔室;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且突伸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遮盖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腔室内并分隔所述腔室为远离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空间及邻近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空间,所述遮盖件具有至少一供所述端子穿过的开口 ;所述复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壳体带动所述遮盖板相对所述端子移动以使所述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电源连接器选用了非探针式的端子,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简化了生产工艺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复位元件来向对接连接器施加推力,形成易脱离结构,即使在拉扯力不大的情况下,对接连接器扔能够轻易脱离电源连接器,从而有效避免了电子装置掉落的情况。再者,通过固定于壳体的遮盖件,能够遮盖并保护端子,可达到防尘的效果。较佳地,所述遮盖件为绝缘板件。较佳地,所述复位元件为弹簧。较佳地,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靠近所述腔室的一端。具体地,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铁或电磁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源连接器的壳体相对绝缘本体滑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0、壳体120、至少一端子130、遮盖件140以及复位元件150。壳体120可滑动地设置并覆盖于绝缘本体110,且壳体120在绝缘本体110前方形成一腔室C,准备地说,壳体120是一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0,而另一端则形成该腔室C。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源连接器100受电磁干扰等影响。端子130固定于绝缘本体110,且一端突伸于腔室C内。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30可为一棒型端子,且可不需具有弹性,也就是说,端子130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探针式的端子,因此可以简化生产工艺从而降低成本。遮盖件140固定于壳体120且位于腔室C内,并分隔腔室C为远离绝缘本体110的第一空间SI及邻近绝缘本体110的第二空间S2。在本实施例中,遮盖件140为绝缘板件,可通过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等工艺固定于壳体120上。此外,遮盖件140具有至少一供端子130穿过的开口 142,也就是说,该开口 142暴露并正对端子130。在非使用状态下,端子130位于第二空间S2内而不穿过开口 142,在插拔状态下,壳体120的滑动带动遮盖板140相对端子130移动,使得端子130在第一空间SI与第二空间S2之间相对移动。请参考图1与图2,当对接连接器(未绘示)与本技术电源连接器100对接时,对接连接器带动壳体120沿移动方向A相对绝缘本体110滑动。此时,壳体120带动遮盖件140往绝缘本体11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空间S2随之变小,让端子130通过开口 142而位于第一空间SI中,藉以让端子130能够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另外,复位元件150设置于壳体120与绝缘本体110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壳体120带动所述遮盖板140相对所述端子130移动以使所述端子130位于所述第二空间S2内的弹力,即复位元件150通过壳体120带动遮盖板140相对端子130做远离绝缘本体110的移动,使得端子130位于第二空间S2。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150为弹簧。也就是说,当对接连接器与电源连接器100对接时,复位元件150受到压缩。在对接连接器脱离电源连接器100之后,复位元件150的弹力会带动壳体120相对绝缘本体110移动,此时,遮盖件140会相对远离绝缘本体110,使得端子130退出开口而回到第二空间S2中(如图1的状态)。请参考图1与图3,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器100相类似,且相似构件以相同标号标示,可参考前述对应说明,在此将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相较于电源连接器100,电源连接器200还包括至少一磁性元件260,磁性元件260固定于绝缘本体210靠近该腔室C的一端,且磁性元件260具有侧面暴露于第二空间S2中。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兀件260可以是永磁铁或电磁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器200可与对接连接器通过磁吸方式相互固定,达到易脱离的效果,从而可避免装设有电源连接器200的电子装置(未绘示)掉落的情况。在另一未绘示说明的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200也可以采用机构式的易脱设计,皆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连接器100、200选用非探针式的端子130实现电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减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本技术的电源连接器100、200采用弹性复位、磁性或机构式的易脱设计,可有效避免电子装置掉落的情况。再者,通过固定于壳体120的遮盖件140,能够遮盖并保护端子130,可达到防尘的效果。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壳体,滑动地设置并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壳体在所述绝缘本体前方形成一腔室;至少一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且突伸于所述腔室内;遮盖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腔室内并分隔所述腔室为远离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空间及邻近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空间,所述遮盖件具有至少一供所述端子穿过的开口;以及复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壳体带动所述遮盖板相对所述端子移动以使所述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 壳体,滑动地设置并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壳体在所述绝缘本体前方形成一腔室; 至少一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且突伸于所述腔室内; 遮盖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腔室内并分隔所述腔室为远离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空间及邻近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空间,所述遮盖件具有至少一供所述端子穿过的开口 ;以及 复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樵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