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338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8 01:33
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中心孔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径向定位的键槽,所述固定轴套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至少三根翼轴,所述每根翼轴上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朝向相同的叶片,所述每个叶片的转动角小于或等于90度,且所述两叶片与所述固定轴套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包括开设有中心孔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径向定位的键槽,所述固定轴套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至少三根翼轴,所述每根翼轴上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朝向相同的叶片,所述每个叶片的转动角小于或等于90度,且所述两叶片与所述固定轴套之间的距离相等。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能适应海浪海流的变化,与海水的接触面大,利用率高,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自动躲避大浪的破坏。【专利说明】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
技术介绍
海流与海浪的关系很复杂,大海中的每一滴水都属于海浪的一个质点,同时也属于海流的一个质点,海浪与海流联系紧密不易分割,又各有规律,但从小水域看,海浪与海流有如下的关系;1、海浪对海面物体的作用力与海流的流动方向基本垂直;2、海浪与海流的大小成正比;3、离海面越深海浪与海流越小,特别是风海流。现存的利用海水冲力的发电装置都没有把海浪和海流的冲力综合起来利用,反而是相互干扰。现存的固定式发电装置不能随潮涨落。也就是不能充分利用表层的最大的能量,同时也不能适应海流的方向改变。如利用涡轮,只能利用一个方向的力。现存的抛锚系泊式发电装置占据的水域较大,不易多组联合,同时受风的干扰,功率低,成本回收时间长。以上种种,都无法避开大浪的破坏或在大风大浪下无法发电。我司已设计出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以下提供一种供上述装置动力输入的翼轮。【
技术实现思路
】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能适应海浪海流的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自动躲避大浪的破坏的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包括开设有中心孔的固定轴套41,所述固定轴套41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径向定位的键槽,所述固定轴套41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至少三根翼轴42,所述每根翼轴42上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朝向相同的叶片43,所述每个叶片43的转动角小于或等于90度,且所述两叶片43与所述固定轴套41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套41外同轴设置有外圈44,所述翼轴4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圈44上,所述固定轴套41和外圈4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叶片旋转过行程的定位杆46。进一步的,所述叶片43通过至少两个滑动轴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翼轴42上。进一步的,所述翼轴42为四根且周向均布在所述固定轴套41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叶片43包括套设在所述翼轴42上的套筒432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432侧壁的叶片本体43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受力时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与涡轮不同,它能利用所有来自与轮轴方向垂直的冲力,即可以同时利用海浪与海流的冲力;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能适应海浪海流的变化,与海水的接触面大,利用率高,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自动躲避大浪的破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第一种形式的翼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第一种形式的翼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第一种形式的翼轮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的第二种形式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双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双轮轴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双轮轴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中:1.潜艇壳体,2.发电机,3.轮轴,4.翼轮,5.水箱,6.可压缩的水袋,7.托盘,8.牙盘,9.锚链,10.锚环,11.桩柱,12.铁板,13.电缆辊筒,14.仓门,15.变速轴,16.皮带轮,17.皮带,18.套筒,19.导向轮,31.第一轮轴,32.第二轮轴,33.第三轮轴,41.固定轴套,42.翼轴,43.叶片,44.外圈,45.滑动轴承,46.定位杆,51.进水口,52.出气孔,71.支杆,72.滚轮,431.叶片本体,432.套筒,151.第一变速轴,152.第二变速轴,153.第三变速轴,181.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用于海洋能发电,包括:潜艇壳体1、发电机2、轮轴3、翼轮4、传动机构、水箱5、可压缩的水袋6、托盘7、牙盘8、锚链9及垂直固定在海底的桩柱11,潜艇壳体I为筒体且为密封结构,其能浮在水面上;发电机2固定安装在潜艇壳体I内部,用于发电;轮轴3转动地安装在潜艇壳体I内,且轮轴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潜艇壳体I外;翼轮4固定安装在轮轴3的两端,用于动力输入;传动机构连接轮轴3与发电机2的输入轴,用于将轮轴3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2 ;水箱5固定安装在潜艇壳体I内,且水箱5的底面开设有进水口 51,水箱5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52 ;水袋6的体积可变且安装在潜艇壳体I的底部,水袋6连通水箱5的进水口 51,压缩水袋可改变整体的比重,比重增大,下潜,比重减小,上浮;托盘7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水袋6的下端,可压缩并改变水袋的体积,从而控制比重;牙盘8转动地安装在潜艇壳体I的侧壁,牙盘,SP在边缘设有用于啮合的齿;锚链9的一端固定在潜艇壳体I的底部,锚链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托盘7的底部和牙盘8后连接至位于潜艇壳体I外的锚环10,优选的,在与牙盘接触的位置上为链条,可实现与牙盘的啮合;桩柱11为中空结构,电缆穿过该桩柱11后连接至位于潜艇壳体I内的发电机2,锚环10滑配在桩柱11外;为了能分解冲力,同时降低重心,减少摆动,在潜艇壳体I的外部底面沿长度方向固定有用于配重的铁板12,该铁板12的横截面为V型;为了使电缆拉伸过长或过短,在牙盘8的端部固定有电缆辊筒13,在该电缆辊筒13上缠绕有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至位于潜艇壳体I内的发电机,电缆的另一端穿过桩柱11后连接至陆地上的负载;为了方便检修,在潜艇壳体I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检修的仓门14,仓门14与潜艇壳体I密封连接,工作时关闭,且处于密封状态,检修时,可打开;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16和变速轴15,变速轴转动地安装在潜艇壳体I内,且与轮轴3平行设置,皮带轮16固定在轮轴3上,皮带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至变速轴,皮带经变速轴变速后连接至发电机的输入轴。在采用三轴时,轮轴3为三根且依次为第一轮轴31、第二轮轴32和第三轮轴33,变速轴15为三根且依次为第一变速轴151、第二变速轴152和第三变速轴153,第一轮轴31和第三轮轴33上固定有皮带轮16,皮带轮16分别通过皮带连接至第一变速轴151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海浪海流综合发电装置的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中心孔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径向定位的键槽,所述固定轴套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至少三根翼轴,所述每根翼轴上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朝向相同的叶片,所述每个叶片的转动角小于或等于90度,且所述两叶片与所述固定轴套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宪奎刘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春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