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成强专利>正文

一种不黄变起毛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3340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23:46
一种不黄变起毛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制得不黄变起毛剂所用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将其乳化制得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冰醋酸、去离子水复配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化工及高分子化学领域中的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反应。其特征是:先制得不黄变起毛剂所用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将其乳化制得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冰醋酸、去离子水复配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制备出的一种结构新颖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在其化学结构上引入亲水性的聚醚基团,因而具有自乳化性能,乳化十分方便,制得的硅油乳液,具有耐高温、耐酸碱、不破乳等稳定性能,同时采用甲基将硅油封端,取代了硅油链上伯胺基的存在,避免了硅油乳液在织物上留下黄斑等缺陷。【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化工及高分子化学领域中的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反应。
技术介绍
在纺织印染行业,尤其是涤纶印染工艺中,纤维丝加工成坯布后,需要通过拉毛工艺,获得所需长度的细密绒毛。拉毛工艺是将织物通过一系列包有钢丝针布的起毛辊,由金属针布的针尖挑起织物的纤维,钩断后生成绒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起毛剂,使织物上毛绒蓬松,便于拉毛处理。如果不添加起毛剂,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断毛、织物绒面有针眼等布面瑕疵现象。目前,市场上主要是通过二甲基硅油、羟基硅油、氨基硅油等乳液和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复配制得,而二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乳液极不稳定,容易破乳,很容易在织物上留下硅斑等瑕疵,而氨基硅油乳液,由于其化学结构上存在伯胺基,容易氧化形成发色基团,从而随着白色织物或浅色织物长时间的放置,出现黄斑现象。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起毛剂的生产工艺,专利号为200810062043.7,他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先开环聚合,制备出羟基硅油,将其乳化后,再与氨基硅油乳液或与聚乙烯蜡乳化液复配,制得一种起毛剂。该工艺虽然简单便捷,但是羟基硅油乳液极不稳定,容易破乳漂油在布面上留下硅斑等瑕疵,并且氨基硅油乳液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极易造成黄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其特征是:先制得不黄变起毛剂所用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将其乳化制得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冰醋酸、去离子水复配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所述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将1,3-二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_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00?400公斤与丁二胺50?100公斤,在异丙醇10?100公斤的溶剂中,在20?100°C温度下反应I?10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的小分子中间体A ;(2).将上述中间体A200?500公斤与端环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0?500公斤,在异丙醇溶剂中共聚反应I?10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中间体B ;端环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分子量为200?1000,EO数为O?20个,PO数为O?20个;(3).将上述中间体B50?500公斤与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30-200公斤,在40?100°C温度下反应3?10个小时,减压蒸馏脱除异丙醇溶剂,得到不黄变起毛剂用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分子量为100?1000,EO数为O?20个。取上述制得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100公斤,加入冰醋酸6公斤,去离子水100?200公斤,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乳化制得所需含量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加入脂肪酰胺类化合物50?100公斤,去离子水200?500公斤,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所描述的脂肪酰胺类化合物为纺织软片,所选的型号为市售的RL-U2蓬松软片或H-RT速溶型软片。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制备出的一种结构新颖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在其化学结构上引入亲水性的聚醚基团,因而具有自乳化性能,乳化十分方便,制得的硅油乳液,具有耐高温、耐酸碱、不破乳等稳定性能,同时采用甲基将硅油封端,取代了硅油链上伯胺基的存在,避免了硅油乳液在织物上留下黄斑等缺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专利技术作出改变和改进,以使其适合不同的使用情况。实施例1(I).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真空回收物料的1000L反应釜中,加入1,3_二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300公斤,丁二胺60公斤,加入异丙醇50公斤,在82°C温度下反应3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的小分子中间体A。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分子量为400的端环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30公斤,继续反应7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中间体B,降温至60°C温度以下,加入分子量为200的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60公斤,在70°C温度下反应5个小时,减压脱除异丙醇溶剂,得到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2).取上述制得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100公斤,加入冰醋酸6公斤,去离子水120公斤,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乳化制得所需含量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加入RL-U2蓬松软片50公斤,去离子水260公斤,搅拌均匀,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实施例2(I).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真空回收物料的1000L反应釜中,加入1,3_二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400公斤,丁二胺80公斤,加入异丙醇70公斤,在75°C温度下反应5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的小分子中间体A。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分子量为300的端环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95公斤,继续反应6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中间体B,降温至60°C温度以下,加入分子量为300的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80公斤,在82°C温度下反应4个小时,减压脱除异丙醇溶剂,得到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2).取上述制得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100公斤,加入冰醋酸6公斤,去离子水160公斤,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乳化制得所需含量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加入H-RT速溶型软片70公斤,去离子水410公斤,搅拌均匀,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先制得不黄变起毛剂所用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将其乳化制得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冰醋酸、去离子水复配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二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_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00?400公斤与丁二胺50?100公斤,在异丙醇10?100公斤的溶剂中,在20?100°C温度下反应I?10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的小分子中间体A ; (2).将上述中间体A200?500公斤与端环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0?500公斤,在异丙醇溶剂中共聚反应I?10个小时,得到氨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中间本B ; (3).将上述中间体B50?500公斤与甲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30-200公斤,在40?100°C温度下反应3?10个小时,减压蒸馏脱除异丙醇溶剂,得到不黄变起毛剂用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酰胺类化合物为纺织软片,所选的型号为市售的RL-U2蓬松软片或H-RT速溶型软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黄变起毛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制得不黄变起毛剂所用的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将其乳化制得甲基封端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再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冰醋酸、去离子水复配制得一种不黄变起毛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成强陈刚刘姬智孙昌红蒋红玲
申请(专利权)人:薛成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