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软剂,尤其是一种对绢丝进行处理的绢丝柔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非离子型,对环境污染小,处理过的绢丝蓬松度好,柔软性能好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的绢丝柔软剂,为非离子型柔软剂,其柔软效果好,柔软后的绢丝居于较好的蓬松度,且改柔软剂对环境的污染小,更加的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软剂,尤其是一种对绢丝进行处理的绢丝柔软剂。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绢丝柔软剂主要是采用氨羧基硅油乳液,而现有的氨羧基硅油乳液主要是采用阴离子化工合成,其内部含有大量阴离子,除此之外,还含有皂,因此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同时,由于绢丝的材质特性,一般的柔软剂用在绢丝上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非离子型,对环境污染小,处理过的绢丝蓬松度好,柔软性能好的绢丝柔软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0~11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0-90℃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05-115℃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9~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60~80℃,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到6~7时即可,得到混合溶液R2;第三步,混合溶液R1与混合溶液R2在PH值9~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95℃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第四步,加入偶联剂、碳酸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物改性的氨羟基硅油乳液,即绢丝柔软剂。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碱性条件均采用氢氧化钠进行调和,使PH值达到相应的条件。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绢丝柔软剂,为非离子型柔软剂,其柔软效果好,柔软后的绢丝居于较好的蓬松度,且改柔软剂对环境的污染小,更加的环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描述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0℃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05℃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9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60℃,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到6时即可,得到混合溶液R2;第三步,混合溶液R1与混合溶液R2在PH9的碱性条件下,其PH值9,其温度为95℃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第四步,加入偶联剂、碳酸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物改性的氨羟基硅油乳液,即绢丝柔软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描述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1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90℃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15℃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80℃,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到7时即可,得到混合溶液R2;第三步,混合溶液R1与混合溶液R2在PH值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95℃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第四步,加入偶联剂、碳酸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物改性的氨羟基硅油乳液,即绢丝柔软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描述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0℃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10℃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9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75℃,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到7时即可,得到混合溶液R2;第三步,混合溶液R1与混合溶液R2在PH值9.5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95℃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第四步,加入偶联剂、碳酸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物改性的氨羟基硅油乳液,即绢丝柔软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描述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1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5℃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08℃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9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75℃,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到6时即可,得到混合溶液R2;第三步,混合溶液R1与混合溶液R2在PH值9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95℃反应4小时,降至室温;第四步,加入偶联剂、碳酸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物改性的氨羟基硅油乳液,即绢丝柔软剂。实施例5:本实施例描述的绢丝柔软剂,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制作方法: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PH值11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8℃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12℃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合溶液R1;第二步,八甲基四硅氧烷与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在PH值10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为130℃反应6小时后;使其冷却降温到78℃,滴加抗坏血酸对其进行中和,直至PH值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绢丝柔软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绢丝柔软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00份二甲基二硅氧烷简称DMC,100份
八甲基四硅氧烷简称D4,20份偶联剂,0.2份碳酸钠,0.2份氢氧化钠,35份聚乙
氧基化脂肪醇,18份抗坏血酸,12.5份柠檬酸和700份纯净水,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绢丝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氨基硅烷
偶联剂。
3.一种绢丝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二甲基二硅氧烷与纯净水在
PH值10~11的碱性条件下,其温度在80-90℃反应8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05-115℃
继续反应8时间,得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官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宇鑫纺织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